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哲学殿堂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浅谈

时间:2008-01-03  来源:神学论集  作者:黄卫真 点击:

目  录
一、绪论
二、目的
三、康德的生平与著作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浅谈
  第一节 先验感觉论-感性批判
  第二节 先验分析论-悟性批判
  第三节 先验辩证论-理性批判
五、结论
参考书目

一、绪论
  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我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在我过去生活中,曾有发生而不知如何解释。但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我有些认知,尤其在感性与悟性方面,对事物产生感觉后,为何会变为知识,但认识事物后,却会一再的去追求新的知识来满足自己,而有些不足的会再想追求。但有时不是你能达到或理解的,所以,有些哲学家会告诉你说:这是超越性的或者是这是最后目的因等等之类的话。我想,我若是在世俗生活,我还找不到答案。对康德的知识论,我体会的一点点,因在于语文上不懂外文,将来对语文上有进步的话,我会再好好研究康德思想。
二、目的
1、我只单纯的想了解他,为何他的知识论能影响后代的哲学家。
2、我想什么是批判?要如何批判?
三、康德的生平与著作
  康德(Immanuel Kant)思想的发展,以及他伟大作品,震撼了整个世界。他的生活非常单纯平淡,没有戏剧化的事件。他不像莱布尼兹一样周游列国,把一生花在东普鲁士,从事教学及沉思。也没有像后来的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k Hegel)。在柏林大学称霸一时。而他只是一个普通城市中的普通大学的教授而已。他晚年的生活极有规律,极有秩序,然而不构成不正常的性格。真正令人惊讶的是,他平淡的生活与他伟大思想之间成了对比。
  一七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生于东普鲁士之康宁斯堡城(Konigsberg)。父亲是制造或买卖马鞍和马具的。
  一七三二年至一七四○年他就读于弗列德力中学(Collegium Fridericianum)。康德在城堡和在家都受到虔诚派的宗教精神的影响,他一生重视虔诚派所发扬的德行,不过对宗教仪式却非常反对。 1

康德的思想分为三期
第一期
  一七四○年进入了康宁斯堡大学。在这修习许多不同的课程,影响他最大的是Knutzen 教授。是吴尔夫(Wolff)的门人。他担任的主要科目是逻辑学和形上学。他也对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极有兴趣。康德在他的影响下对自然科学也有了深入的研究,事实上,康德的初期作品都是关于自然科学,并一直对自然科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第二期
  一七四六年大学毕业后,为了生活,找到家庭教师的工作,一直到一七五五年,那年,他获得了相当于现今的博士学位,而成为“讲师”。其论文题目是:“形上认识之第一原理新释”(Principiorum primorum cognitionis metaphysicae nova dilcidatio)。一七六五年Knutzen 教授去世,康德希望接他的位子。当时,当时由于这逢战争,校方没有请他也没有请任何人补那位教授的缺。
第三期
  一七七○年三月受聘为康宁斯堡大学逻辑学及形上学之“正教授”。他的讲师工作自一七五五年开始至一七七○年告一段落。
  在于十五年讲师期间,一般称为康德的批判前期,但他的批判前期何时终止,及他的批判期何时开始,这很难确定。不过,一般而言,大都认为,他升任教授的那一年,即一七七○年,是一个适当的年代。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出版于一七八一年。自后,其它的批判期哲学著作就一部一部的相继问世。
  一七八三年《未来形上学绪论》(Prolegomena Zu eines jeden Kunftigen Metaphynft)。
  一七八五年《道德形上学之奠基原理》(Grundlegung zu Metaphysik der Sitten)。
  一七八六年《自然科学之形上的第一原理》(Metaphysische Anfangsgru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
  一七八七年《纯粹理性批判》再版。
  一七八八年《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一七九○年《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一七九三年《纯粹理性界限内之宗教》 (Relig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zsen Vernunft)。
  一七九五年《永久和平论》(Zum ewigen Frieden)。
  一七九七年《道德形上学》(Metaphysik der Sitten)。
  以上著作中,构成康德批判哲学之主要体系者为三个批判。
  第一个批判讨论知识问题、第二个批判讨论道德问题、第三个批判讨论美的鉴赏及目的的判断。
  康德卒于一八○四年二月十二日。当他出版《纯粹理性批判》时,他已经五十七岁。在一七八一年至一八○四年之间,他的作品之多是十分惊人的,晚年时,他曾企图修订他的哲学。他所相关的数据和笔记的完成,已一九二○年由阿迪克(Erich Adickes)出版,称为《康德遗著》(Kant's opus postumum)。 2
四、纯粹理性批判的浅谈
  感性、悟性、理性之区分:
