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众传播的两项原则- 一.大众传播 近来大家对大众传播越来越重视,东也开会,西也开会,这是一个好玩象。至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我们能把握几项原则,在牧灵工作上必能有所进展。 一个传教士经常在电台广播,不时在电视露面,报上更是常见大名,开道理班时又是幻灯又是电影,堂里的教友隔周就收到他发的印刷品……事实上他不一定收到了大众传播的目的。 本文只提出许多原则中的两活点:对照法与同一化。先就数据传递的原则,分析视听教育。再以新约中的章节予以比较,因为,大众传播的原则并非我们这一代的新发明,我们只发明了一些器材,而这些器材能扩大原先的效果。就像一个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演讲,没有扩音器的话,效果只能达到五十个人;有了扩音器,可以达到几千人,透过收音机或电视可以达到几百万人。可是假使这篇演讲冗长乏味,虽有主旨,却缺少内容,或内容与主旨不协调,结果是什幺也达不到。准此,不在电台工作的传教士也能藉大众传播的原则,改进自己的牧灵方法。 二.视听教育 1. 眼的作用 A. 白纸黑字 一张雪白的纸上写出墨黑的字,黑白分明,我们的眼睛很容易便能分辨出所写的是什幺(在此并不包括懂不懂所写的,这巳经是脑的作用了)。同理在一面黑墙上,用白灰或白漆刷的图样也必然十分醒目。经验告诉我们,白纸上写白色的字或黑纸上写黑的字,我们的眼就会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在白纸上写出灰色的字没有黑色的字清楚;在黑纸上的灰字也没有白色字清楚。这些是每个人都能认出的事实。 B. 幻灯片 提到幻灯片,大家就会想起,把窗帘拉拢,房间里越暗越好。在台湾没有冷气的房间,在白天放幻灯片等于蒸馒头。近来在幻灯片的制作上,在摄影的技术上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一方面在黑白幻灯片的装作上改成黑底白字,图表也好,交字也好,能在不很黑暗的情况下也看得很清楚。根据经验,黑底白字又改成了蓝底白字,使眼睛看起来更舒服些。至于彩色幻灯片的制作,只有在摄影技术及底片的性能上求改进,原则很简单,画面上只要有很明亮的彩色及很暗的彩色(深色),而不要介于中间不明不暗的彩色,则效果也能很好。 C. 广告 最好的例子是电视广告了。黑白的也好,彩色的也好,制作人呕尽心血,希望广告要醒目。读者不妨自己花些时间去做个比较。 D. 视觉 我们每一只眼睛的网膜上有一亿二千万网膜杆(区分明暗)及六百万视网膜锥(分辨彩色),它们与四十万根神经纤维相联,这些纤维则束成一条视经通往脑部。只要我们睁开眼睛,就不断有电流通往脑中枢,由每条神经纤维电流强度的不同,在脑中使能分辨出眼睛所看到的景像。与本文有关的只是:神经纤维彼此之间在收到景像之后有抑制作用。比方,有一束神经纤维,我们称之为甲(其它的神经纤维束分别称之为乙,丙,丁…),甲所相连的视神经杆看到一个黑纸上的白点,甲所输送到脑中枢的电流与在甲周置围只看到黑纸的乙,丙,丁…等的电流,其强弱有极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越大,脑中所构成的影象也越清楚。至于纤维束间的抑制作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比方来说明:一排士兵蹲在地上,军官发号令:“起立”,他先声明了:“最慢站直的人要出公差。”本来这排士兵由蹲而站的速度都差不多,可是某兵生怕轮到公差,灵机一动,使出一个损人利己的招数,当号令一发出时,他双手分别按在邻兵的肩上,用力向下一撑,自然比别人先站直,而可怜的邻兵则比别人慢了一着,不得不去出工差。这个灵感便是我们收到与周围景像不同的冲击,没有收到这项冲击的邻侧纤维束则受到了抑制的作用,军官一方面看到两位邻兵比别人慢,也该看到某兵比别人快,由于某兵的快,更显出两位邻兵的慢。这项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为什幺黑纸上的白字清楚,蓝(深蓝)底白字的幻灯片放映时不需要暗室,广告商在画面上花了许多心血。 