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中国哲学史概略:
先秦哲学: | 九流十家中以儒、道、墨、法为主流,道家不谈政治,主清静无为。渐渐墨、儒两家为显学。周朝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大起交流。 |
秦: | 秦建国十五年,有其成就:1. 统一文字 2. 车同轨 3. 筑长城。 但也有弊处:焚书坑儒、奴民建长城、没有哲学思想等。 |
汉: | 当时的人凭记忆背诵被焚的经书而成为今文经,此时亦发掘出古文经,此时注重考据,因为混杂有神仙乱怪、阴阳五行,董仲舒力排众家,独尊儒家,而佛教亦于此时传入。 |
魏晋南北朝: | 崇尚清谈,重老子、庄子、周易之书,佛教传入渐盛,以儒道格义,引儒道入佛,但一直儒家备受尊崇,而道家亦盛行。 |
唐宋: | 复古,复兴儒学,但当时用佛道互相批评。 |
宋明理学: | 回归儒家,称新儒家思想,但与现代的新儒家有别。文起八代之衰,令人反省,思想要落实,修练德行。重点是“尊德性,道问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与中庸之学问工夫、大学之明明德同,由尊德性引伸为道学,由道学演变为心学,史学家称为理学。 |
何谓理学:道与理是相应的,理学是新思潮的开始,新时代精神的表现,内容是“成德尽伦”,即“尊德性,道问学”。成德:以仁统摄诸德,在五伦关系自己修德,即内圣外王之功,庄子在天下篇讲过“内圣外王”,但方法不同,也是教化的工夫,儒家即立己立人、成己成人、达己达人,研究心性、理学、社会等。
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内容包括宋明理学清晰的架构、体系与方法,共十四卷:
1. 道体:一如西方本体论,基础→ 2. 为学大要 3. 格物穷理:宋明理学特有创造方法 4. 存养:来自孟子 5. 改过迁善、克己复礼 6. 齐家之道 7.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8. 治国平天下之道 | →大体即形上学的基础
伦理方法 (儒家四书) | 9. 制度 10.君子处事之方 11.教学之道 12.改过及人心疵病 13.异端之害 14.圣贤气象 |
引伸为做的方法 |
朱熹:以处世做人的方法走向圣人之道,张立文把它总结五大点,作为宋明理学的性质与内容:
1. 以“道体”和“性”为核心(形上基础)
- “道体”:道是不可把握的;是现象之后面的根本与思想来源
- 朱熹问“所以然”(本体)与“所当然”(现象)。
- 道体分为两个流派,但两派之道都是自然之道:
2. 以“穷理”为精髓
- 了解事物所以然,明白自己的所以然,便能:“尽性知命”、“安身立命”。
- 朱熹则“寻个是处”(找寻适当、正确之处,即本来面目,最基本的理)
- 达到“万物与我为一,自然其乐无涯”(结合儒道佛的思想),有儒家工夫,也有道家、佛教的超越性。
3. 以“主静”“居敬”的存养为工夫
- 主静=反省。儒家也要反省,但道家讲得更多,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等。
- 存天理(事物所以然的本性)去人欲
- 存养落实在伦理道德中,与人交往的关系中;在教育方面要求道德修养,重视尧予舜的心传要诀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道心=天心、无私心、天理)
4. 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
- 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责,因着修身而视为己任。
-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把这些都视为己任。“天地之塞(界限),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无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家都出于天地)。”所以用礼乐治人(和人心,使人共融。)
- 程颐:“明于事物,察乎人伦,知尽性至命,本乎孝悌,穷神之法,精于礼乐。”以明辨是非去异端为判准。
- 易经:“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间。”天地人三才,人立在天地之间,人应是王者,即为圣王。