  康德对于感性;、悟性、理性所作的区分,大体上是随了亚里斯多德的传统。而依照休谟,人的一切认知的官能皆属同一层面-感性层面。依照理性主义,人的一切认知官能也皆属同一层面-理性层面。感觉亦是思想(笛卡儿)。但是康德认为:感性与悟性属于两个全然不同的层面。而感性产生直观(纯粹的或经验的),悟性提供范畴或纯粹概念。前者提供知识材料,而后者提供知识的模式,形成经验概念,更进一步的作成判断。这两种官能的地位与任务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对理性来说有时与悟性同义,有时则是指超越的理念和形上的判断的源头。而功能上较复杂。概括的说,理性的功能可分以下三点:
(1)、它能够利用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而加以推演,因而扩展悟性的知识。其方法为演绎与归纳。
(2)、运用悟性的原理而追求无条件的、绝对的实有,而产生超验的理念。以上的两点是理性之思辨的应用。
(3)、理性除了思辨的应用之外,还有“实践的应用”,亦即在道德方面的应用。在这方面,理性具有先天的道德范畴及原理。
“纯粹理性批判”讨论感性、悟性、理性之思辨的应用。在第一批判中,思辨理性寻获了若干无条件的,绝对的“理念”,而它无法肯定确实有无条件的、绝对的实在与那些理念相应。3
第一节 先验感觉论-感性批判
  我们认知形式之一是“直观”(intuition)。直观即是我们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而“直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认知行为,藉此我们直接触到对象;一种是指被直观之物。
  在直观发生之前应有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呈现于我们面前。而直观产生对象之表象(representations)。接受此表象之能力,称为“感性”(sensibility)。通过了感性,对象才能呈现于我们面前。而对象作用于感性所造成的结果,称为“感觉”(sensation)。感觉即主观表象。而由感觉生的直观,称为“经验直观”。经验直观之不确定的对象,称为“现象”(appearance)。
  与感觉相应的,称为“质料”(matter)。安排质料,使具有某种关系与秩序者,称为“模式”(form)。质料是后天的,模式是先天的。模式属于感性的结构,是构成一切感性直观的必要条件。感性的先天模式,与质料对立而不含有任何感觉成份而言,称为“纯粹直观”(pure intuition)。
对于康德采用的专门语辞,有几点注意:
(一)“表象”的意义极为广泛,包括各种各类的知识型态。
(二)“对象”一语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感觉”之定义中,“对象”指物自身,或不可知之物。但是一般而言,它是指知识之对象。
(三)“现象”一辞也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感性直观的内容,尚未被纳入范畴者。一是指被纳入范畴以后的对象。
(四)现象的质料为“与感觉相应者”。然而有些时候,称为感觉本身为“感性知识的质料”。这两种说法大约代表了康德的两种倾向。有时他以为,感觉是由外界独立存在的对象所引起的,因此,感觉预设了独立存在的对象。别的时候,又以为,感觉是纯料主观的产物,丝毫不预设独立存在的对象。因此两个观点显然互相冲突。我们知觉的对象含有各种各类的性质,而彼此之间有着各种各类的关系。而所谓知觉,实际都是感性与悟性的共同作业,若要找感性的先天模式或纯粹直观,首先,要除掉导源于悟性的思想,诸如:自立体、力量、可分性等,结果会剩下经验直观。次要,除掉一切属于感觉的成份,诸如:不可入性、硬度、颜色等等,而剩下两个先天模式,就是“空间”、“时间”。因它们不属于悟性,也不属于感觉,而是现象的纯粹模式,是先天的知识原理。 4
先天模式有两个;一是空间、另一是时间,以下说明:

一、空 间
  康德认为我们的感性具有两种感官:一是外感官,一是内感官借着外感官,我们接触到外在的对象(好象存在于我们身外),而外在对象存在于空间中,没有例外;唯有在空间之中它们才能取得确定的形状、大小、以及彼此的关系。借着内感官,我们直观自我和自我的内在状态(所谓的直观自我,并非说直观到我的灵魂)。对于自我和内在状态的直观,都发生在内在模式之中。此内在模式即是时间。
  而问题是,何谓空间和时间呢?而它们是实在的物吗?是事物的特性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吗?它们只是直观的模式,而属于我们心中之主观的结构呢?现在我们探讨此问题。
  空间(时间)的性质,康德提出了两种说明。一种是“形上的”(metaphysical), 一是“先验的”(transcendental)。前者是要说明,空间(时间)是既有的事实;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是纯粹直观,而不是抽象概念。后者是要说明,它不仅是事实上如此,而且必然如此。5
 A 、空间之形上的说明:
   空间之形上的说明有四个论证:
(一)空间不是外在经验而得的经验概念。当我感到某些事物在于我身外,并发现它们各自占有不同的地点时,我必然“预设”了空间的表象。所以,空间的表象不是由外在现象的关系而抽得的,相反的,唯有先通过这个表象,关于外界的经验方为可能。
(二)空间是一个必然先天的表象,是一切外在直观的基础。我能够想象在空间中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但决不能没有空间。所以,我必须视为它为现象之所以可能的件条,而不能视它为附顾现象的特性。它是先天的表象,是外在现象的基础。