2. 耳的作用 A. 在台北火车站聊天 嗓门不大的人要想和一位好朋友在台北车站的候车室里聊天是很辛苦的。火车的汽笛声、播音器的指示,小贩的叫卖,候车旅客的谈话,小孩的哭叫……构成一首没有系统的交响乐。我们的耳由于接受的声音过多,干扰过分强列,往往不能分出我们所要听的声音。 B. 抑扬顿挫 如果我们和某人在一间很安静的房里谈话,而这位老兄可能情绪不好,有点应付的趋向,虽然有问有答,但是每个吐出来的字都是一样的声调,没有强弱之分,这种谈话也是很辛苦的,常常会听而不懂。 世界各国语言都讲究字音的高低强弱,有轻重之分。句子也按其结构有特别的语调(比方问句的尾音提高)。古来说书的人便是深得其间的要领。同样一篇讲词或一份资料,某甲念来一听就懂,某乙念得就不如某甲。 C. 立体音响 辨别方位最敏感的器官是眼睛。近来为了改进音响效果,立体音响的设备逐渐普遍,听一张立体音响的唱片,有坐在音乐演奏会的感觉。耳朵对方位的辨别本来没有眼睛敏锐,但是透过立体音响,可以帮助耳朵辨不同的音色。在音乐演奏会里,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位置,借着立体音响听唱片(或广播、或录音带)令人有身历其境的感受。 D. 听觉 音波的传递:由发音─外耳─中耳 ─内耳─听神经─脑,这个过程甚为复杂,牵涉到机械的作用,电流的作用,神经细胞的作用,在生理学上还没有一致的解释。我们可以把握的一点是;对比的原则(与视觉类似)。 3.排斥作用 A. 猫与老鼠 一只猫懒洋洋地躺在一角晒太阳,周围发生的一切与它似乎毫无关系。走过的行人或别的猫,它好像都没看见,周围十分嘈杂,它也毫不理会。突然间,它由躺的姿态换成半蹲的姿势,有随时一跃而起的架势,同时它的耳朵也转来转去,像雷达探测器的天线,因为它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也许是所有听到声音中最小的了,可是它知道,只有老鼠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所以立刻进入了捕鼠的警备状况。 一点小小的,由老鼠发出的声音对猫有特别的效果,发生成串的连带作用,排斥了其它的一切感官,猫的注意力全面集中在这上面了。 B.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这句成语的来源大家都很清楚。楚歌所带来的是项羽部下士气的瓦解,由于听到楚歌,就联想到……。猫与老鼠的关系是由本性(本能)而来。在“四面楚歌”的侧子里则是:由“听到”引出“想到”,这过步骤正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一个思想的重要因素。楚歌本身的调子及歌词好不好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楚歌所引起的思潮。唱得齐不齐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唱! C. 旧地重游,触景生情 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有一次偶然路过自己长大的村庄,看到当时就学的校舍,天天上学所走的小道,那个熟悉的转角…,村里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是这位老人一看到自己长大的村庄,他的思潮便倒退了六十年,往事一幕一幕在脑中重演。“看到”与“想到”,“老人”与“童年”的引线人是“村庄”。没看到就不容易想到,至少不那幺生动。若没有在这村庄度过的童年,也不会看了这过村庄而引起一连串的回忆。 D. 机会教育 前面的几个例子对视听的原则画出一个简单的轮廓。眼与耳是我们接受外界数据最重要的感官,若外界的数据对我们的感官有足够的冲击力(比方:藉了明显的对比、对照),我们的大脑便能清楚地收到这份数据,若这份数据同时具有与其它数据发生关系的特性,那幺这份数据在我们的脑中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不论是数据的储存、整理、综合、比较及再应用都能有更大的效率。 