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廿世纪最因难、最重要的哲学家,当代的重要门派都与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神学上也相当重要,Karl Barth巴特称他自多玛斯以来最伟大的神家,海德格也受祈克果影响,而海德格也影响Karl Rahner、Rudolf Buttmann、Paul Tillich、Bernard Welt、Jean-Luc Marion。 海德格用现象学方法分析存在,存在的诠释学。 参考书目: 麦基,《哲学大师》(访问录) 《当代哲学对话录》上下册,台北市:商务出版社,1994。 《当代大师系列》 项退结,《海德格》,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 Otto Poggeler,《海德格思想之路》,中和市:仰哲出版社,1994。 Richard Polt《Heideger :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UCL Press, 1999. 郑祥福,《李欧塔 = Lyotard》台北:生智出版社,1995。
生平: - 马丁.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年9月26日生于Messkirch小镇,父亲是当地圣玛丁堂的看守人,又称辅祭(Messner)(管堂)另兼职木工,可谓小康之家,幼时以天主教信仰及礼仪为中心,有位神父曾送他一本布伦达(Franz Bretano 1838 – 1917)的书,标题是《亚里士多德的存有物之多种意义》,故也受Bretano影响,而Bretano喜欢士林哲学,同时亦批判士林哲学。初中高中在耶稣会办的学校攻读,亦作过耶稣会初学生,但后来因身体不适而离去。进入富来堡Freiburg读书,住在总教区神学生宿舍,同时进入富来堡大学的神学院1910年觉得自己的意愿在哲学,遂放弃升神父的志愿而专心读哲学。早期断断续续与教会有关,他是否无神论者?入大学后读胡塞尔的书,有相当研究,以后又透过胡塞尔的现象学而深入存有经验。1908年,他发现了霍德林(Friedrich Höderlin)的诗,他很喜欢这位诗人的诗。 - 1913年,胡氏发表《关于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哲学的一些观念》一书。所谓“纯粹”,是指“先验主体性”,也就是说:现象以“意识体验”为其显题范围,并在体验之行为的结构中去研究意识行为人所体验到的对象之对象性。 - 1914年,海氏以下列论文考取博士学位:《心理主义中的判断理论》。这一论文批评五种心理主义的判断理论,并替纯逻辑的理论辩护。海氏批评第五种——里普斯(Theodor Lipps)的方式如下:里普斯认为思想的规律属于心理的运作定律。依据这一说法,尼想规律即“思想的物理学”。当我人依心理的必然运作规律把某些心象连结在一起时,我们就说某一判断具客观有效性。这样的必然性恰如休谟所云,是一种必然性的感受。海氏主张判断的必然性不属于心理领域,而属于纯逻辑领域,有其独立的有效性。 - 1914年8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海德格被征入伍,却于10月9日因健康情况不合格而被遣归。1915至1917年,海氏在邮局服役代替兵役。其间他很快完成另一论文,亦即《童司.斯各都的范畴与意义学说》。这篇论文于1915年夏季作为讲师研究论文被通过。再于7月27日作一次讲演以后,海氏遂取得大学授课资格。 - 1916年胡氏来到富来堡大学任教,海氏遂有机会跟他直接练习现象学的“看”:这样的“看”要人把一些未证明的哲学知识及大哲学家的权威搁在一边,而回到未搀杂质以前直接呈现在意识中的现象,亦即胡塞尔所云的“事物本身”。然而海氏以后扬弃了胡氏过份重视的意识性,并走向希腊哲学的洞识,这也就是海氏对现象学的新见地: 意识行为的现象学所云的现象显示自己,亚里士多德与整个希腊思想与存在都视之为aletheia,亦即“现前物之不蔽性”(Unverborgenheit des Anwesenden)、其解蔽、它的自身显示。 - 大战期间,有机会读天主教哲学家作品,1916年曾获提名为天主教哲学讲座的候选人,开始教天主教哲学。这门课专为神学院学生而开,让他们获得哲学的基本知识。在专心致志对他的哲学基本立场作彻底的重估,甚至暂时把其它工作搁在一边。终于他取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1919年他请辞,认为“一种哲学以外的联系”(指天主教哲学系统)已与他的哲学信念不符。他依旧很重视天主教的生活世界,但“知识论洞见与历史认知的理论已使天主教系统对我成为疑问而不可接受”(problematisch u. unannehmbar)。他又说哲学家必须对自己诚实,但他特别指出,他并未放弃基督宗教。他他自信对哲学有内在的呼唤,想相信自己能促进“内在之人的永恒使命”;这与在天主教系统有些不相符,故放弃教天主教哲学,但他自信始终以基督徒身份努力促进人与上帝的关系。 - 1922年10月海德格决定接受玛尔堡Marburg大学额外教授的任命。,1923-1926完成《Being and Time》一书,但没有发表。为了想继任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的位置,此书终于在“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发表,同时以单印本形式出版。此书把每一存在的自我称为“此有”(Dasein),其“存在性征”角度所颢示的“世界性”、“人们”、“人们自我”、“属己自我”、“时间性”、“决断”等等现象,都有海德格所赋与的独特意义。“存有”与“存有者”间的“存有学的区分”尤其成为海氏思想的“商标”。 - 1927年,《存有与时间》发表以后不久,海氏就继承了哈曼的讲座。一年以后,胡塞尔在Freiburg退休,由海德格继承其位,除了教书外,大部分时间隐居Todtnau山中,数十年都住在那里;他很喜欢这里,有灵感,在山上静寂而不孤单,而在城市则很难静寂但孤单。 - 一生有一憾事,与纳粹党的关系,即其政治思想。1933年5月至翌年2月曾作大学校长十个月,当上任教长被免职时,此校长与同事要求他作校长,这是因为两害取其轻,否则会派不谙大学运作的公务员来担任。可能他也有野心想改革大学;而当时他也是真心拥护希特拉—“新时代的伟大的荣耀”,加入纳粹党,他相信希特拉会带给德国人希望;另外有人说他当时无其它选择,而是换取大学的利益,大学的自我肯定。有人很愤怒他在出任大学校长时的公开演讲—禁制大学学术自由;认为大学追求知识应建基于德国的命运,而德国的命运则系于德国体验历史与任务,这是知识责任。 - 他支持强权统治,很多人觉得他是真心支持纳粹;但问题是他是否支持纳粹的种族歧视(他支持德国的历史),反犹太,他有很多朋友、学生、甚至情人都是犹太人。他曾解除八个犹太人的教席。据闻在胡塞尔期间与他断绝关系,不准他用大学图书馆;亦与Karl Jasper雅士培为敌人,也与Edith Stein(现象学家,最近1/10/99受册封圣品)疏远,海德格与犹太人的关系很朴朔迷离。另一方面在1933-1934年,他任命四位犹太人作院长,但德国人不批准,后来他也被视为眼中钉,受监视,又要服从。故对于他与纳粹人及反犹太人方面的关系很难说得清。 - 他美化自己所为说:“法西斯主义是另一个人类学。”但有人反驳:“德国人犯的罪是全球性的罪Global Devastation,全球性的破坏不是对 beings的毁坏(死、恶),而带到Being是存在本身,是一种命运,全球性罪恶非人化、淡化,自我解释的骗人的,这种哲学化借口与他的哲学背道而驰。”
Richard Polt把其书归纳数个观点: 1. 海德格是坏蛋,所以其哲学都是坏蛋。他与纳粹党的关系:哲学家思想与生活应是和谐一致的Thinking + Action = Harmony思想 + 行动 = 和谐,这是教条式的,但海德格则认为哲学是一条路Path of Thinking思想之路,暂时性的。 2. 思想与行动独立的、无关系,又是太简单的教条式,因为思想是源自存有实际经验,有真诚才有哲学。 3. 太天真,不明白纳粹残酷的现实,这也是海德格想用的借口,是否一个哲学家对纳粹党太天真而反被利用,其实他也主张强权,站在纳粹一边,会否他作为学术人而减少这种祸害? 4. 要考虑当时历史原因的环境,不只海德格支持,很多人都支持这样讲行吗?不应有其它选择?