(三)空间不是表示一般事物之关系的普遍性概念,而是一个纯粹直观。因为,第一、空间的表象只有一个;我们谈到不同的空间时,我们所指的只是这唯一空间的许多部分。第二、这些部分不可能存在于此唯一的、无所不包的空间之前,而为此空间的构成因素。相反的,它们只能被视为“在”唯一的空间之内。所以本质上,空间只有一个。所谓不同的空间,以及空间的普遍概念,完全是靠“限隔”(limitation;就是将整体加以分割类似房屋之隔间)而产生的。即然空间表象只有一,所以它是一个先天直观(而直观对象,只有一个),是一切空间概念的基础,而不是后天概念(概念的对象有许多个)。
(四)我们所知觉的空间乃是一既有的(given)或现成的、大的量。这量能够被分割为无限多的部分,而这无限多的部分同时存在于空间之内。概念则不同。概念代表事物的通性。这些通性存在于无限多的、可能的个体之中。这些个体并非同时存在于概念之内。所以空间的表象是一先天的直观,而不是一后天的概念。以上说明空间之形上。 6
 B、空间之先验说明:
  康德之先验的说明是取自先天综合知识之事实。在这他取自几何学。
康德指出,几何学的知识是先天综合知识。如:“一个三角形内,两边相加大于第三边。”或是“空间只有三度”,这些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命题。它们的成立必须靠直观,而不是靠概念的分析。
现在,几何学是以空间为基础。既然几何学的知识是先天的,而作为几何学之基础的空间,也非是先天的不可。既然几何学的知识是综合的,那么除非空间为一先天的直观,则几何学为不可能。而几何学为一事实。此一事实即证明了空间为一先天的直观。空间即是先天的,则必是先天对象而存在的。所以空间必须存在于主体之内,是主体的感性模式,为此,当主体受到外界对象的刺激时,它才能获得对象的直接表象,亦即经验直观。依照康德,唯有根据这个解释,我们才能了解几何学的“可能性”。其它学说,如不能使我们了解此先天的可能性,则它们不必可靠。以上为空间的先验说明。
基于上述的两种说明,康德作了结论:
 1、空间不代表物自身之特性,不代表物自身彼此之的关系。若抽掉空间的话,空间则即将消失。因任何特性都不能在它所属的事物存在之前被我们直观,也不能先天的被我们直观。
 2、空间是一切外在现象的模式,是感性的主观条件,唯有在此条件下,我们才能获得外界的直观。而主体的受纳性,必须在我们直观之前而存在,那我们可了解,现象的模式必然存在于我们心中,且我们可了解:空间,就为纯粹直观而言,它在一切经验之前,早已含蕴着决定经验对象的种种原理。所以,从人类主体观点,我们才能论及空间和有延积之物。若我们抛开主观条件而空谈空间,则空间概念毫无所指。唯有事物呈现于我们感性之中时,我们才能说它们的存在于空间,或具有延积。感性乃是一切外在事物之关系的必要条件。若抛开这事物及其关系不论,此感性模式即是纯粹直观,亦即我们的所谓的空间。
  除了空间外,没有一个涉及外界事物的主观表象可以同时称为客观的及先天的。从其它任何表象我们都无法获得先天的综合判断。 7
  二、时 间
时间分为形上及先验的两种说明。
A 、时间之形上的说明:
  时间与空间之形上的说明极为相似,以下四点说明:
(一)时间不是一个由经验得来的经验概念。除非我们预设了时间的表象,否则我们无法知觉到事物的共存与连续。唯有先预设了时间的表象后,我们才能设想,一物与另一物同时存在,或一物续继另一物而存在。
(二)时间是必然的表象,是一切直观的基础。因为,我们能够设想时间中没有任何现象,但不能设想没有时间。所以是一个先天的事实。
(三)时间不是一个普遍概念,而是感性直观的纯粹模式。因为,时间只有一个。不同的时间只是这同一时间的部分。只有一个对象所产生的表象,称为直观。
(四)时间表象代表一个无限大的量,而一切片断的、部分的时间,都由这唯一的时间加以限隔而形成的。所以,唯一的时间不可能是由那部分的时间而抽得的。因必须是直观。8
B、时间之先验说明:
  涉及时间关系的确定原理或普遍公理,皆以时间的必然性为基础。如:“时间只有一个”、“不同的时间不是同时的,而是连续的。”(在不同的空间是可同时的,而不是连续的。)此原理不可能来自经验。相反,确能使经验成为可能的条件。
  此外,只有在时间之内,变化与运动的概念方为可能。若是时间不是先天的直观,就没有任何概念能够使我们了解变化的可能性。因变化的意思是,在同一个对象中,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谓词连结在一起。如:“在同一个场所,有一物存在,而又不存在。”这矛盾只有在时间内才有可能,就是“一个在先,另一个在后”。所以,时间的表象能够说明变化的可能性,以及运动中所含蕴的先天综合知识的可能性。
  说明:变化与运动的概念只有在时间内才有可能。因为,变化与运动的理论含蕴先天的综合知识。先天的综合知识预设了时间的表象(先后)。所以时间的表象必然是先天直观。以上说明时间的先验。9
基于上述的两种说明,康德作了结论:
 1、时间不是一个独立存在之物,也不是依附事物的实在性质。如果将直观的一切主观条件抽掉的话,则时间就不存在。假如它是一自在之物的话,那它既是现实的客体,又不是现实的客体。显然这是矛盾的。如果时间是我们能够发生直观的主观条件的话,则上述情形便毫无困难了,因为,此内在直的模式先对象而---先天地在在。
 2、时间只是内感官的模式,即我们对于自我和自我内在状态的直观模式。时间不能是外在现象的特性;而是我们内在状态中的表象之间的关系。然而内在直观不含有形的物自身,于是我们用模拟的方式来弥补缺乏。我们可用无限长的线来表示时间的连续性。因此,这条线内,在宇宙间的现象构成一个系列。而系列有一度,根据线的物性,可推断时间的特性。但是,线条与时间不同点,是线条的各部分同时存在,而时间的各部分则是连续存在。因着这项事实,就是时间能够在外在中表达出来,明显可看出,时间表现是一个直观。
 3、时间是一切现象的先天条件。空间是外在直观的纯粹模式,是一切外在现象的先天条件。在于一切表象,无论它有没有外在事物为对象,皆属于我们内在的状态。我们内在状态必须受制于内直观的模式条件,即是“时间”,所以时间是一切现象的先天条件。它在内在现象是直接条件,又是外在现象的间接条件。时间只是内在直观和内在状态的先天条件与直观条件,但对物自身而言,时间是无。因为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条件,只存于主体内。离开了主体,就没有时间。而对现象而言,时间必然具有客观效用。因为一切现象都受制于时间。