- 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者圣人也,即要修身、存心养性知天。
1. 以“为圣”为目的
- 五点相连,由修养工夫到齐家。宋明理学尊重为圣人目的,特别的意义是:辟佛老,辨异端,因为儒家思想渐衰微,要以为圣为目的。
- 程颐:“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
- 十四卷圣贤气象。
宋明理学发展的阶段 参阅《宋元学案》与《明儒学案》
重要人物:
1. 周敦颐:即周濂溪,理学开山始祖,着爱莲说。
2.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 二程子:程颐(明道)和程灏(伊川)。程伊川→理一气(分)殊。(佛:月印万川)
4. 朱熹:“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晴。”此句可反映朱子的哲学。
5. 邵雍:好易经、易数。
6. 陆象山:与朱熹同期,在鹅湖朱陆三次辩论。朱:性即理;陆:心即理。
7. 王阳明:是陆象山之徒,与禅有密切关系。“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归心、寻主)
理学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学者时代,看到思想的发展。
发展阶段 重点 | 开创阶段: | 奠基阶段: | 集大成阶段: | 分流(化)阶段: | 总结阶段: |
时期 | 北宋庆历年间 | 熙宁前后 | 南宋时期 | 明中叶后 | 明清之际 |
背景 | .大思想的鼓舞期 .王帝崇佛 .道德败坏 .文人复兴儒家思想 .文以载道 | .宋国衰弱 .有识之士,纷纷出来改革、献策略 .分主流与非主流。 | .更多正统派集合北宋理学 | .朱陆辩论 .宗朱取陆 .宗陆取朱 .和会朱陆 .王守仁集心学大成,将理学分化,把朱熹理学解体。 | .社会陷于天崩地解之时 .不欲满清人统治,农民起义兴风波 .有志之士只能沉思反省,起而总结,批判。
|
代表人物 | 周敦颐 (开山始祖) | 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子 | 东南三贤:指朱熹,吕祖谦及张栻。 陆九渊 | 朱熹弟子: 许衡、吴澄 陆九渊弟子: 史蒙卿、郑玉 心学大成:王守仁 | 黄宗义 顾炎武 王夫之 戴震等 |
评论 | .力排佛道 .提出儒家思想以道德为核心。 .但也吸取佛家道家思想 .用易传作为思想的转变,也用子思传下来的中庸,渗杂佛道,创造新潮流。
| 正统基于下列问题上: 1. 在“道体” 2. 自然、社会与人性内 3. 哲学→伦理化 4. 在辟佛老 | .朱熹集二程子之大成,力主性即理→理学; .陆九渊则力排程伊川之说,主张心即理→理学。 .朱熹为当时被视为集大成者基于: 1. 道体 2. 体系 3. 理气之分 | .黄夫之评:王阳明学说末流开始瓦解了。“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其究也为刑戮之民,为阉贼之党,皆争附焉,而以充其无善无恶,圆融事理之狂妄流害,以相激而相成。”参阅《宋明学案》 .顾炎武评:理学不够实学,提出经世致用的实学;排斥理气之说。 | .其中朱舜水:“明朝中叶,以时之取试,此物既为尘饭土羹,而讲道学者,又迂腐,不近人情…讲正心诚意,大资非笑,于是分门标榜,遂成水火,而国家被其祸。” .顾炎武:明亡是因,明心见性之祸害所致;清谈是因,不能面对社会问题。
|
1. 开创阶段:
- 北宋是大思想的鼓舞期,王帝大力崇佛,当时文人复兴儒家思想,故有文以载道,文起八代之衰之说。
- 北宋庆历年间《宋元学案》朱子篇,朱子自己论及周敦颐是开山始祖。周敦颐,力排佛道,因为道教主阴阳五行;而当时亦道德败坏,故提出儒家思想以道德为核心。
.虽排斥佛道的行为,但也吸取佛家道家思想(本体论,天道观),吸收道的宇宙生成模式,以儒家为骨干,采用佛道。
.用易传作为思想的转变,也用子思传下来的中庸,渗杂佛道,创造新潮流。用“旡极”、“道”、“太极”、“阴阳”、“五行”、“动静”、“善恶”、“无欲”、“死生”、“中和”等这些名词解说性与天道,有系统地(二元)讲出宇宙论、本体论,有清晰体系,即用易经太极、老子的思想,今日也接受的,如五行,是其本体元素:金木水火土,而希腊则用风火水土;而阴阳不是具体的。由太极(形上基础)肇始,天地运行,生生不息,配合仁义礼智,落实在儒家思想,生活层面。但孔子谓:“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而周敦颐要当时人反省,是为理学开始。