为了达到这项目的,站在教育的立场,许多人推荐“机会教育”。尤其在生活教育方面,机会教育更是提出了极大的成果。被动的“机会教育”要等有了机会才能施展机会教育,主动的“机会教育”却努力去制造机会,这项“主动性”也是今日视听教育的特色。在没有情况的时候制造情况,在有情况的时候不错过良机。 机会教育的所以有效在于“切身”,不只限于身历其境,进一步要达到“切身有关”。以下是个极简单的例子:美国有个商人是职业性的竞选专家,他专门为两党在竞选时做宣传徽章。有一次他说:“干我们这行的,与屠夫在这一起时,就谈肉。和面包师傅在一起时,就谈面包;两人同在一起时,就要谈“三明治”了。”这位商人很懂得如何制造“机会”,他的主旨不是谈“肉”、谈“面包”、谈“三明治”,三者只是制造机会的媒介,因为,与屠夫切身有关的是肉,与面包师傅切身有关的则是面包,而三明治可以一箭双雕。 三.新约中的对照法与同一化 1. 对照法 A. 教训 a.你们听见对古人说过……我却对你们说……(玛五21~47) 你们听见对古人说过:“不可杀人”;…… 我却对你们说:谁向弟兄动怒,…… 你们听见说过:“不可奸淫”;…… 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而贪恋她的,…… 又说过:“谁若休妻…… 我却对你们说:除了姘居外,…… 你们又听见对古人说过:“你不可发虚誓”,…… 我却对你们说:绝对不可发誓…… 你们听见说过:“以眼还眼,…… 我却对你们说: 不要抵抗恶人…… 你们听见说过:“你应……恨你的仇人。” 我却对你们说:当爱你们的仇人…… 在以上的对照句里,“我”这个字的特别意义是耶稣以天主子的身份发言(祂训诲他们,是像一位有权威的人(谷一22)。 按上下脉络来看,21到48节是补充17节的:“我不是来废弃,而是来完成。”如今姑且撇开这些不谈,只看这些对照句的结构。 如果把21到48节中“你们听见对古人说过……”去掉的话,耶稣的教训仍是完整无缺。但是加上对照的句子,把犹太人当时的伦理思想(旧约的精神)做为背景,这过背景具了内容上的对照性,也暗含了时间上的划分:古与今,犹太人听起来就更刺耳了,这过对照法引起听众极大的注意力,当然是在预料之中。而新约与旧约不同的精神也表明得一清二楚了。 b.伪君子、外邦人─真基督徒 (玛六1-8) 当你施舍时…… 就如那些伪君子…… 当你祈祷时…… 不要像伪君子…… 当你……不要唠叨不休…… 像外邦人…… 这几句对照法使我们联想到论语中频频出现的:“君子……小人……”(比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反两面在这种结构之下完全能衬托出来。许多人的伪君子行为往往只是下意识的,透过这种对比,立刻能恍然大悟,对“表”与“里的”区分能深刻的体会。 在学校里我们常能见到两种典型的老师:一种是从早到晚对学生说: “你该……”,另一种是说:“你不准……”,学生听多了就皮了,只认为老师唠叨。若能把正反两面做适当组合,当能事半功倍。 B. 事迹 a.治愈瘫子(谷二5-13) ……有人带着一个瘫子到祂那里来……耶稣见到他们的信德,就对瘫子说:“孩儿,你的罪赦了。”……有几个经师……心里想道:“…他说了亵渎的话。…”耶稣…….就对他们说:“……是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容易呢?还是说:“你起来,拿起你的床来行走”容易呢?……”祂就对瘫子说:“……起来,拿起你的床来,回家去吧!”…… 这过治愈瘫子的奇迹把治病引到赦罪,两者是相呼应的对比,治病的能力引出赦罪的权柄,以两者的对照引出“人子”的“权柄”,由经师的不信托出四个把瘫子抬来的人的信德。 b.寡妇的献仪 (谷十二41-44) 耶稣……观看众人怎样捐献银钱……。有些有钱的人投下很多钱。有一个贫穷的寡妇……投了两个小钱……祂……对他们说:“……这寡妇捐献的,比众人投入库的多得多”。…… 第一个对照是:有钱人──穷寡妇、很多钱──两个小钱。第二个对照是:穷寡妇捐得多──众人(特别是有钱人)捐得少。第一个对照与第二个对照相映之下,又构成第三个更强烈的对照:天主眼里的多少与人眼里的多少不同。 2. 同一化 A.