 以上述而言:我们可说,时间具有“经验的实在性”(empirical reality) ,意思说:对于我们经验中的现象,时间有客观效用。然而时间没“绝对的实在性”,意思是说:时间不是物自身,也不是物自身的特性,并不适用于物自身。就此而言:它只有是“先验的观念性”(transcendental ideality)。所以,如抽掉感性直观的主观条件,则是时间等于没有。
 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批判,也就是对感性的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问题是:“先天的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呢?”要答复这个问题,就必须讨论构成判断的因素。然而时间与空间就是这些因素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时间与空间所得到的知识,必然是有关现象的知识,而不是有关于物自身的知识。也就是说:有关于时间空间的一切概念和原理,只能限于现象界,却不能于物自身。而对人类来说:物自身是不可能认知的,因为,它们的意义是“未呈现之物”。上述是康德的时间论,及他对感性论的结论。 10
第二节 先验分析论-悟性批判
  在讨论悟性范畴之前,我们先论有关“逻辑”的问题。论“逻辑”是要使他的批判哲学体系更加完整,其中的许多言论跟范畴论或原理论并没有直接的或必然的关系。
  一般逻辑(general logic)只讨论悟性的思想形式和法则,而不涉及思想的内容。先验逻辑(transcendental logic),则不仅讨论思想的形式与法则,而涉及思想的内容。这所谓的思想内容,是指先天呈现出来的(纯粹直观),而不是指后天的(经验直观)。先验逻辑也讨论认识的先天方式及先天起源。一般逻辑不谈知识的起源。它所关心的只是表象与表象互相结合的形式,而不管这些表象是先天的或经验的。
  先天的(a priori)与先验的(transcendental),这两词有区别。“先天的”所指比较广,“先验的”所指的比较狭。“先天的”(与经验的相对)不涉及范畴及原理的应用,因而不涉及它们的客观效用。“先验的”,一方面涉及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涉及范畴及原理的先天应用,亦即其客观效用。11
  然而事实上,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这两个词往往具有相同的意义。康德指出:感性提供直观,悟性提供范畴(纯粹概念)。直观与范畴为一切知识的基本要素。只有直观或只有范畴,都不能产生知识。而两者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识。在直观…思想无内容是空洞的,在概念…直观无概念是盲目的。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必须把范畴成为感性的(先赋与范畴以感性直观),另一方面必须把直观成为悟性的(将直观纳入范畴之下)。
  感性与悟性同样的重要。而且“这两个心能的功用是不能交换的。悟性不能直观任何东西,感性不能思考任何东西。两者互相结合,方能产生知识。”刚讨论是感性,现在论悟性。12
  悟性被称为“分析论”(analytic)。分析论又分两章:一是范畴分析(analytic of concepts),也称概念分析。另一是原理分析(analytic of principles)。
A、范畴分析:
  康德相信,我们的悟性具有若干先天范畴。这些概念他取自于亚里斯多德的范畴,要了解这些范畴的来源,首先要注意以下四点:
1、我们寻得的范畴必须是纯粹的,而非经验的。
2、它必须是属于悟性,而不属于感性。
3、它们必须是基本的,而不是引申的或复合的。
4、范畴表必须完整,包括纯粹悟性的全部知识领域。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范畴表,必须依照一条原则。而这原则是悟性的“逻辑功能”。从悟性的消极面说:是“非感性的知识官能”,积极而言:是“判断的官能”。判断的功能称为逻辑功能。13
  在作判断之前,先将表象或直观加以统一或综合。如:“一切物体都是可分的”,这是一个判断。物体的概念综合了许多物体的表象,同时,物体这概念又统一于“可分的”这个概念之下。上述的判断指出了“物体”与“可分的”两个概念的合一关系。现在,悟性用以综合或统一表象(直观)的原始功能(或工具),即称为范畴。所以,寻找范畴的法方是检查悟性的判断。悟性具有多少种判断,就有多少个相应的范畴。若不谈判断内容,只考虑判断的形式,则可发现四类判断,而每一类又包含三种。如:量、质、关系、状态等。其表如下:
       (判断)        (范畴)
        普遍         全体性
  量     特殊         众多性
        个别         单一性
        肯定         实在性
  质     否定         否定性
        无限         限制性
        定言         实体性
  关系    假言         因果性
        选言         相互性

        或然         可能性,不可能性
  状态    断然         存在,不存在
        必然         必然性,偶性
     以上是十二范畴与十二判断形式互相呼应。14
  感性提供直观、悟性提供范畴。直观是范畴的材料。直观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一种是经验的。前者是空间及时间本身所含蕴的,称为“纯粹直观”。后者是空间及时间由外在对象所接受的,称为“经验直观”。
  直观是杂多,它们被认知前,必须先被统一(连结)起来。此统一作用或连结作用,称为“综合”。所以,“综合”是最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表象连结在一起的认识作用。