问题是: 1. 哲学家应否言行一致?是否西方也有知行合一?西方哲学追求知识,与人无关,但中国人则不是而与生活有密切关系? 2. 哲学家应否参与政治?这是否知识分子所为?反省教会人士如何自处? 最后作者认为海德格棒的地方是要人想他有这种Gap,因他不想人把他归入任何党派,这样不断思考他,不能划定他的党路线,正是他想如此?
- 海德格的思想也分前期与后期,中间有一转折时期TheTurn,主题有变吗?贯穿其一生的思想是存有,但又是现象学、存在主义、存有的哲学? - 名著:《存有与时间》 - 与基督教的关系 - 与道家的关系
一、海德格与胡塞尔的关系: 胡塞尔可以说是海德格的恩师。海氏曾当过胡氏的研究助理,经胡氏推介而赴玛尔堡大学任教,以后又因胡氏推介而回富来堡大学继任胡氏的讲座。海氏的第一本名著《存有与时间》即献给胡塞尔,但这一献言在1941年第五版就消失不见。于是就有人说海氏势利。根据海氏自己的解释,这是由于出版社的要求,否则此书可能遭查禁;但海氏在下述条件之下答应了出版社的要求,亦即在页三十八的脚注中必须保存作者对胡塞尔表示敬意及感谢之忱的声明。 另外还有一些流言,说当校长的海德格不准犹太裔的胡塞尔应用大学及哲学研究所的图书馆,甚至后来二人还断绝关系。 - 二者都有同一出发点但大异其趣: 海德格 | 胡塞尔 | 否定意识自我中心性 | 现象学 | 否定存而不论,放入括号中,他始终是情景的 | 存而不论 | 重新建构存在与现象论,用phenomenon用事物显示自己,现象是显示自己(非出现于意识者为现象)。 | 出现于意识者为现象 | 现象论:描述的,分析人存在最原始、切身的问题,故是现象学又是存在分析学,揭示存在于世,前范畴结构precategorical。即未理论化前,未用范畴分析之前之经验。 |
|
- 科学理性对西方社会的破坏 .用形上学反省思维最基本的概念,挑战科学理性的霸权,处理西方形上学(找最终极、绝对形上基础以解释世界)最基本的假说。他很熟识希腊哲学,西方哲学(形上学)有一Onto-theological Conception of Substance,他形容西方形上学是Onto-theo-logy存有-神-言说,亚里士多德最清楚、形上学探讨Being存有,但亚氏一跳便到unmoved mover的本身是存有者being entity,最高的存有,故遗忘存有Being本身。海氏指出西方形上学也是问题,它有一真,基本的存有real being,而real being有二义:一为ground基底,指解释一切存有;一为justification合理化,予以存在的理由。科学以因解释有形世界,科学后面有一套隐蔽的形上学。 .海德格批判西方形上学(哲学原罪、忘记存有本身)只探讨entities的being,存有的特性而不是存有本身,他发明 ontological difference:一指Being≠one of entities,另一指entities(有很多部门类别的)而,Being 与entities有分别的,存有不是最高的一个存有,而entities有很多部门,例如动物学、植物学、人学和神学等。他称个别存有为ontic sciences,而ontic指个别存有。研究存有本身Being是ontology存有论,重新建立存有论Fundamental ontology基本存有论,探讨存有本身,澄清一般性的意义。到海氏,有人以为他解构形上学,不,他是解构传统形上学的语言,即不用onto-theology的语言,重新建构语言,他有他自己的人本主义,他自己的形上学,存有形上学也是贯穿他的哲学。 二、海德格与笛卡儿的关系→反笛卡儿的二元论(mind与body是分割的),而到Lewis→monad单子 笛卡儿:World→机械式、量度式 × man → isoloated孤独主体,封闭自我,把人也作物般研究。 .整个科学问题是主体的问题。 .到祈克果提出主体真理,真理是经过自己的探索消化而找到主体,响应科学之无限制,只想要客观的真理。 .到海德格认为他不够彻底,因为他仍有神存在,神有其意义,也是人存在的基础,他重新这种主体是不足够的,任何强调一样Subjectivism / Objectivism都不正确,应从基本上重新思考基本范畴,究竟平日我们思考的mind、spirit、body等的问题,笛卡儿用“意识”来表达其系统ego,他要重新再建构。 .他用什么来代替“意识ego”? .探讨存有,对之应有惊奇,有一理解前理论的理解pre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即最初有implicit understanding的理解,放在人的存在,他以人的存在作进路,此在Dasein(there being)开始存在奥秘的进路锁钥。为什么他要由Dasein开始?因为唯一Dasein会追问自己存在的存有的问题(他不用人而用Dasein),Dasein是一追问者,Dasein无本质的(这影响沙特:存在先于本质)。 .故追问自己的存在→疑问,才探讨自己的本质 与传统不同(form / matter) .故追问自己的存在→探讨存有 .由人的存在开始,找出人存在的特征… .Dasein与世界首先的关系,此时此刻存在的事实 .《存有与时间》《Sein und Zeit》他用胡塞尔的Sein,但又离开胡塞尔;他用Dasein是无任何假设的,Dasein有两个意义: 1. being-in-the-world→care指存在于世界,与世界不分,很情景的being situational 2. being-with-others→solicitude共在 .Dasein与世界首先的关系,不是知识的关系,而是实际个人的介入involvement,是care关注/烦心(海氏:我在才我思,知识后于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equipment/instrument工具的关系,例如以锤敲东西,首先不是在锤,它的分类,首先锤是工具,如何才注意它是锤,是当它不见了或被破坏了,才注意它的存在与独特。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整体的关系;锤、箱、钉…等是整体,不像知识论,分类单独存在。工具关系有介入关系,无论看自己、看世界都不是抽离的,经验的组织者(在时空历史文化中)是关注的,如木匠与世界的关系是整体的,整全的whole,少自觉self-consciousness不注意自己,整全的与工具有关的。
三、方法的特色 - 现象学phenomenology实际体验,前反思的内在的经验,也用康德Kant’s method→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这些经验,即前提的条件(时空、直觉、十二范畴)可能性,海氏也是以这前提条件Dasein。 - 《海德格思想之路》《Otte Pöggeler》 存在的特征:Dasein存在是沉沦following,Dasein忘记本身的存在authentic,存在在层面上会沉沦。 P.176-181《存在与时间》第二十七节 日常自己存在与常人(they-self, das-man, the one) .保持距离 å无自己的存有,屈从他人 .平均状态 共处:“公众意见”的东西、性质 .平整作用 常人生活:抗拒个体化individuation推卸责任。(祈克果做”individual”个体,不做mass/crowd) 共在:非本身的存在,受人控制。 隐藏自己真正的存在,自我隐藏的问题,一直不显露自己真正的存在。 - 沉沦:idle talk→curiosity→ambiguity 1. 闲谈idle talk:闲谈时觉得很多事都有趣,讲是非、散播是非,一开始便是无基础的,以为自己有了解,其实并无探究思考成为自己的,自以为明白,了解,只是表面化,自我角度去了解,自欺的工具。 2. 好奇心curiosity:表面化,被世界的look吸引,为看而看,好新奇,一味找寻新奇,无法停下来,是分心,不能寓于dwell in, dwelling。海德格的中心思想:现代人的无根无家的问题,要与生活有关。闲谈与好奇心,令人变得平庸、模棱两可。 3. 模棱两可ambiguity:任何创新,只是平庸,只是追过,无独特,深入探究,不会停下来,表面化,但这也是想知的事情发生的情况,是隐藏的问题,是有些真,但真的程度有多少?有多少被隐藏?这就是沉沦,可怪得谁?这是内在倾向,有谈论的诱惑。distraction, disperse涣散;存在于世就有这种倾向,内在倾向,偏离自己,是本身存在,但我们却习惯Tranquilization 麻木,不再质疑。