2. 奠基阶段:
- 熙宁前后,宋国衰弱,有识之士,纷纷出来改革、献策略(思考方法),分主流与非主流。
主流(朱熹 - 正统派,成为奠基主流中心):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子。
非主流(朱熹 - 异端派):新学王安石;蜀学→二苏(轼、洵)
- 正统之能成为正统,基于下列问题上:
1) 在“道体”的问题上
.张载:太虚生长万物,道作为最高道体,而非小流,则多在政治上,不远“道体”问题。
.程子:很清晰,以理为基础,形上、形下的基础,取太极。
2) 自然、社会与人性内在问题发掘,有其本体与认识论及人性论,成为整个思想系统。
3) 哲学→伦理化(伦理→哲学化),天道落实人道→天人合一、理气相应、心理合一,本体论与具体现实配合为一。程子:“唯仁者能与万物同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在修身方面:事亲→事天。朱熹:“仁,统摄诸德者。”,而仁(果仁)有生命之意→新生。
4) 在辟佛老问题上,在伦理道德上扬弃佛老思想,但在表达上却应用佛者思想,相当矛盾。虽为理学奠基,同时局限理学范围。
3. 集大成阶段:
- 南宋时期为理学集大成阶段,更多正统派集合北宋理学,特别是:
.朱熹集二程子之大成,力主性即理→理学;
.陆九渊则力排程伊川之说,主张心即理→理学。
.东南三贤:指朱熹,吕祖谦及张栻。
.陈亮:永康之学。“干道间,东莱吕伯恭,新安朱元晦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世学者宗师。”
.叶适:永嘉之学。与陈亮二人非主流派,继承王安石之改革更新,物质上具大改变,走唯物思想。
- 朱熹:为当时被视为集大成者,为什么?
1) 从道体方面:
对本体、自然现象问题,他提出“所以然”“所当然”的问题,本根与现象的配合,理气的互通。理是一,而气是多,如何配含?将气融汇在理中,成为核心范畴,理气成为他思想的巨点。
.太极:阴阳二气生
.理气→体(形上),道器→用(形下)。“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只是理,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2) 从其体系的“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来看:
揉合道体作为伦理道德,作为核心。结合自然、社会、人生(人性),整合为一思想架构作一体系,化解矛盾的地方。构成中立性体系。
æ未成形
理 → 气 → 物 → 理
3) “常”的本体世界(理),“变”的现象世界(气)的区分:
理是自然,社会人生是所以然,另外配合所当然分天命之性,德性之性…相对之名词。
自然→ 天
社会→ 地 揉合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互相揉合为和谐、则互容。
人生→ 人
4. 分流(化)阶段:
- 明中叶后为理学的解体阶段。
- 元朝张衡建议科举,仍以朱学为官学(设科取试,非朱子不学)。
- 朱熹弟子有崇朱之许衡、吴澄:宗朱取陆
- 史蒙卿、郑玉:宗陆取朱(与朱子弟子互相交融)
- 和会朱陆
.郑玉曾评朱陆异同:
.明黄宗义,吴与弼,陈献辛(广东陈白沙),黄宗仁辈出,以王守仁集心学大成,将理学分化,把朱熹理学解体。
1) 从“本体(道)”上来看,陆黄都提倡理器合一,反对朱熹将理气(太极阴阳)分为形上形下,此说避免朱熹所讲的超越性,一切在心中;如何了解外在事物,朱熹用了先验方法,所以然本有的,若由先验落回现实会有矛盾现象。而王阳明避免这种先验本体与现象界的矛盾。但王阳明又忽视了二者的区别,格物上具体与抽象不分;又出现互相批判。罗钦顺,王延相,黄宗义,王夫之(唯物)亦批判他们的思想。
2) 从“理”与心的关系来看:
.二程子心理分讲不多,朱熹讲心也不多。
.朱熹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和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统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朱子认为心之理,是道德之理,仁=生。结合仁义礼智之心,仁统合诸德者,万物与人之皆有理存在。
.王阳明:心具万理(理已拟人化在心中表达出来,不是一理)。
心即理,心一而已,以其主体恻怛而言谓之仁。
求理于吾心→知行合一→致良知。(陆:注意大本,尊德性,易简)