  综合作用也分两种。如果材料(直观、表象)是先天的,亦即由空间及时间所直接提供的,即是纯粹的。如果材料是后天的,亦即由感觉所提供的,即是不纯粹的,或混合的。
  康德在此显然肯定了两种先天知识,一是纯粹的,一是不纯粹的。而他只要讨论“纯粹的”先天知识。
  而这综合,首先是“想象力”的作用。这个作用乃是灵魂之盲目不可缺少的功能。对于这个作用,我们没有自觉。将想象力所形成的“综合体”置于范畴之下者,则是悟性的功能。悟性完成了这项作业之后,才能产生真正的判断或知识。所以,认识的过程包括以下三点:
    1、有纯粹直观的材料呈现出来。
    2、想象力将材料加以综合。
    3、悟性将想象力所形成的“综合体”加以统一,亦即置于范畴之下。
  现在,统一判断中之表象的功能,与统一直观中之纯粹综合体的功能,是“同一个功能”。此统一的功能即是悟性的纯粹概念或范畴。这些范畴乃是根据一项原则有系统地发展出来,这个原则即是悟性的判断功能,因此范畴的数量是绝对确定的,不能多,也不能少。借着它们悟性可以获得先天的知识。15
B、原理分析:
  悟性的范畴与感性的直观互相结合,才能形成概念,概念是判断的要素,判断是完成的知识。这有个问题,一个是,将范畴应用于直观或表象之前,要什么条件。另一个是,悟性作判断时,需要那些原理。而“图式论”是解前一个问题,“原理论”是解后一个问题。 16
一、先验图式:
  在此说明“先验图式”:悟性的范畴(纯粹概念)与感性的直观不相似;范畴是普遍的模式,而直观则是具体的、个别的、杂多的表象。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第三者”,是一个“媒介”,它一方面类似范畴,另一面又类似直观,因而作两者中的桥梁。而这个媒介就是“先验图式”(transcendental schema)。17
  图式与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图式是关于时间的先验决定。因此可知,图式与现象具有密的关系。因为一切现象皆通过了时间。在建立“图式表”时,最适当的次序即是“范畴表”的次序。因为图式与范畴是彼此相应的。现在以这项原则将图式表开列如下:
“量”的图式是“数量”。数量是一个一个单位连续相加的表象。在连续相加必须在时间内完成,所以“在时间内的连续”构成数量的图式。
“实在性”的图式是“事物在时间内连续地、一致地发生”。
“否定性”的图式是“事物在时间内的消灭”。
“实体性”的图式是“事物在时间内的存有”。
“因果性”的图式是“事物在时间内依照一定的规律连续发生”。
“相互性”的图式是“各实体性依照一普遍规律在时间内的共存”。
“可能性”的图式是“表象与时间条件之符合”。如:互相矛盾的特性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中,它们只能先后存在。就是说:它们的“先后存在”符合了时间条件,是可能的。它们的“同时存在”不符合时间条件,是不可能的。
“存在性”的图式是“事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
“必然性”的图式是“事物在一切时间内都存在”。
综合以上“图式表”可发现:
“量”范畴的图式是我们在时间内逐渐认识对象的过程。
“质”范筹的图式是时间的充实或不实充。
“关系”范畴的图式是知觉(表象)依照一定的规律在时间内的互相结合。
“状态”范畴的图式是一对象是否并如何存在于时间之内。18
以上四类图式,就其与时间的关系而言,可归纳如下:
第一类:涉及时间的系列。
第二类:涉及时间的内容。
第三类:涉及时间的顺序。
第四类:涉及时间的范围。
  然而康德作了以下结论:悟性的纯粹概除非经过图式不能认对象,而图式是属于经验界的(属于时间),那么纯粹概念的应用单单限于可能的经验,而不能涉及超经验的对象(物自身)。而严格的说:图式不是别的,乃是与十二范畴相对之感觉界(想象力)的先天模式。它们一方面有助于范畴的应用,另一方面又限制了范畴的应用,这即是图式的主要功能和意义。19
二、原理系统:
  悟性,不是从自然取得先验法则,而是给自然(科学)订立法则,无悟性,亦无自然,因为自然是显象之杂多按规则的综合统一。所谓经验的可能条件,也是经验之对象的可能条件,此即先验综合判断的客观有效性。
  于此,悟性靠的范畴与四组原理:
第一、直观定理的原理:一切直观是外延的量。
第二、知觉预期的原理:一切显象中有强度的实在。
第三、经验类推的原理:经验只经由知觉必然连结的想象才可能。
第四、经验思想的要求:与经验的形式条件符合,则可能; 与经验的质料条件符合,则真实;按经验的一般件能与真实相符合者,是必然的。 20
第三节 先验辩证论-理性批判
  感性论是批判感性,分析论是批判悟性,辩证论是批判理性;感性具有先天模式,悟性具有先天范畴,理性有先天理念;理性的理念称为“幻相”(illusions),辩证论即是“关于幻相的逻辑学”(logic of illusions)。
  幻相不同于“盖然性”,因为后者是一种知识,只是它的基础不够充分,因而不能达到确定的程度。这样的知识虽不完美,然而却不是骗人的。
  幻相也不同于“现象”,因为当现象符合了感性及悟性的法则时,它即是真的。而幻相则是常常是假的。
  幻相分经验的、先验的、与逻辑的。经验幻相是在想象力的影响之下所犯的错误。先验的幻相则引导我们将悟性的范畴应用于经验领域之外,使我们误认为扩展了纯粹悟性的知识范围。逻辑的幻相产生于无知或不小心。一旦我们注意到逻辑规则,幻相即会消失。经验的幻相与先验的幻相,有两点相同处:第一、它们都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它们都是生于我们的实际需要。而还有一点类似的是:前者发生的原因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同样,后者发生的原因也是主观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客观的性质。21