离开自己最本己的潜能Õ真我本身存在Õ异化,将自己变作外人,由常人控制。 - 不安anxiety / augustÕ不知有什么威胁 × 对立,两者不同 fear:怕世界上的一样东西,如怕鬼,怕被人打,对自己做成威胁,有可能性的打击我。 平日我们逃避不安、焦累,因为生活太忙,填满世上的东西,无空间。 不安:就是世界变成“空无”,无一样东西填满自己的时间表与心灵,即不安时,外在世界化为nothing,面对自己,面对真我,才不安。即令到自己不安的客观就是真我,真我的潜能、可能性(海氏Dasein:无本质,有绝对自由做自己/不做自己,即有本真的可能性/不本真的可能性),这样令自己不安,做自己,要面对选择,由they-self/沉沦解放出来,要负责任。 死亡:人所有可能性最大的是必要死,自己会死。死亡是海德格相当重要的课题,且影响很大。 .时间性的存在者Temporal beings,故是有限,不但会死,且知道自己会死,故他又创了一个名词:being-toward-death,人是趋向死亡者,这点与佛教可沟通:出世便是走向死亡。 .人的死亡是属己的独特可能性ownmost possibility,独特到令你个体化,成为自己的,因为没有人可替你死,即使替你死,也只是延迟吧了,要death for yourself 和death by yourself无法逃避的,这可能性是属己的或个体化的。 .常人此在,在闲谈,沉沦中不会这样看死,隐藏必死 mortality的事实。
简言之: 1. 希望人成为自己,个体化、本真的自己。 2. 常人对死的态度,他不欣赏他者/常人的看法。 3. 繁忙被公众竟见充塞了。 P340-343:《存在与时间》第五十一节 向死亡存在与此在的日常生活 . 在常人的闲谈中现身的领会如何展开了向死亡存在? . 日常共处的公众意见把死亡“认识”作不断摆到眼前的事件,即“死亡事件”。这个或那个亲近的人或疏远的人“死了”。每日每时都有不相识的人们“死着”。“死亡”作为熟知的、世内摆到眼前的事件来照面。作为这样一种事件,死亡保持在那种用以描述日常照面者特征的不触目状态中。常人对这类事件也已经备好了一种解释。对此道出的话以及多半是有所保留的“躲躲闪闪”的话都像是说:人终有一死,但自己当下还没有碰上。 . 对“有人死了”的分析将明确无误地暴露出日常向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当下对某一个自己尚未现现成,因此也还不构成威胁。 . 因为这个常人乃是无此人。“死”被敉平为一种摆到眼前的事件,它虽然碰上此在,但并不本己地归属于任何人。如困说两可向来为闲谈所固有,那它也为对死亡的这种言谈所固有。死本质上不可代理地是我的死,That is my death。而常人则为此首肯并增加了向自己掩藏其最本己的向死亡存在的诱惑。 . 乃至在共处中“最亲近的人们”恰恰还经常劝“临终者”相信他将逃脱死亡,不久将重返他所烦忙的世界的安定的日常生活。常人以这种方式为提供对死亡持续的安定而烦忙。这种安定作用其实却不只对“临终者”有效,而且同样对“安慰者”有效。 . 这种安定作用把此在从它的死亡排除开去。而与这种安定之举同时,人们还以保持沉默的方式调整着人们必须如何对待死亡的方式,并由此通情达理而获尊敬。对公众意见来说,“想到死”就已算胆小多惧、算此在的不可靠和阴暗的遁世。常人不让畏死的勇气浮现。 . 常人则烦忙着把这样一种畏倒转成在一种来临的事件之前怕。此外,畏被当怕而被弄得模棱两可;这种意两可的畏则被当作软弱,而自信的此在是不该识知这种软弱的。按照常人的无声谕令,理所当然之事就是人总有一死这件“事实”漠然处之。这一种“(自觉)优越的”淡漠的教养使此在异他于其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能在。 . 连常人本身也一向已经被规定为向死亡存在了;即便它没有明确地活动在一种“想到死”的状态中也是这样。即使在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此在的本旨也始终在于这种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和超不过的能在,即使其样式是为一种针对其生存的最极端的可能性的无动于衷而烦忙也罢。 . 他认为应期待死亡,接受其必然性,独特可能性,期待死亡,揭示死亡,不再隐藏,他用很多名词,在揭示自己的死亡时,同时是有罪感guiltyÕ形上学的罪感,guilty = lack即ontological lack,为死亡是lack,存有是有限的,是一种否定、限制,人的死亡是绝对极端可能性。 P342: . 即使其是一种针对其生存的最极端的可能性,无动于衷而烦忙也罢,死亡使此有没有其它可能性。 . possibility of absolute impossibility of Dasein(文字游戏)存有是有限的。 . 有这有限便有call of conscience良心的呼唤Õ回归自我,放弃”they”,他人很多种不同的自我诠释,本真的存在,揭示自己要接受自己是有限的存在,及良心的召唤。 . 揭示与隐藏的问题:自我揭示是良心的呼唤,接受死亡即是由非本真去到本真的过程,故要做一决断resolute。 . 人看到自己的有限,看到自己的存有被非存有穿透,面对虚无,面对死亡Õ 一切存有物无意义:金钱、荣誉都是nothingness,不关切、不重要的。 . 面对死亡,也是被投掷入死亡,”thrownness” Õ不安全、焦累、面对非存有,即无基底,无理由的问题,人被投掷入世界,存在这世界是荒谬的,无可奈何的,要接受,同时表现人的有限性:受国籍、家庭、时代等的限制。 . 不安:似不知自己的不安些什么、焦累其么,其实就是面对虚无不安,焦累虚无,每一分钟都面对死亡、虚无、不存在的可能性。 . 他的存有很倚靠moods,消极的moods,这些不安、焦累,是先于认知,是体验的现象学,畏惧死亡的虚无,会正视死亡,期待死亡,把握有限性,当把握时便是做自己,不会再为无关宏旨的琐事而忧累,或与人竞争,却不再被烦忙常人的意见,奴役自己,这便是自由,回归自我,就是决断,决断时也是接受有限。 . 人的存在相当有限,要把握自己,做自己,开放,决断要做什么,才能把握自己,真正的自己,这是一种自由,迎向死的自由,接受自己的死亡,是一种自由,不会再幻想,把握现在,看真什么计划是做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本真。 . 这是Dasein与的问题,1927年出版这书,而做校长则是1933年,对于做校长和对待犹太人,为什么人要研究他做校长? . 他的理论:做真诚的人,个体化,但支持纳粹Õ团体化绝对不本真,最有趣的问题:这是否表现他的决断resolute,但始终是一个谜,他的理论与行动脱节吗? - 时间与时间性(time ≠ temporality):假设人不省觉人的必死性,为他时间time是无意义的,他的革命性思想是他将存有与时间性拉上关系,而西方一直把存有看成是永恒的。 . 他讲的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已是、现前和到向三个向度。 past –已是:此在是一历史存在,有其过去的历史,主要是过去“已是”是一些你无法控制,是你的命运的展开。past是facticity事实性,要接受的事实,为我过去做的事承担后果与责任,无法再改变、控制,如被投掷,必须接受。 present –现前:现在行动,生活在现时的时间,即沉溺,陷困于当前的事务中,即沉沦fallenness。 future -到向:为海德格这是很重要的,他看人的存在永远先行于自身,永远期待着的,为什么我们烦?烦着未来的计划、项目,先行于自己。用他的可能性来说,是为自己的将来寻求多种可能性,故会有烦心;故他用Existenz指Ek-sist,存在即站出来,站出自己之外:指向将来、指向物外、超然物外。 . 这是他对时间的理解,时间性则包括past、present、future,他以希腊文称ek-stasis (ecstasy)出神与Exsistenz一样,站出自己,超出自己;为什么有三个不同的ek-stasis?三个不同的时间合在一起便是时间性,他把人的时间分化后又再统一。为他他最重要的是将来,为什么将来那么重要,因为他讲的“现前”都是care烦心,而care永远先行于自己指向将来的,做每一件事都有将来的。理解到原来此在是迎向,走向死亡,即存有要终结,此有要明白有限与虚无,即人常要站出来,先行于自己,即走向虚无,终结,那么会应返回原来的被投掷于此世,面对虚无,现在要把握,死亡是人最终的可能性,最极端最大的可能性,即虚无 ,生命的终结,存在的终结,原来到向是向着最大的可能性 — 虚无,回到过去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投掷,要负责,要把握现在,故死亡与被投掷,把握现在是一体统一的,人才可接受自己的死亡,整个时间性是一体的。