.陈确:一直到宋明心与天理的关系,而陈确却转为人欲中见。“人心本无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天理(恰到好处)便是人欲,将理化解在心中,理不重要,心才重要,理学被心学化解。
欲 可欲:善性(孟子),而陈确却说人欲恰到好处,有此多理说,故理学瓦解。
不可欲
3) 王阳明:
- “人人皆可为尧舜!”此语出自孟子,王阳明引申此言谓满街都是圣人,强调学为圣,人胸中各有一圣人,人人都有,为他便是良知,众人与圣人,生而有良知,生而知,学而知,圣人成为普通化,不再是三王圣贤,人人可为,与理学趋势渐远。他知何谓心即理,人人学为圣,但后人未必知;他受佛教影响,以明心见性代替修己治人的方法。
- 黄夫之评:王阳明学说末流开始瓦解了。“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其究也为刑戮之民,为阉贼之党,皆争附焉,而以充其无善无恶,圆融事理之狂妄流害,以相激而相成。”参阅《宋明学案》
- 顾炎武评:理学不够实学,提出经世致用的实学;排斥理气之说。
- 王夫之明末清初时期,重气→物→唯物论。
- 明末清初,理学瓦解便分化,到清已拑制思想,推崇八股。
5. 总结阶段:
明清之际为理学的总结阶段
- 社会正陷于天崩地解之时,明朝汉人不欲满清人统治,农民起义大兴风波,有志之士陷于此境,只能沉思反省,黄宗义,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等起而总结,即有批判。
- 其中朱舜水:“明朝中叶,以时之取试,此物既为尘饭土羹,而讲道学者,又迂腐,不近人情…讲正心诚意,大资非笑,于是分门标榜,遂成水火,而国家被其祸。”
- 顾炎武:明亡是因,明心见性之祸害所致;清谈是因,不能面对社会问题。
宋明理学的基本特点:
- (张立文浓缩反省,理学的特色:思辩,提升,宇宙科学,恢复道统儒家,其道统有别于先秦的道统,但受其所排斥的影响,即受佛老影响。儒家形上基础:以德配天;理学形上基础:形而上者谓之道。)
- 反省儒家,孟子强调心思之官,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思域性的探索:善性、善心、四善心、其中是非之心判准能力,要求反省,这是儒家的重点之一,反省即思辩、反思。
- 宋明理学追寻儒家根源,但配合当时时代,以找资料。
宋明理学:朱陆二者都取孟子之存天理,去人欲,作为修心养性的修养工夫。光明面与天理相应,黑暗面则为人欲。
存天理 |
| 去人欲 |
↓ 天道 ↓ ↓ ↓ 政 教 宗 治 育 教 |
+ | ↓ 性+易+中庸 ↓ ↓ 历 道伦 史 德理 |
朱熹与王阳明虽同取孟子之性善,但各有不同:
朱熹 | 王阳明(无直接讲) |
性善(孟子)→心 | 性善(孟子)→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对宋明理学影响的古书:
-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道→教)
- 孝经:在生命中“至德要道”,取道为文以载道,对立道家的道(自然之道)。
- 易经:分变易、简易、不易三部。“大哉!干焉!万物之始,绝天道元相远。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养大和,乃利贞”
宋明理学的范畴,来自易经、四书之类,常用名词:
道、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诚德、仁义礼智信;主静、鬼神、死生、礼乐;无思、无为、无欲、几、中、和、公、明、顺化。
陈淳:北溪性理字义列出25条目,卷上有13条目,卷下有12条目。
卷上:命、性、心、情、才、志、意。
仁义礼智信、忠信、忠恕、诚敬、恭敬。(来自孟子、中庸)
卷下:道理、德、太极、皇极、中和、中庸
礼乐、经权、义利、鬼神、佛老
引伸相对的:道 理 太极 诚 性 德 心 ↓ ↓ ↓ ↓ ↓ ↓ ↓ ↓ ↓ ↓ ↓ ↓ ↓ ↓ ↓ |
器 气 无 阴 动 诚 明 诚 诚 天 气 大 小 人 道 极 阳 静 明 诚 心 意 地 质 德 德 心 心 之 之 性 性
|
张载 公元1020 - 1077
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北宋初人。少时丧父,要面对自己的生活,社会转变,而锻炼坚强性格,要从军为国家服务。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期,张载曾上书范仲淹,范仲淹十分欣赏他之大志,给他读中庸,找出自己的方向与思想,因而改变其志趣,不再从军,成一家之言,也不足够,要看当时思想的转化。唐时佛教大盛,同时钻研佛道;后来上京碰到二程子,互相讨论感悟佛道不错,但儒家更能助他找到方向;再专心读易传,研究人的生活各层面,占卜与生活有关,离不开道德、吉凶悔咎,有经济、政治问题等。