  先验幻相的主要原因,在于理性具有一些基本法则和原理,这些法则和原理是主观的,但它们看起来像是客观的,使我们认为,透过这些法则和原理,能够认识物自身。换句话说,它们使我们相信,作为解释知的那些“理想”(ideals)必然代表最后的实在。在现象界只有相对的、有条件的,而我们却认为那些理想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谓绝对的、无条件的,只不过是幻相而已。
  所以,先验辩证论只能指出幻相的存在,并警告人类不要受其欺骗,而不能使它们从此消失。我们面对的幻相是“自然的”(natural),跟人类理性是分不开的。22
辩证论分两部分:一是纯粹理性的概念,一是纯粹理性的推理。
 纯粹理性的概念:
  纯粹理性的概念是借着“推理”而得的。推理是以经验为基础。虽然如此,它所达到的结果却不是经验的综合。如这些概念具有客观效果,则它们是以正确的方式推得的。如没有客观效果,即是以不正确的方式推得的。23
  悟性的概念称为范畴,理性的概念则可称为“先验理念”(transcendental ideas)。其意义取自柏拉图,意指理想或典范,是超经验。
  正如判断形式(the form of judgments)含蕴着悟性的范畴,同样,三段式的形式(the form of syllogisms)含蕴着理性的先验理念。它们所代表的是“条件之全体”(the totality of the conditions)。而条件之全体常是无条件的,所以它们所代表的是“无条件的”(the unconditioned)。
  先验理念的数量应该与三段式的数量相对应,与定言三段式相对应的是无条件的“主体”(subject)。与设言三段式相对应的是无条件的“系列”(series)。与选言三段式相对应的是一切可能性之无条件的基础。
  以上三个理念代表悟性所应追求的三种最高统一,就此意义言,这些理念并非毫无用处。
  此外,理性的理念也许能够作为沟通关于自然之概念与实践概念的桥梁,并且在此方式下支持道德概念,使其与理性的思辨知识取得联络。就此意义言,它们是极有价值的,以上三个理念也可以从表象所含蕴的关系来寻找,表象所含蕴的关系有三:
(一) 表象与主体的关系。
(二) 表象与现象界之对象的关系。
(三) 表象与一切可思考之对象的关系。
根据以上三种关系,可以寻得三个先验理念如下:
(一) 代表思想主体之绝对无条件的统一-(灵魂)。
(二) 代表现象条件的系列之绝对统一-(世界)。
(三) 代表一切可思考之对象条件的绝对统一-(上帝)。
思想主体(灵魂)为理性心理学之研究对象。现象之全体(世界、宇宙)为理性宇宙论之研究对象。一切可思考的对象之最高条件或基础(上帝)为理性神学之研究对象。24
 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以上三个理念都是理性之必然的产物。它们既非悟性的概念,当然不能拥有经验对象,因而也不在我们的知识领域之内。但是它到底有没有相应实在对象呢?这是理性所面对的一个问题。
  如今,理性透过三段推理而结论说,先验理念具有其相应的实在对象。然而事实上,这是悟性所不能认识的。所以理性的推论必然犯了错误。它的先验理念只能称为先验的“幻相”。
  关于灵魂的辩证推理,称为“错谬推理”(paralogism),意即违犯了逻辑规则。关于世界的辩证推理,称为“冲突”(antinomy)(按:此语可译为矛盾或冲突,指理性之自相冲突。)关于上帝的辩证推理,称为“理想”(ideal)。25 现在分述如下:
A、关于灵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我思考”。“我思考”包括两种不同的对象。就其为一思想体而言,“我”是内感官之对象,称为灵魂(soul)。就其为外感官之对象而言,称为“身体”(body)。理性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关于灵魂是基本论题,分为四个如下:
(一) 魂是“自立体”(substance)。
(二) 灵魂的性质是“单纯的”(simple)。
(三) 就其存在于不同的时间而言,它是同一的,这即是说:它是“一个”,而不是许多个。
(四) 它跟空间中“可能的”对象有所关联。
其它一切心理学概念皆由以上四个命题互相结合而产生。例如:此自立体,就其为内感官之对象而言,产生“非物质体”(immateriality)之概念。就其为单纯的而言,产生“不可灭性”(incorruptibility)之概念。就其为同一的、理智的自立体而言,产生“位格”(personality)之概念。以上三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产生“精神体”之概念。就其与空间中的对象相关而言,产生与身体“相交”(commercium)之概念,并因此相交关系,使我们认为此思想体为人类生命之原理,或灵魂(anima),以及生命活动之基础。灵魂,就其为精神体而言,产生“不朽”(immortality)之概念。
跟以上四个命题相连的,有四个错谬推理。其唯一的基础即是那空洞的“自我”之表象,这个“我”的表象是如此的空洞,我们甚至不能说它是一个概念,它只是伴随一切概念的意识。借着“我”,或“他”,或“它”(某物),我们只能想到一个思想的先验主体-X。只有通过思想我们才能认识它。“我”不是一个特殊对象,而是一般表象之“形式”(form)。所以,根据“我思想”这个命题,最多我们能建立一门“经验心理学”,而无法建立一门“理性心理学”。 26
B、关于宇宙:
  纯粹理性的先验幻相是以辩证推理为基础,而辩证推理的种类是由三种不同的推理形式所提供的。根据定言三段式、设言三段式、和选言三段式三种形式,理性寻得了三个幻相如下:
(一) 一切现象之主观条件的无条件统一体-灵魂。
(二) 一切现象之客观条件的无条件统一体-世界。
(三) 一般对象的可能性之客观条件的无条件统一体-上帝
  以上心理学的幻相是单方面的,没有反论。宇宙论的幻相则是双方面的,有正论,也有反论,而且正论与反论的理由都同样充足有力。因此理性陷入了矛盾,而不能自拔。27 对于矛盾以下说明:
  我们要了解纯粹理性的矛盾,以及矛盾的原因和结果。理性在找寻理念时所使用的原理(如因果原理)。但理性不仅将这些原理应用于经验对象,而且应用于超经验的对象,其所得之结论既不能由经验证实,亦不能由经验反证,换句话说,其所得之理念都是超验的。28