四、转折: - 是否代表很大转变?是否放弃其前期思想?什么时候转折?有连贯吗? - 他一直讲beings而不是Being,他只揭示人的存有,但未有揭示存有,他写了存有与时间后,便停了很久,被评为ontological anthropology。 - 前期原来计划由此在理解存有,由此在对存有的理解去探讨存有,但后来他放弃这计划,后来由存有本身去探索此有,人们认为他前后期的分别是: 海德格I →Dasein→Being 海德格II →Being→Dasein - 但问题是:是否这样分?某程度上是的。 海德格I:Being and Time,此在是优先的,先看此在的的时间、结构性问题,才去看Being 的meaning。(他认为人可透过存有了解存有奥秘) 海德格II:走向被动,接受的思想,不是我们可以掌握存有。到此期他发现人无法掌握存有,而是存有掌握人,响应存有的召唤,人无锁钥去开启存有奥秘,当人思考存有奥秘,也只是响应存有的召唤,但也有人挑战他这种分法,其实他前后期同时都思考存有与此在,只有人才可思考存有,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站在存有的全显示中,故存有与此在互相需要,但后钥思想对存有没有前期那么细致。 - 前后期的其它分别: 海德格I:存有与时间,只有单一的存有观念。 海德格II:存有有历史性的,对存有论述若隐若现,存有本身也是若隐若现,靠科技、诗歌、音乐、艺术和建筑等若隐若现地呈露主体。 - 在表达上也不同: 海德格I:较技术性,因跟从胡塞尔研究现象学,而现象学是科学化的。 海德格II:较诗意,受诗人影响,但觉得只有诗人,哲学家才可开显启示存有。
The turn转折时期与海德格的关系: The turn转折是决断的时代,卅年代整个气氛都是决断的,德国人自认为特殊种族,要决断前进,德国人能经验存有的种族metaphysics people,要理解经验存有,负起历史、命运任务,要选择作metaphysics people? 卅至四十年代,他的语言转为接受的语言,要聆听、等待、守候、等存有召叫、响应、思考存有,不是将自己的意念加于存有,而先要接受、后响应;而艺术、建筑、诗等最能揭示存有。 后期他把人看作Shepherd of being存有守护者,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加于存有,而是慢慢等待、保护、维护存有。 他由行动主义去到寂静主义Quietism,但他否认,他认为自己前期已有被动倾向。困难是他自己的自我诠释与人对他的了解不同;前后期似有分别,但两期都有讲存有,后期可说是对前期的批判与评注。 海德格的思想多样化,他不喜欢comfortable line, partial line,由早期形上学转向等待存有召唤等,前后期是path of thinking思想之路,一路还有所得,但无final answers,临死前的motto助佑铭:”ways, not works”,是很多路而不是做工作。
海德格II期 II期作品较难且散,他无法打破和扩阔传统形上学的范围,故后期他分析了真理、语言。 1909年,他写《真理的本质》,开始走回人本主义,知识学(理智)Ö主体的问题。传统真理:真理与对象的一致CORRESPONDENCE。例如:“今天下雨”这句话,验证是否下雨,便知真假。在中世纪时:事物符合思想,就是符合神的思想,便是真,神的观念就是保证。
黑格尔:思想与世界的理性一致。 海德格:看真理回溯到古代希腊,即先苏时期,受Parmenides的影响,有些后现代思想。 海德格看真理就是altheia:揭开隐蔽(感官)的面纱,直视真相Õ解蔽 å真理Õ解蔽,即存在以无遮蔽的状态存在,即真实无遮蔽的状态。 海德格I期:他此期作品强调透过此在本身才可揭示真理Õ存在。 å场所,在世界中 海德格II期:写《真理的本质》,如何有这相符的一致性,思想与事实是很不同的。 (如何说句子反映事实?)句子:“今天下雨” ↙ ↘下雨 根源是有开放的行动,才可反映事实,是否合符标准? å对存有物beings - 指句子是否反映客体:“今天下雨了。”这句子如何反映?有一开放性行动Õ对存有者开放,令到大家都可接触到acceptable,看是否反映到真实状况,要看是否敞开openness;植根系于自由,有自由才有敞开状态,即有自由,人与beings存有物才可呈现出来,才有真理的可能性。 - 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真理的本质,存有内对象才可呈现,才可敞开,才可呈现,因他认为真理是揭示与解蔽,关键是他所讲的自由是什么? - 他早期的自由是决断、抉择,属于人的决定,人有自由抉择存在,但后期的自由是让存有物在无遮蔽(离开遮蔽)、在敞开的领域呈现出来就是自由。 - 真理 = concealment即有很多事是蒙蔽的,真理是隐蔽解开,真我开显;后期他的真理与自由差不多等同,开显与解蔽等同。 - 前后期的不同: .前期:人占有自由,任意性的,我可否接受、选择。 .后期:存有占有人,人不是自由的中心,人也是给予在敝开的领域,才有存在的自由。 - 我被放在开放的世界,同其它存有接触。我的世界被敞开,见到揭示敞开的真理,不是本源。 - Let things be让所有存有物是其所是,呈现自己,这也是他的自由,让其所相遇的是其所是,即也注意其它存有物,留意他们的呈显,不是漠不关心的。 - 其后期思想与早期已有不同,不像前期的主动,他自称是主动的被动性→也是自由,Let things be让其是所是,呈现出来,不人可探求到的。 - 真理的本质→自由:openness、空、开放;让事物是其所是,Let things be,是II期的主要思想,自由的本质;但这又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被动,当注意时有这主动的介入,注意才开显存有。 - 真理 = unconcealment揭示、解蔽。存有有其非本真,即隐蔽,是一种生存状态,被公众意见左右,本真无法显露,这是从存有出发的。而concelment遮蔽是先于解蔽之前的黑暗状态,未揭示未解蔽的状态是奥秘mystery,即透过开显的存有,也无法明白存有。为什么是存有而不是nothing?开显存有而又无法完全揭示存,为什么? Beings是something而不是nothing ,这也是莱布尼兹的思想问题:”Why is there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这是存有的问题。为什么是有而不是虚无,这是一个奥秘,一切的存有揭示出来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是有而不是虚无,这也是莱布尼兹的问题。存有本身揭示也是一种遮蔽、黑暗的状态,是mystery,无论用什么话说存有:存有、神…都无法解释为什么是有而不是虚无。 - 海德格认为是西方形上学传统的一个大问题,不接受“存有”,忘记存有。 - 整体的未揭开的状态,问题是我们缺乏sense of wonder惊奇存有而不是无,人的倾向注意力走向揭示的已知的beings(数学数据控制自然的欲望),太注意眼前之物,人在已知物之前是主宰,但在奥秘前则是愚昧、无法控制,只可守护奥秘,只是被动,故离开“存有”,“存有”本身,而固执于揭示出来的东西及它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进入存有的奥秘中。 - 海德格I:人烦着生活事务,眼前之事、实用、方便、已知、公众意见而忘记存有本真。 海德格II人忘记存有本真,而存有本身是一个奥秘。 两者都是人忘记存有的意义,有失误,但又不是悲观的,人可以记起、找回存有之真,这是一个循环的历程。 总结:由存有与时间,走到真理的本质的转变 存有与时间 | 真理的本质 | 人的存在是真理展开的场所 | 遮蔽→解蔽→揭示→mystery→保持惊奇 | 由此在的角度看 | 从存有的角度,也讲存有之真 |