- 主要著作:正蒙(内有十八篇,其中有东铭、西铭)、易说、经学原理(不离中庸、易经思想)。集儒道佛,思想丰富,全祖望赞美他:“横渠先生勇于造道,其门户虽微有殊于伊洛,而大本则一也。”
- 有形上的宇宙的系统,自己创造的。
- 性即理为中心,展示自己的思想。
西铭:是正蒙内的一篇,相对于东铭,内有砭愚订顽(用以规观人去愚、改变顽疾),作为学堂之格言,二程子非常赏识它,专以它来教弟子。其思想有民胞物与的儒家胸襟。
原文:“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子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 整个西铭是人类学、宇宙论、形上学之综合。
- 民胞物与的儒家胸襟:
西铭不仅是横渠整个思想精神的缩影,而且也可当作宋代儒学的一篇宣言。其重要性如下:
1) 西铭可以和一向视为儒家理想社会的礼运大同篇互相发明。不过大同篇都就社会和政治的问题立论;而西铭却更进一步从整个宇宙,本体上来立论的。前后呼应,不仅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贯,而旦也可以看出,新儒家比起先秦儒家来更注意到形上学的问题。西铭的基础是:天地父母,以父母配合乾坤(象征性),寓意深长,很多具体表达,这是形上基础。宋明理学之所以成为理学正因有这形上基础,配合宇宙变化,如周敦颐之太极,如张载之形上学、宇宙论加上人生哲学,把气落实(也招致批评),“如果不能把握人,不能知天。”孟子:“知人知天”。中国学者有大毛病:知人不知天,或透过人知天;张载要以知人以知天作形上基础,他的天与道家的天不同。
孔孟注重心性,把天落实心性、天道,但不讲形上基础。
张载将易传、中庸、孟子的重点,放在两铭,整合儒家思想,说出儒家过去大病无形上基础,摆脱道家思想,重整儒学过程中找出其价值。
2) 西铭一开头便把干当作父,坤当作母,也就是视天地为父母,而把天地之间的一切人和物都当作自己的同胞手足。这是把整个宇宙看作如同一家的一个有生命,有亲情的组织。这种看法比起汉儒那种寄托于阴阳的天人感应来,显然更为有血有肉。
3) 接着西铭从“长其长”、“幼其幼”的儒家道德,谈到许多孝道的事实,对于大同篇、和西铭,因为它们发挥天下为公和民胞物与的情怀,所以自来很多学者,由于它们的博爱,而认为它们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无异。其实就西铭的精神来看却正好相反,因为它是奠基于孝道之上,把儒家的孝道加以扩充,而成为大孝。在这里,西铭的精神可以说是纯粹儒家的。
4) 先秦儒家谈孝道都限于父母子女之间,如再扩而充之,也只及于五伦。可是西铭却把这种孝道更加扩大,而及于天地万物。这不仅使孝道的范围更为广大,而且更加深了孝道的哲学基础。
5) 既以天地万物与己身视为一体,则可超越个别形躯之私意,而解消人我之争及人物之争;不计得失,不忧生死;将易传中庸思想落实。故西铭最后谓:“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正蒙的两大思想:气一分殊的宇宙论,与变化气质的修养工夫。
- 气一分殊的宇宙论:
. 正蒙有十八篇,主要是在易传、中庸之上建立其独特体系。正蒙首篇以“太和”为名,而论“太虚”与“气”,由此衍生其它观念。首句“太和”所谓道,“太和”指大和谐,就是道,也是易经之太极。太和成为一元化思想,摆脱道家思想;生生之为易,易指变化,但如何生,无理论基础,而张载用太和,气之大和谐,宇宙是大和谐的表达,阴阳不分,动静合一,混和无间,性之体,人本性,最基本的有相感应的。
.他接着“太和所谓道”,便说“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元气,出自易传,张载作为形上学之气)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其来也几微易简,其充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干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者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
.