第一矛盾:关于世界之有限性或无限性
正论:世界在时间中一开始,在空间中有一界限。
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中没有开始,那么,在任何一个时刻之前,其逝去的时间都是无限的,因此世界上现象的系列也是无限的。然而无限的系列不能完成起来,因为无的意思是说,永远找不到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就这一刻的现象而言,系列已经完成。所以现象的系列不是无限的,而世界的开始乃是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
反论:世界在时间中没有开始,在空间中也没有界限。无论就时间言,或空间言,它都是无限的。
证明:假定世界在时间中有一开始,那么,在世界开始以前,有一空虚的时间。在空虚的时间中,什么都不能发生。因为空虚时间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含有存在或不存在的特殊条件,或是说,事物存在的条件或不存在的条件是均等的。所以世界在时间中不能有一开始。
附论:正论与反论都假定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实在的。其实,时间与空间只是感性的先天模式。此外,以上的论证也是假定,除了现象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可悟的世界。其实,关于那样的世界,我们一无所知,无需辩论。 29
第二矛盾:关于万物的单纯性或复合性
正论:世界上一切复合的自立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的;没有一个自立体不是单纯的或由单纯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证明:假定复合的自立体不是由单纯的部分组成的,那么,若是在思想中将一切复合性除掉,亦即将复合体的构成分子拆开,则没有复合体,亦没有单纯体留下来。所以,或是在思想中不能将一切复合体除掉,或是在除掉一切复合性之后,只有单纯体留下来。在前一种情形下,复合体必非由自立体构成的,否则的话,除掉复合性之后其构成分子必能独立存在。但是个结果与上面的假定互相矛盾。所以复合的自立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组成的。
所以万物都是单纯的,没有例外。复合性只不过是万物的外在状态而已。虽然实际上我们无法将那些基本元素分开,然而理性必须认为它们是单纯的,存在于复合之体先。
反论: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是由单纯的部分组成的;世界上根本没有单纯的东西。

证明:假定一个复合体(自立体)是由单纯的部分组成的,那么,一切复合的自立体皆存在于空间之中,而一切间皆含有部分,并且空间的部分都不是单纯的。现在,复合体的每一部分都占据一个空间,而复合体的绝对元素都是单纯的。所以单纯体占据空间,这即是说,单纯体是复合的。这是矛盾。
一切自立体皆存在于空间之中,凡存在于空间中都不是单纯的。所以世界上根本没有单纯的东西。
附论:正论即莱布尼兹的主张。单纯体即莱氏所说的“单子”(monas), 亦可称为“原子”(atoms)。

反论假定万物只是“现象”,而不是物自身。现象皆有空间性,因而必然是复合的。反论所面对的一个难题是“自我”。由于自我只是内感官的对象,而不涉及空间,因此我们必须说自我是单纯的。不过,如果我们从“外面”去观察主体,则它是空间中的一个现象,因而也是复合的。30
第三矛盾:关于自由
正论:符合自然律的因并非唯一的因。为了解释自然界的现象,必须承认另外一种因,就是自由因。
证明:假定除了符合自然律的因之外,没有别的因。在此情况下,如果有一事件发生,它必然预设了一个前件,而这前件又预设了另一前件,如往上推,没有止境。所以,如果一切事件依照自然律发生,则永远没有第一个开始,因而原因的系列不能完成。但是原因的系列已经完成,因而必须有第一个确定的因。
所以符合自然律的因不能是唯一的因。所以,必须有一个“绝对自发的因”,亦即自由因。现象的系列由它这儿开始。如果没有这样的因,则现象的系列永远不能完成起来。
反论:没有自由。万物皆依照自然律而发生。
证明:假定有一个自由因,现象的系列由它这儿开始。在此情况下,不但现象的系列有一个绝对开始,并且那自由因本身也一个绝对开始,它的行为不受任何前因的决定。这样的行为相反因果律。
所以,我们必须在自然界寻找因果关系。自由的意思是没有法则。如果它有法则,像自然法则那样,则它就不是自由,而是变相的自然了。这样一个绝对自发的因完全破坏了经验的谐和性。
附论:正论只是证明自由因的存在,而并不认为我们能够对自由有所了。因为自由是超经验的。
依照反论,自立体从永久存在,因此它们变化(现象的系列)也永久存在。此无限的系列固然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如果你拒绝承认这一事实,则有更多的事件不可理解,尤其那绝对的开始,更是不可理解。31
第四矛盾:关于绝对必然之物
正论:世界上有一绝对必然之物,它或是世界的一部分,或是世界的原因。
证明:世界上有一系列的变化。每一变化在时间上预设了一个条件。但是,凡有条件的都预设了条件的全部系列,其顶端是无条件的,亦即绝对必然的。
此绝对必然之物属于有形的世界。因为现象之系列是在时间中开始,因此它的条件,亦即必然的因,亦必须存在于时间之中,亦属于有形的世界。它或是变化系列之全体,或是其中一部分。
反论:世界上没有绝对必然之物,世界之外也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因。