1935年《形上学导引》 在此文章之前,开始作教授前的演讲,他写了What is metaphysics?而形上学导引是前者的延续。在What is metaphysics?中,他讲存有与虚无的问题,虚无是无意义、在焦虑与不安中,已觉得一切不重要、无意义、无分别,因而感到虚无。海德格想讲Being其实有difference分别的,他说The nothing itself nihilation.其实他想讲意义的问题;存有是论及意义,存有是有意义的,虚无是无意义,总不关心,Beings = meaningfulness。nothing = nihilation。 存有是有意义的,但像被虚无包围,故才可问莱布尼兹的问题,你才可问存有,又可落入虚无,存有有意义,虚无代表无意义,存有可落入虚无边缘,成为无意义、有限的;存有是有限的,可以是无基底的;由这可否说海德格是否无神论者?海德格与神是一个争论问题,这带给廿世纪的信息→有限的问题,从祈克果、尼辨、沙特等都是讲人的有限,人的有限是廿世纪的大课题:相对、有限、含糊主导廿世纪思想。他想说:存有是有限的,被虚无包围,同时因它的隐蔽、解蔽、揭示、但仍是奥秘;人对意义不可以习以为常。 形上学导引用同一方法讲,他回朔古代希腊哲学,存有原初的经验:physics解作nature,来自动词grow生长,海德格自己解释希腊上physics原来是arising + abiding即来自、起因于、出现,加上持久、停留一段时间的,用以解释it is,也是being的问题。 physics→nature→arising + abiding。例如种子生长成一棵树,树由种子而来、生长、发展而成。而希腊文的Being = endurance持久之意,即存有;与Parmenides 说being = 永恒相近。在这里,海德格也提出一个问题,西方形上学到他时,being应超越这意义,向时间开放,当代要发展,发展希腊未及发展的地方→有意义的地方,他接受当代的问题,回溯希腊时代再问始。
海德格II 参考 《Basic writing》 《Path mark》, Cambridge 《On the way to language》 海德格转变到II期,可参看《What is called thinking》从最大路向反映、计算的思想走向真、反省、沉思存有之真。
海德格 I期 representation→传统西方思想:反映思想、反映存有、image、到后现代:科技化如电子科技,可制造真假难分 copy与true难分。海德格有先见之明,批评西方科学与形上学。 ↘calculate计算思想,在科技上:计算、观察、量度变动、将世界科学化、将人商品化、有市场价值的商品,样样都计算,取消神圣,变得无意义。 ↘传统思想、科学思想、逻辑控制,以正确为准的形上学;真理是一致 coherence,对象与思想符合,客观化的实在。 II期 authentic – thinking沉思、被动、不可以探究,是由存有引发沉思Being evokes thinking,感动人对存有惊奇。 简言之:Being gives, man responds. 存有给予,人则回应。这种响应是感恩,为存有的临在而感恩,人惊奇一切存有,故有感恩之心,他用了很多德文词句如Gedanc,指感恩、虔敬。 Gedanc:grateful devotional, recollection thought.集中精神,便会记忆神的存在临在,而赞美、感激,故有虔敬之意。 思想think:感恩与记忆,感恩是为存在的存有感恩,记忆则是惊奇于存有;重新收拾心思,相当浓厚宗教味道。 1. Gadächtius : memory Gedanc 故记忆就是感恩,记忆就是想起自己所是和所有。 2. Dank : think
他透过Gedanc叫我们回溯本源,故记忆与存有很有关系,只有人才可记忆:感恩。不应再只是反映和计算,而是沉思、开显存有。
1955年《Discourse on thinking》此篇提出一观念“海阔天空”,沉思不是反映存有物,而是超越存有,且在这海阔天空上,予人与事物可以呈显自己,要等待;也是他所讲的空,他在此也有时空的意义。空Gegnet有expanse和abiding之意。 Gelassenheit = releasement, set free, liberation, 释放,此词改自德国神秘传统道明会的一位神父的主要思想;人神结合,如何结合?令人有释放releasement , let the world go , and let God come. 不执着世界,让神进入。到顶点:不是为神做任何事,也不是为了报酬,而是act from out of God,(而act from out of God有二种意义:一为releasement释放,对奥秘开放;另一为releasement into things面对物质世界中物的态度,不执着;后期谈到科技,Yes:面对科技,人不可不用,要say yes,但同时要say No:不可被科技控制。)存有与人belong together,进而人神belong together 故到此期Gelassenheit成为等待non-willing的等待,无客体的,不执着要等待什么,即开放=对奥秘开放。 Gelâzenheit是 Gelassenheit的字根,而其中间的lâzen意即let
- 海德格的空→存有的展现→对世界不执着→开放→对奥秘开放→等待→聆听→回应→… - 不应习以为常,要开放其存有之真,发掘奥秘,不应只利用,要挑战,因有概念,要惊奇存有之意义。 - 存有的标示在,他不排斥科学、艺术等,任何存有物前可显示意义和真理。 - 林中路 = 来路也是去路:神学→哲学→神学 - 非神学方式:以哲学词汇表现 - dwelling:作为感激、响应存有,人感恩会让事物是其所是。 - 他用四极来描写:天、地、神和人。 sky:天予四时运行 earth:地会结果 divinities:Godhead神是源头、传递者(太一) mortals:指人会死 海德格指出四极相互作用,会死者住在地上,天之下,面对神,人要拯救大地,接受天为天,等待神为神,接受自己的死亡。 即也批评现代:利用大地,控制天,月球登陆对他并不开心(环保先锋),他批评人控制天、大自然,用概念包装神,例如复制人、试管婴儿等,人应作存有的守护者,让事物是其所是,让他们住在自己的home,其实他批评现代人无家无根的问题;指人离开自己的本源,四极真实世界,即使在自己家乡,仍是陌生者;我们被科技电子世界包围,一个假的世界,而我们反倒觉得舒服;存有引发惊奇、进入奥秘,沉思居住在地上、沉思在世上具体的存在,对真理、奥秘开放,不是纯理论、纯知性的。1955年Existence and being,他写了四极的存有: sky mortals Being → 被称为加叉的存有Being即 Being earth divinities 他虽用取消的符号,但不是消极的,他想讲存有与虚无不是对立的,可并存的,存有有两面: 1. concealment奥秘:不见的 若隐若现。要揭示存有之真,即假设有黑暗、虚无; 2. revealment揭示:不见的 虚无与存有不是对立,而是共融。 隐藏面是存有的其中一面,揭示需要隐藏,存有与虚无也一样,讲到虚无才可见到存有。
《关于技术的问题》在basic writings中 我们对存有多数是技术的了解,可以用的、开发的、贮存的、控制的资源,使人会误会对存有的一种理解;技术是一种揭示的方式,存有有可利用的资源,但他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利用,控制是为了什么目的?权力是自我维持和自我肯定,人可全控制存有,便不能开放,不会敏感放真理、奥秘。态度应如何?Let be等待、聆听、回应,最重要的是给我们的being。对技术的态度,不是放弃科技、科技也是一种感恩的地方,科技是一种揭示,即人可不断地创造,创造不同的意义meanings。
归属事件: das Seyn(指古代被遗忘的存有)Õunfolds as eventÕappropriation归属事件 åBeingÕevent不可用is,否则便变成entities beingsÕare åentities das SeynÕ unfolds as eventÕappropriation归属事件,指出有ontological difference,存有本身和存有者有分别,带出惊奇有存有是something而不是nothing,有something便要探究,要探究便有存有Being,有Being展现,存有展现如归属事件,存有不永恒的、普遍的,推翻传统形上学,存有属于我们的,即我们要介入,参与存有,意即真理与意义都要人介入;存有整体指每个存有,在我们的世界,生命找到其位置,即有意义,与我们有关的,存有属于我的,我也属于存有的,此在之所以为此在,开显存有之真,揭示存有,即对真理开于,对奥秘开放,敏于something,惊奇 something,对各种事物都很灵敏。