太和→现象→ ↓ 宇宙本体→ ↓ 太虚→
↓
气→ | 万物变化的总和,变得很和谐。
四时运序,很有秩序,而在变化中,人的本质不变。
相应太和,气要在太虚内运转:太虚的境界要讲出最大的空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表象)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万物的根源,太虚二气之本体。
|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归返自然、根源),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这说明了宇宙之间都是一气的聚散。聚则有物有生,散则归于太虚,归于自然。西铭上所谓“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是建立在这种自然气化论上的一种超然的心境。
.宇宙万物作为太虚内的气一分殊:“然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孝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往而不返,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超越佛教之生命空幻,和道教之长生贪执;气聚气散,自然而已。尽人事,发挥人在宇宙间应尽的功能,尽道其间。)
- 正蒙的变化气质的修养工夫
.张载要抗拒佛道哲学体系而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太虚太和很有创作性,但不离儒家本色,以气化形上基础落实讲修养,而太虚太和由易经而来;虚是变化思想,和则是变化气质,刚才之形上气质落实气质则有清浊,修养以得清弃浊。
“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由于气相聚而成万物,而人也是气相聚,即人内已有气。)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散殊。(气分清浊)太虚是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返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肉体)。凡气,清则通,昏且壅。”
.不离儒家的方向:
孔子时有教无类,人人都要学习。
张载认为要变化气质也要从修养下手,面对太和即大和谐,进入人的生命,而生命是由气而聚成,其后面有气质的问题,要求为学大益,愿意学在自能变化气质。因为学不为外在环境所影响,学才能分辨宇宙间的游气,把握变成人的气质,亦明白气之散聚,他把气分为清气、浊气。由于人由清气而凝聚为内在的精神,浊气而形成身体,因而有欲念多,人故混浊。“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气质=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气之偏造成人之善恶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而太和不偏;天本参和不偏,只要返本便不会偏(学天)。
.人如要返本应如何?
尽性就会不偏,变作太和,用善返回,故气质之清浊是可以变的,性命由气来。“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于气,性命于德。穷理尽性,则性天德,命天理。”这是说工夫要立于德上,德如果能支配气,则气便跟着德走。使我们的性命合乎天理。
.至于如何以德来改变气质之性。通贯正蒙全书,横渠特殊强调一个诚字,如他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正蒙,诚明”
.“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仁人孝子所以事天成身,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己,故君子诚之为贵。”(诚与天道合一,诚←事天成身。)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
因事亲之诚,以明事天之道;这就是太和气化落实宇宙生命中,复返本性之中和。
周敦颐
北宋思想之时代背景:五代大乱,唐末受佛教影响太混乱,人们要寻找是是非非的根本。
周敦颐,字茂叔1017 – 1073,着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二书成为他生命的内容。
(一)太极图说:宇宙论→宇宙生成,人生论→人生问题。
从无极到主静以主人极。
1. 他在太极之上按了个无极而说:“无极而太极”
2. 他在“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和“立人极焉”之间插上了“而主静”三字,并自注说“无欲故静”,主静;不仅是中正仁义的功夫所在,也是“立人极”的根本所在。
.指出方向→知识论→修养:尊德性(较重)
.太极图说重点:无极、太极(静 jk 动)、阴阳、五行、男女、万物。
.观察→易经→如何生成→由简而繁→更精微→一元说→宇宙变化→演变为人的生活方式(见图:)
整个天地之理的根据 ↑ 生命最终目标 ↑ 宇宙论→知识论→人生论 太极 → 人极 |
.宇宙观与人生论二者平行: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宇宙的变化表达),而主静(归根),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中国人文主义,非以人为中心,而是尊重生命。参赞天地化育,重修养,进德智慧。尊德性(以展现),道问学,带动我们进入其通书。
.他不像朱子分理气,而以道教追溯汉易(当时泣重气的力量)气→转化万物之气→太极→阴阳→五行:“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于是“二气交感,化生万物(由阴阳相应)。”
(二)通书:助人了解事事物物,即知识论。以中庸为其本,以诚为基础,与易经相连,寂然不动处(宇宙万物运行时的不动处诚之本)。强调主静立人极→诚→圣人之本。
诚之本→由伦理→宇宙→万物之本→形上学
以诚贯通道体与工夫
- 通书重点:中庸展现。“诚”是通书的大主题,终极关怀。
- 何谓诚?人如何实践“诚”?