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路十25~37) 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来……有一个司祭偶然从那条路经过……又有一个肋未人走到那里……有一个撒玛黎雅人行路来到身边……谁是那遭遇强盗的近人呢?……你也去照样做吧! 听众一开始会把自己当做这个从这个从耶路撒冷下来的人,这条路的荒凉是众所周知的,设身处地一想,这种情形非常可能,下意识就会联想到:那怎幺办呢?这是第一步的同一化。 电视也好,电影也好,侦探片多半很受欢迎,因为侦探片非常容易引起观众的同一化,观众不由自主地与片中某一个角色同一化了,否则看的时候不会那幺紧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观众与受害人(直接受害人或间接受害人)同一化了。儿童观众中则有百分之九十九与警探同一化了。另有极少数的人与其它人物同一化,比方有人与导演同一化了(要是我来导演,就不这样处理。)有人与演员──就演技而言同一化了(要是我来演,就演不那幺逼真。)有人与恶徒同一化了──也许。他自己是干这一行的,或与警察之间有干戈(我才不那幺笨,让警探一下子就抓到了。) 第二步的同一化是与司祭及肋末人,这时一连串的借口──不能停下来的理由纷纷出现──要是我啊!也没胆子停下来。 第三步的同一化是与撒玛黎雅人,可是事实上,这位经师(其它犹太人亦然)的同一化又回到受难人身上,因为撒玛黎雅人是世仇。比喻中撒玛黎雅人的善行并不那幺容易改变犹太人的同一化,耶稣也理会这点,为了使这个对照法能圆满结束,所以说:“你也去照样做吧!”听众回家后细想之下必能了解整个的比喻。 B. 鱼网的譬喻 (玛十三47~50) ……鱼网撒在海里……满了,人就把它拉到岸上来;坐下拣好的放在器皿里,把坏的丢在外边。世界末日……把恶人从义人中分出来…… 耶稣的听众中有不少是渔夫,所以一提到打鱼-他们的本行,同一化的程序就容易多了。第一步是听众与打鱼的人同一化了,当然!把好的与坏的要分开,这是我们的例行公事。 第二步是听众与鱼同一化,由好鱼与坏鱼引伸到义人与恶人。我们都是人,在世界末日不是义人便是恶人,天使要来执行他们的例行公事! 像这样的比喻自然极容易吸收。耶稣问:“这一切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都明白了。”(玛十三) 四.灵牧工作 上面的一大串例子相信都不难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好,在新约中也好,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例子。把原则归纳出来也不难,要把这两条原则贯澈到我们的工作上去则不是一两天的事,要持之以恒,要花一番心血! A. 讲道 对照法及同一化的应用,在主日道理或要理班中最容易直接练习,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少,自我检讨的途径很明显(参看神学论集第17号。三七九~三八四页)。 B. 教友证道 在小圈子里教友证道尤其具备极大的同一化能力。比方在圣母军中若是妇女占多数,一位家庭主妇做个小小的证道(个人的体验),多半能引起许多的共呜。在工青会中职工青年之一做个证道也能有同样的效果。对于旁听的传教士而言更是大好机会,去熟悉各行各业的术语,以便日后充实自己的语库。 C. 善会 如今我们强调“自传”,如何把“以前不通行”,但“今后要努力”的对照使教友体会出来,的确是当前的一大急务。如何使教友体验到传教是为教会── 天主的国,不是为“教会”──圣统(神职人员)。的强弱程度,也是各善会在工作上积极的程度。在此谨奉劝各位传教士慢慢地去把“教会”当做“圣统”代用词的习惯!那幺教友的自我意── “教会兴衰、人人有责”才能建立起来! D. 结论 堂区也好,教区也好,免不了常要做些有系统的计划,这些计划必有很好的用意,很好的出发点,若能也考虑到视听的教育的原则,那幺许多心血就不会白费了,许多经费也不会白用了。 我们都愿意努力使我们的“宣扬福音”成为酵母,而不成为死面。 祂说:“我要用什幺来比拟天主的国呢? 它犹如酵母, 妇女拿了, 和在三升面粉里, 直到全部面团都发酵起来。”(路十三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