展现如event:Being gives, man responds. 存有赐予一切,人响应、保养;回到四极、保养大地、等待神,不要控制天地神人,归属事件也是一样,存有与Dasein一起,故是它的Shepherd,所以有如若隐若现的,看到beings, 一切存有物而忘记Being,即Being隐退,他所讲的揭示与隐藏,存有隐退,存有物显现。
语言是存有之屋 Language is the house of Being. 参阅:项退结,《海德格》 P.170-173 语言有两种意义: 1. 表达自己,反映事物,是沟通工具、交往媒界;一般人接受的→统治的工具→剥削、控制→对世界的控制。 2. 依据海德格之意,语言表达了存有藉以开显的心境与理解,因此是存有开显之所在,即“存有之屋”。这一意义的语言是一种召唤,使被唤者既接近又在远处;这样的语言,是“存有之屋”,以供其居住,这种语言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开显存有,真正的屋是开放的,重新注释存有。最原始的语言是诗,但日常语言则不再召唤,那是一 种“被遗忘而用旧了的诗”,讲时已没有令人惊奇感、创造性,失去原本的艺术品的作用,带出新意和伟大,要恢复带出惊奇、新的语言观。 例如:海德格所引用的奥国诗人土拉克尔(Georg Trakl, 1887-1914)的<一个冬天的晚上>这首诗中,也出现了教堂的钟声和基督徒所熟悉的面包与酒,但诗的情调却是中立的。 一个冬天的晚上(土拉克尔作品) 窗外雪花飘零 晚钟长敲不停 多户人家摆妥餐桌 屋内一片舒适温馨 为每德格:召唤了一些事物(窗、雪、钟、餐桌、屋),同时也召唤了世界,并让事物藉世界而显示。《存有与时间》早已说过,海氏的“世界”指人的精神世界,手前之物与及手之物均藉人的世界而开显。<人文主义信函>说明:“世界”指存有的无底止开放性。<语>中的世界则包括天、地、人、神所构成的四者(Geviert)(此为四极)。《存有与时间》中的世界早已出现此有以外的“此有性存在者”,也就是别人。但人是会死的,因此海氏此文一直用“会死者”一词形容人。会死的人不能自为标准,必须等候神,因神才是标准。海氏又用一首霍德林的诗来说明神如何显示自己:神虽系未知,雷电的闪光显示出神的震怒。人住在地之上天之下,因此“地”也属于人的世界。 既然如此,天、地、人、神所构成的世界,实际上均因人之存在而显:人住在地之上天之下,抉择时需要神作标准。此外,海氏格外指出,“恩宠的树”由天、地、人、神合作而成,面包与酒(象征世间万物)是天与地的成果,由神赐给会死者,因此集合了,天、地、人、神四者一起构成世界。“晚钟”(突显存有与存有者的关系,听到钟声,如站在神前,看到存有与存有者)把会死的带到神性世界;屋与餐桌把会死的人和地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冬天的晚上>这首诗所召唤的事物同时也展现出天、地、神、人的世界。 海氏藉这首诗所要说明的却是语言的仲裁功能。上面曾指出,存有藉此有之心境、理解、言说而开显,而语言包括了整个开显过程。<一个冬天的晚上>所显示的,正是游子由幽暗冷酷的羊肠小道走向光明一刹那的存在处境。这一刹那的决心使游子开显了最属于他自己的存有,而诗的语言恰好表达出他的决心。
P.174 12.4“人藉诗住在地上” “人藉诗住在地上”,这是Hölderlin荷德林1710-1784所说“人诗意地栖固在大地上”→常人的存在(Being and time, every Dasein是例行公事routine),但真正的人生需要更多向度,需要诗的向度,从存有之真实事物,看到事物的真与美。 诗的言既是表达出人开显自己的全部过程,所以它是“存有之屋”。人透过心境、理解、言说开显自己而同时开显“世间存有者”时,他就住在“存有之屋”;所开显的是什么,人就住在什么地方。一味开显存有者而遗忘存有时,人就会无屋可住(只观察、研究、加工、利用客观世界,便无家可归)。因此海氏对黑格尔与马克思所云的疏离或异化颇有同感,唯有住在存有身边,人才可安居乐业。
海德格与神学 参阅: 武金正,《辅仁大学哲学论集之当代哲学和神学相关问题——以海德格和拉纳为例》(卅一) John Macquarrie , 《 Heidegger and Christianity – Only a god can save us》,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 1994.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的真理》,香港:三联 海德格/奥特,刘小枫编,《海德格尔与神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
究竟海德格是有神还是无神,颇耐人寻味,论技术问题:科技统治人,只有神才能救我们。 海德格前期: 海德格神哲学分家,神的问题由神学处理,哲学家不应谈论上帝,应保持缄默,但神学处理的问题是基础问题。 P.129-130 与Karl Rahner的关系,每逄有人,如:罗培尔斯(L. Roberts)博士将Karl Rahner拉纳纳入海德格学派,拉纳反唇道:“也许罗培尔斯(L. Roberts)博士太高估他(海氏)的影响罢”。(辅仁大学哲学论集卅一P. 130) P.131 与胡塞尔的关系:海氏的信仰生活,从保守的信仰迈入自由的基督信仰,这样的转变,或多或少受到胡塞尔对信仰和哲学之间的观点。就胡塞尔的哲学,即现象学而言,思考的出发点应该完全是非成见的,不能受任何权威所左右,也不能事先接受任何的假定,信仰自不例外。在现象学的方法上,应该将所有的都括号起来(epoche)才能直接触及事实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仝上P.131) P.132“他是寻觅者”:海氏的宗教观是否能简单地予以论断呢?当海氏表白不能认同天主教的(思考)系统时,它并非否定它,相反希望能和天主教人士携手合作:明了并评估中古时代的贡献和影响。因此,他认为天主教的想法亦即历史的看法,即史料,故应受重视。当海氏从基督教的路德派走向“不可知论”的宗教性时,在其晚年仍对《镜子》(Spiegel)周刊的“最后”访问说道:“只有一个神才能拯救我们”(Nur noch ein Gott kann uns retten)。这遂成为该访问的标题。海氏的同乡卫尔德(B. Welte),在海氏的天主教殡葬礼仪中讲道,一针见血地点出海氏生活的重要性:“他是寻觅者”,这就是海德格一生的思考;“他是寻觅者”,这是他死亡的奥秘讯息。到底海氏的神为何?与他一生的思考有何关系?(仝上P.132) P.134 海氏如何看神学? - 神学是实证性的科学,有固定的范围。 - 与哲学的关系: Logos→与哲学真理相关,神学需要哲学论证、表述,神哲分家但又有关系。 - 质料对象→基督宗教性、信仰问题、历史启示、神学研究的是属于历史所发生的存在状态 ontic science ,哲学则是存有学。 - 哲学与神学都属于存有者的问题,互有关连,他用解构方式,解构存有语言,不用represental thinking。 - 前期重点:哲学要成为非神学的哲学a-theistic,不是无神,只是不论。