证明:如果我们假定世界本身是必然的,或者有必然之物存在其中,则有下面两个可能性:(一)在变化的系列中有一绝对必然的开始,因而它本身没因。(二)此系列本身没有开始,并且,虽然其中每一部分都是偶然的和有条件的,但是就其全体而言它是绝对必然的和无条件的。前一个可能性相反一切现象皆在时间中被决定的力学规则,后一个可能性自相矛盾。因为,甘果系列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必然的,则其全体不可能是必然的。如果我们假定,世界之绝对必然的因存在于世界之外,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它开始行动时,它的行动必然是在时间之中,因而它本身也在时间之中,这即是说,它是世界的一部分-相反假定。所以无论在世界之内,或在世界之外,都没有绝对必然之物。
附论:正论所要证明的实即世界的第一因。其论证实为“宇宙论证”。所不同同的是,这将第一因限制在宇宙之内,以表示它跟宇宙论证有所不同。
以上四个矛盾中,正论代表“独断主义”,反论代表“经验主义”。正论为人类的道德与宗教提供基础,满足人在“实践”方面的需要;在“思辨”方面,它在条件的系列中寻得了无条件之物,为人类理性找到了落脚之地,使理性获得了满足。反论的优点在于保障了自然的法则与经验的统一,使得悟性常常守住自己的地盘,因而它的知识常是确定的。所以在“思辨”方面,反论占了上风。同时它认为,悟性应该满足于自己的命运,而不可妄自尊大,追求超验的理念-它们的对象是只可“思想”,而不可“认知”的。32
C 、关于天主:
  如果离开感性条件,则悟性的纯粹概念不能拥有对象。唯有将它们应用于现象而取得“具体的”材料时,它们才有对象。
理念(ideas)和理想(ideal)比范畴更为空洞,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相应的现象,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对象,亦即不可能“具体化”。它们注定是空洞的。
理想与理念有一点不同,就是理想非但不能“具体化”,而且它本身代表一个“个体”,这即是说,它已经被决定了,不再需要材料的决定,显然地,这样的理想是超越的,因而只能是一个幻相。
理想是透过选言三段式而得的。选言三段式的选支代表某一问题之可能性的全体。理性将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世界上一切可能性之全体。理想即是一切可能性之基础。
此理想被视为“最实在之物”(ens realissimum),因为它是一切实在之基础;亦称为“原始之物”(ens originarium),因为它是万物之典型;称为“至上之物”(ens summum),因为在它之上没有更高之物;称为“万物之根”(ens entium),因为它是万物的根源。这样的概念所代表的是“最完美之物”,所以就是上帝。 33
五、结 论

  从以上内容可想而知,要了解康德的知识论中,所谈纯粹理性批判,我简单的说明:
一、感性:由与料至直观,分时间、空间,而成现象结论是具体个别。
二、悟性:思想分为范畴、原理。因着现象变为图式、图像,至范畴(十二范畴)而是普遍。原理是先验统与(我),结论是认知、概念。
三、理性: 推论是观念成系统化知识(系统统一)。观念分思想体、物体、一切可思。思想体-灵魂。物体-宇宙。一切可思-上帝。
在于康德的知识论,能成为后人追求研究,是因他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加以吸收及批判。使他能写下这些巨作,促使人们从新对康德著作有些影响。
1. 孙振青,《康德的批判哲学》。页2。
2. 同上,页4。
3. 同上,页7
4. 同上,页43。
5. 同上,页44。
6. 同上,页45。
7. 同上,页47。
8. 同上,页54。
9. 同上,页55。
10. 同上,页57。
11. 同上,页68 。
12. 同上,页70 。
13. 同上,页71。
14. 同上,页72。
15. 同上,页77。
16. 同上,页105。
17. 同上,页106。
18. 同上,页107。
19. 同上,页108。
20. 张雪珠,《西洋哲学史》。页216-217。
21. 孙振青,《康德的批判哲学》。页140。
22. 同上,页140。
23. 同上,页143。
24. 同上,页144。
25. 同上,页145。
26. 同上,页146。
27. 同上,页154。
28. 同上,页157。
29. 同上,页158。
30. 同上,页160。
31. 同上,页163。
32. 同上,页165。
33. 同上,页172。
参考书目
1.孙振青着,《康德的批判哲学》,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国七十六年十月三版。
2.布鲁格编著.项退结编译,《西洋哲学辞典》,华香园出版社出 版, 台北,民国八十一年八月增订第二版。
3.南庶熙着,《康德哲学大纲》,正文书局出版,台北,民国六十 年一月一日出版。
4.张振东着,《西洋哲学导论》,先知出版社出版,台北,民国六 十三年十二月初版。
5.孙振青着,《知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台北,民国七 十一年七月初版。
6.柴熙着,《知识论》,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台北,民国七十二 年八月五版。
7.钱志纯着,《理则学》,辅仁大学出版社出版,台北,民国七十 二年二月初版。
8.罗光着,《士林哲学─理论篇》,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台北,民 国七十九年三月三版二刷。
9.张振东着,《士林哲学的基本概念(一)》,台湾学生书局出版, 台北,民国七十九年八月初版。
10.王臣瑞着,《知识论》,台湾学生书局出版,台北,民国九十年 九月初版。
11.关永中着,《知识论(二)》,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台北, 民国八十九年九月初版一刷。
12.张雪珠着,《西洋哲学史─近代与现代》(讲义)。

上一篇:哈伯马斯沟通行动理论之研究与应用下一篇:齐克果的生死观--看人的“存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