- 诚上(一):“诚者,圣人之本。”此是兼就工夫与本体两义说;盖一方面圣人所表之最高工夫境界,即是“诚”,另一面,“诚”为一形上之理,乃为“圣人之本”。此处较偏重形上一面,故下文即就此一面发挥云:
- “大哉干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本性之充足实现)。”又云“干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万有出现,本性之实现)。纯粹至善者也。(“诚”乃一切价值判断之基础;盖以“天道”之方向为最高价值)”此二语,均是肯定“诚”为形上之原理,即“创生”之观念。
- 圣人之本→与宇宙万物相通→正于宇宙万物→修身回应诚道
- 诚下(二):“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诚”之工夫:一切德性皆以“诚”为基础,又以“诚”之实现为最高境界。
- 目标:人人都要做圣人,故强调诚。诚与圣关系的密切,由形上学,落实伦理生活。
-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敦颐的理论,并不重在纯思辩的说明上,而更重在如何见之于行为与实践。”透过实践圣完成诚的价值。由圣之,诚之而成圣、诚。
- 圣学(四):“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
↗形上源头“诚”相应→天之道 1. 圣人 ↑ ↘诚之→人之道→诚、神、几之道→圣人(内在体验) 学↑圣 2. 我们→尊德性之学以通“诚” |
- 圣学(二十):“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漙。明通公溥,庶矣乎。”
尊德性:治(己)→治心:仁义礼智→动直
文辞(二十八)文=学文,以助感而遂通;辞=文以载道(儒家),艺术修养→落实道德→美、爱相应
道问学→学思→思曰睿,睿作圣。
- 朱熹评:
.敦颐承接孔孟之道第一人,较完整把握儒家易经、易传,其中孟子思想更丰富。
.强调中正仁义,带出生命方向→诚→人生之道。
.目的为圣人,作为最高理想人格思想表达。
.修身以展现诚、圣人之道、人生之道。
.寡欲:如孟子之养心寡欲
.因其督行,开出宋理学思想路向。
.太极图说→宇宙生成的方式→太极→无极→形上基础作为宇宙论的基础
.关键各同:太极→阴阳→五行→运转→生万物→人是得其秀灵者→人性诚之流露→中正仁义→修身方法
.博学力行,有古人同。
参考书目:
吴怡,《中国哲学发展史》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蔡仁厚,《宋明理学》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 黄公伟,《宋明清理学思想体系》 | 侯内庐,《宋明理学史》 劳思光,《中国哲学史》 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朱熹、吕祖谦一同辑的《近思录》 |
理学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学者时代,看到思想的发展。
发展阶段 重点 | 开创阶段: | 奠基阶段: | 集大成阶段: | 分流(化)阶段: | 总结阶段: |
时期 | 北宋庆历年间 | 熙宁前后 | 南宋时期 | 明中叶后 | 明清之际 |
背景 | .大思想的鼓舞期 .王帝崇佛 .道德败坏 .文人复兴儒家思想 .文以载道 | .宋国衰弱 .有识之士,纷纷出来改革、献策略 .分主流与非主流。 | .更多正统派集合北宋理学 | .朱陆辩论 .宗朱取陆 .宗陆取朱 .和会朱陆 .王守仁集心学大成,将理学分化,把朱熹理学解体。 | .社会陷于天崩地解之时 .不欲满清人统治,农民起义兴风波 .有志之士只能沉思反省,起而总结,批判。
|
代表人物 | 周敦颐 (开山始祖) | 关学→张载;洛学→二程子 | 东南三贤:指朱熹,吕祖谦及张栻。 陆九渊 | 朱熹弟子: 许衡、吴澄 陆九渊弟子: 史蒙卿、郑玉 心学大成:王守仁 | 黄宗义 顾炎武 王夫之 戴震等 |
评论 | .力排佛道 .提出儒家思想以道德为核心。 .但也吸取佛家道家思想 .用易传作为思想的转变,也用子思传下来的中庸,渗杂佛道,创造新潮流。
| 正统基于下列问题上: 1. 在“道体” 2. 自然、社会与人性内 3. 哲学→伦理化 4. 在辟佛老 | .朱熹集二程子之大成,力主性即理→理学; .陆九渊则力排程伊川之说,主张心即理→理学。 .朱熹为当时被视为集大成者基于: 1. 道体 2. 体系 3. 理气之分 | .黄夫之评:王阳明学说末流开始瓦解了。“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其究也为刑戮之民,为阉贼之党,皆争附焉,而以充其无善无恶,圆融事理之狂妄流害,以相激而相成。”参阅《宋明学案》 .顾炎武评:理学不够实学,提出经世致用的实学;排斥理气之说。 | .其中朱舜水:“明朝中叶,以时之取试,此物既为尘饭土羹,而讲道学者,又迂腐,不近人情…讲正心诚意,大资非笑,于是分门标榜,遂成水火,而国家被其祸。” .顾炎武:明亡是因,明心见性之祸害所致;清谈是因,不能面对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