P.136“海氏认为神学以信仰为出发点,因而归回信仰中才有意义,如此,神学离不开信仰生活。传统的信理神学主张把形上学套在其思考,形成哲学或自然神论。这样的作法对海氏而言,两者都发生误差:对神学而言,当它越认同某种哲学和其系统时,越成为该哲学性,因而忽略其独特的信仰;对哲学来说,当它和某一个时代的神学打成一片,乃流为其工具,因此,海氏反对‘基督宗教的哲学’之说法。连过分理性化的神学也是神存在的威胁:‘在那里神学兴盛,天主在那儿就开始逃之夭夭’。费合尔(I.M.Feher)认为海氏反对基督宗教哲学系统的见解,反应在当代神学家奥普贝克(F. Oberbeck)的看法:‘要寻找出在基督神学中的基督特性’。奥普贝克的立场是反对把信仰溶入在知识论的神学,因为这样宗教的兴趣就和其它基督教神学家一样,奠基于路德(M. Luther)的看法:唯恩宠,唯信仰,唯圣经(sola gracia, sola fides, sola csriptura)。有关哲学、神学的关系,海氏屡次建议基督宗教重建一个非希腊哲学的神学。”(仝上136) P.137 立场:海氏在一九二一至二二年的讲解中,有如下的重要说明: “可询问的不是宗教性的,然而也许真能引领首次决定宗教性的情况。就算我本人是哲学家也能是宗教人士,在哲学思考中我不处理属于宗教性的问题。‘这是一个艺术(的态度)’:思考哲学藉以本有的宗教性的意思是说,在哲学思考上、在有关世界行动中,而不是在宗教意识型态和幻想上,来担负关于世界的事实和历史的任务。 尽可能极端寻找的哲学 — 一个只依靠自己去寻找可能的问题 — 原则上应该是非神的(a-theistisch)。由于该基本方向,哲学不可冒犯,也不敢默认能占有天主及有能力限定祂。越是如此极端的哲学,它越下定决心与天主保持距离。换言之,就在离开祂的行动中,却‘与’祂萌生特别的困难” “原则上,非神论哲学是一个哲学思考的态度。它要哲学在面对任何题目,任何方向都有自由提出问题,而不致被限定的假设所约束,包括信神立场的权威。非神的哲学思考是解构传统形上学的一个结果,将神和该思想系统分开,而非反对神存在或与神对立。这样的哲学是对神‘敬而远之’的态度,并非漠不关心地将神置于一旁。相反地,不敢限定神(P.137)的哲学还给神更宽阔的观念,能蕴含人尚未发现的神的领域。总而言之,海氏‘非神’之词句有特殊的含意,它并非否定神存在或主张唯物论的意思。当然,非神论的哲学要保持其立场谈何容易,实践起来更难,因为会操心哲学在自由的同时总是受到接近神的诱惑。要决心离开神的同时,免不了和祂有关的思考而‘站’在祂面前。这的确与神有吊诡的关连。这种哲学思考被海氏称为‘思考的诚心’(The Piety of Thinking)。其真象更能在‘同一与差别’表达出来。”(P.138) P.153 海德格对形上学(哲学)的神的批判: 最后他还放不开“神”(Gott)这个字眼。到底“神”对海氏来说是什么?是哲学所肯定的“第一个推动因”(prima causa),或“自己的元因”(causa sui),或“绝对精神”,或……等等呢?对该哲学所肯定的“神”,海氏很清楚地说明:“对(该)上帝,人们既不能祈祷,也不能献身。在第一推动因面前,人们既不能出于羞涩而下跪,也不能在这种上帝面前载歌载舞”。“神”是超越哲学的掌握,又临近于人的生活;祂的存在与人所想的截然不同。祂是在沉默中的临在,在光照中的隐退。人只能等候、聆听,当祂显现时,才能认出并让祂进来。于是,诗人、艺术家或创新思想者的灵感是最显然的。“存有造成思维,它使这个思维成为可能。”(P.153) 简言之: 1. 第一因:假神,人以自己表述的看事物,用概念表达精神,使神不能表达自己,只是形上学的神,死了更好,可显示真神;尼辨的上帝已死,也是我们用哲学杀死他。 2. 哲学神≠神学神 3. 神超越人的掌握…只可等待、默观(后期神学) 4. 后期:非客观化的沉思thinking,诗的语言,非形上学的神学的明显从存有之真讲神,若隐若现,临在又退隐。 5. 海德格用God、gods、the holy、the divine、divinities等,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下参阅刘小枫《海德格尔与神学》的期待上帝的思P279: “如果能抵达存有的近旁,就要决断:上帝(God)和诸神(gods)是否以及如何不露面,黑夜是否以及如何滞留,神圣者的白昼是否以及如何破晓,在神圣者的开端中上帝和诸神的出现是否以及如何能从新开始。但神圣者才是神性的本质空间,而神性本身又只为诸神和上帝维持这一向度;这个神圣者只有当存在本身在此以前并已有长期准备而已经恬然澄明且已被茬其真理中认知了时才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从存在中开始克服无家可归的痛苦,在此无家可归状态中,不仅人们,而且连人的本质都惶然迷惘” 反省:存有与神的关系是否还有更深的ineffable Godhead?神 = 有? 决断:不忘记存有,神的显现 黑夜:不是神死亡,而是absent,但神的present to absent,神的absent又有present。 .从存有问题:开显存有之真,才可开显神在者,神与诸神未出现,从其痕迹神性→准备→沉思感恩存有神 .是否还有更深的ineffable。 .神 = 存有? .Being gives, man responds. →感恩→Grace→宗教术语 但海德格: .Being gives 存有是否 = 神?神与诸神的关系?是什么? ≠ 神是否entity?神性与神圣的关系?是什么? God = entity? 怎样的entity?无经验。 .很多问题,但他一贯作风,保持缄默。 .他指出科技文化,每样都有解决、答案,我们没有惊奇,放入神学,也一样有齐答案,不去沉思,无空间去惊奇。 .保持缄默是否反省,不speak about客观化的God,而是speak to God祈祷,listen to God聆听,respond to God沉思神→感恩的,不是客观化的神,而是recollect的。 .可think about God:1. recollection thinking感恩,感恩的思维。2. 诗化的思维, poetizing诗意的,如圣方济感到神在大自然之振动。诗人是中介,与神交谈后,将神的信息告诉人,神在诗中露面。 P285 “德意志人不可企图凭小聪明创告出上帝来,以为可以靠强力来弥补他们所想象的上帝的缺席。而且,他们也不可依靠吁请某个神灵息怪来聊以自慰。不错,由这种方法人们确乎能回避上帝之隐退的现实,但既然不管上帝退隐与否,与本原的亲近仍然存在,那么,发现必将以与今日完全不同的方式惠顾人世。对诗人的忧心来说,他面临的唯有一种可能:他必须无畏地正视无神的境况,滞留于上帝的退隐之侧,在与上帝的退隐的接近之中耐心期待,直到上帝因为诗(命名化name the holy)人与自己的接近而恩赐他那原初的语词(诗),它就是至高无上者之名。” .诗人就是期待神,带出内心期待。诗人用诗命名神,开显真与善,但有人批评他,只讲真与美,太突出诗人,但不够,还有伦理向度:公义、爱的问题。 .海德格的神不是基督教的神,很适合东方人(中国、日本、印度)的宗教。 .在信仰上如何看基督?佛陀?公义的问题? .他可能揭示真与善,但未够完全。 .海德格与神学很深,影响很大,用宗教对话,不用概念来讲神,有空间对话,减少分歧,不在定义中钻研,问题不只在God,也在divine, holy,神性与神圣的问题,这些是否在先? .早期哲学,后期对宗教哲学多谈很有用,先注意神性,神圣,本位化。 .很合西方人,因西方人过分希腊化,讲概念,有宗教外衣,无本质,对西方意义、老庄亦有破执,对中国如何?无常…不是永恒,如何接纳海德格,是否有别于西方,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简单得多,简单是美,更可爱。 .海德格走了曲折、漫长之路。 .欣赏之余,保持距离。 参考: 海德格与道家(与道家的对话) 道与无的问题 Graham Perkes 张天昱:从“思”之大道到“无”之境界 — 海德格与老子P.399 “对于统摄一切的大道,海德格以为可以用 “Holywege(林中路)”来说明。“Holywege”在译成中文时,未能完全反映出它的内涵。在德语人语中,“林中路”常意指“歧途” “错路”,以及“处在无所指归的小径之上”等意思。伐木工人在林中砍伐树木留下的小路,原本就不是从一处通达另一处的坦途,没有固定的方向,只能是砍伐工作的副产品。对海德格而言,林中路代表了一种事实:“思(Sinn, Denken)”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死而后已的追问,是一种任何答案和结论都无法止歇的永远的追求,我们不可能用估量它在一定方向上前进多少的方法来计算它的价值,甚至,都无法确定它行将所至的方向。“思”就是生生不已的大道流行, “思”就是大道运行的过程本身。“致思于存在,乃是一种高级的漫游,而且还是一件极其窘迫的事情。也许,思终究不过是一条不可回避的途径 — 它拒绝成为一条救助的途径,而且也产生不了任何簇新的智慧” 。 “思”本身就是一条路,我们只能通过滞留途人的方式回应这条路。我们必须上路,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起步,路才成其为路。” 思→上路→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活(苏格拉底曾说过) 当代哲学一句包括:自我与他者self + finite other P.405 “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观点,寻找始基或基础(Ground)就是追向一个“为什么?”以为找到事物的基础,就可以看到一些新东西,获取一些新知识,“为什么”一直提下去,获得的知识也就一直增力下去。但若以“无”为基础,我们会获得什么新知识呢?什么也得不到,得到的只是一个“无基础(Ab-ground)”。在德文中,Abground实际就是指“深渊”。在一个深渊面前,逻辑的条分缕析方式只能茫然失措。因而形上学本体论的思维对象只能是有,不能是“无”。 海德格认为,没有对“无”的提问,对于有的把握就无法深入,也不可能全面。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又讲“有’无’相生”。对此海德格深表赞同。他说:“自从提出有的问题,关于’无’的问题也就相伴而生了。它不是连带的附产品,而应以同样的广度、深度和源初性被提出,而且追问’无’应当被视为是追问有标志。”因此,要追问有,就必须追问 “无”,就不能以追问“为什么?”的方式进行,就竹须打破形上学本体论的田维方式。从“无”出发,海德格深入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当中,即“源始性思维(wesentliches Denken)”或“冥想性思维(besinnlich Denken)”从而完成了对形上学“表象性思维(Vorstellendes Denken)”的超越。所谓表象性思维,就是生硬地划分出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强调两者的截然对待关系。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表象性思维Vorstellendes Denken)的“表象(das vorstehen)”在德文中就是“站在前面”的意思,每一个事物只有“站在(gegensteht)”(p.405)主观意识对面,才能成为表象性思维的“对象(Gegenstände)”才能具有“客观性(Gegenstanlichkeit)”。冥想性思维则处于表象性思维领域之外,冥想性思维的对象既不需要“站在前面(stehen)”,也不需要“与……面对(gegen)”,事物就“在自身之中(in sich selber steht)”因此,对“无”不必追问“为什么?”“无”就在自身当中,“无”不需要什么根基,“无”本来就是“深渊(Abgrund)”。冥想性思维坦然地面对这个深渊,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莱布尼茨曾有句名言:“无是没有基础的(Nothing is without ground)。”他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无” 和“没有”,认为“无”就是“旡”,既无任何的实在性质,又无任何存在的理由,并以此得出他的充足理由律。海德格认为,莱布尼茨是从表象性思维方式出发来思考这句话的。如果我们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海德格认为,此句话的关键词汇是“存在”和 基础无,即” “无不需要基础而存在(Nothing is Without ground)。”在海德格看来,对“无”不能提出“为什么”,不能也无需寻求任何外在的基础,“无”自身就是它自己存在的理由。只有当“无”以 “无”的名义,从 “无”本身出发被提出时,“无” 才成其为“无”。他特别引用德国神秘主义诗人Angelus Silesius(安.西勒修斯)的名言进一步阐明这一点: 玫瑰不为什么而存在;它绽放只因它绽放。它不为自己操心,不问是否被看见。 玫瑰为什么要依靠充足理由律来赋予自身存在的基础和理由?充足理由律把玫瑰改造成表象性思维的对象并赋予其逻辑性(p.406)质。然而,没有逻辑性和对象性,玫瑰同样存在。玫瑰只为自己开放,它存在就是它自己的根据,不需任何外在追加的理性条件。(p.407)” - Being – Ground - Why→主、客 - Nothing – Groundless - 5Why→5主、客。不可问,不用问外在基础。 - 形上学→存有是表象性思维,故可问Why,有主客之分;而无→深渊,无基底,是不能问Why,只有沉思、直观、冥思。 - 英国诗人 - 日本诗人 - 中国黄维→有我之境,与境物融为一体,以物观物… - 海氏批判西方理性→存有问题,而无是无底基,不可问为什么,论证之本身訧是基底,“无根无家,何以归根的问题…以无为根,以无为家”,破执,即无的境界。 P.406 - 引用德国诗人玫瑰花不为什么而存在;它绽放只因它绽放。它不为自己操心,不问是否被看上。 - 两种意志: 1. love爱的结合:有你我,神人 2. essence本质的结合:神人的结合,一个存有本体 无须找根据,是unity of 1不是union,故无你我之分。 海氏如尼辨被视为西方虚无主义…非虚无主义而是神秘主义的问题,对神不胡言乱语,不表象性思维,这也可能是受东方人喜欢的原因。 对海德格的批判: - 最大的批评与庄子的问题是inter-subjectivity(相互际性,主体际性)说得不够也不清,讲得最多是存有与时问的常人,被公众意见统治,很多是这样,如此,人与人的关系非本质的,无名的they,大家都是 they-self,要做本真的人,要做个人、个体化,重新进入内心世界,内省,面对死亡,退到存有之真。 问题:与人一起非本真,自己孤独便有本真,如此很大问题,人人都要孤独,才可沉思自己的本真,这是前期的海德格。后期的他不讲,只讲对存有、神感到惊奇,但为什么不可对他人惊奇?对他人敏感、关心?这是他很大的缺撼。 - 对神思考分析、对他者的分析,即人自我与他者的分析不够。另一分析是absolute分析不够。 前期:神哲分家,神是信仰的神,不应引用哲学,哲学家不应谈神或作神学婢女。 后期:讲神,但含糊,神不露面,神圣者,只见其神性。显示只含糊,人要本真存有的内容是什么?空虚中回归自己,面对死亡,不要沉沦,要接受将来的事,即随时会发生的,所谓真诚的存在,就是这样,无神便显得空洞。 可否辩护?虽无讲神,但为此厘定基础?存有与神的反省很有关系,存有 = 神?不可说他没有目的论,也有些。 - 完全缺乏伦理向度:在早期已看到,他不论人的ought to只讲人的潜在potential to be发挥,可能性的本真存有,这是早期;后期则讲人与神(存有)彼此相属,感恩,无执,没有讲爱、公义,只讲真与美(存有的问题);故有人批评他的Dasein只有惊奇,不感受爱的喜悦,欠缺伦理。 - 他讲的Dasein无身体的,且是抽象的,但他本想是具体的讲在世的存有being in the world,但他却不提及人的身体、本能,故存在叫他的Dasein是无身体的;早期他也讲equipment,人与存有是equipment的关系,工具性、时间性,最大缺点是无身体,非incarnate,后期更不具体。沙特批评他的Dasein是无爱无性的;Levinas Emmanuel批评他无ethical dimension,Daisen with Heidegger is never hungry。 - 海德格的思想内容批评:他只有一个向度,即真与美,但没有爱;亦无超越性(人与人的关系不多,也少讲人) 5transcendence 5transcendence无absolute good O 5transdescence无深入身体、本能、激情、无life - 代入他的生活 - 理论与实际,著书鼓吹个体化,但又参加纳粹的群体化。 - 廿世纪代表:人是有限的,笛卡儿超越文化、时空
对海德格的反省: - 布赖格一方面欣赏士林哲学,同时又对之加以批判,这也成为海氏的基本态度。 - 此外布赖格往往喜欢把许多字凑合在一起,中间加上短线,例如:das Zu-sich-selber-kommen-könen。他又喜欢把sein一字放在许多字的后面,例如:Was-sein, Dass-sein,Einsein, Andersein, Zahlbarsein, Personsein等等。 - 复制救恩史:天主的创造原是美好的→堕落→再创造(救赎) - 海德格的神哲学:完美无杂的存有→沉沦→撰择创造自己的未来 - 存有由此有开出,存有=神?= 空无 存在的特征:Dasein存在是沉沦following,Dasein忘记本身的存在authentic,存在在层面上会沉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