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其中包含着很多来自上天的圣善思想和道德,这是不可置疑的。明末清初的外国传教士若是不懂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对中国人祭拜祖先产生误解,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错误判断,尚且可以理解或宽恕。如今,有些喝了几天洋墨水的中国学子,继续为那些制造礼仪之争的罪魁祸首招魂树幡,实在是中国教会的悲哀。中国传统上的祭拜祖先实属中国文化的瑰宝,有些人却千方百计地渲染上宗教意味和迷信色彩。中国历代文化中,甚至直至今天,宗教从来没有主导过中国文化,以至于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宗教观念。统御中国人思想的是皇权文化,在皇权文化当中,统治者利用了孝道文化,或者说使孝道文化扭曲,加进去一些迷信色彩,使之为皇权服务,但这不是天主教反对敬拜祖先的理由和根据。天主教会作为普世性、大公性地教会,应该将中国的孝道文化加以推进或净化,才是当今传教士的使命。在天主启示梅瑟的诫命中,特别告诫以色列子民说:“应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方,延年益寿”(出·二十:12)。新约时代,圣保禄宗徒也曾训导说:“你们作子女的,要在主内听从你们的父母,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敬父亲和母亲’,这是附有恩许的第一条诫命:‘为使你得到幸福,并在地上延年益寿’”(弗·六:1-3)。天主教教理在有关第四诫上这样说:“十诫第二块约版的开始是第四诫。这指出爱德的次序。天主愿意我们在他之后,孝敬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并传给我们对天主的认识。我们应该尊敬天主为了我们的好处,而赋予他们权威的那些人”(天主教教理2197)。“第四诫明确指出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因为这关系是最普遍的。它也涉及家庭团体成员间的亲属关系。它要求对先人和对祖宗表示孝敬、亲情和知恩。最后也引申至学生对老师,雇员对雇主,属下对上司,国民对国家,对管理国家者或执政者的义务”(天主教教理2199)。因为,中国人没有宗教观念和意识,祭天的权力被皇帝所垄断,普通老百姓对自己的祖先表达纪念是合乎人性的道德。一个忘却自己祖先的民族是忘本的民族,也是没有“根”的民族。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敬的人是忤逆不孝的禽兽,简直就不算是人,没有作为人的人格。无论在什么社会,孝敬父母都是道德,只有丧尽天良的人,才会否定孝道是人性的天良。在没有宗教文化的中国文化当中,孝道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当然,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又占主导地位,孝道文化受到孔子、孟子,以及一些统治者的诠释修改,致使孝道文化也有其消极的、落后的层面,譬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所谓的“三纲五常”,是统治者利用了孝道文化作为手段来维系社会稳定的礼制,也就成为皇权文化附庸。必须承认孝道文化是中国古代贤者智慧的彰显,但是,在皇权文化逐渐占有主导地位的时期,儒家文化的诠释,使之成为维系统治者的思想体系,这不是孝道文化的错误。孝道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作为人性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父慈子孝、关爱长辈、尊老爱幼,这是中国人的美德,应该加以弘扬。在孝道文化中,不仅父母在世应该孝道,甚至父母过世仍要祭拜追思,即:“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在祭祀祖先时,就要“祭如在”,由此,孔子延伸到“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俏》)。荀子更加强调:“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荀子·礼论》)。对于孝道,孔子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是中国人孝道思想进一步普及或升华的理论依据。一切真善美圣都是来自上天的启示,中国的孝道文化也应该来自上天的启示,是完全合乎基督文化和思想的,不应该受到排斥与质疑。明末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神父深刻研究了中国文化,并为之善用,使天主教信仰降生到中华民族中,才使得天主教真正的扎根,其功勋之鸿大不可低估。当今中国天主教传教士应该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使天主教能够成为国人向往之信仰,摈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文化,提取并发扬其优秀文化,在华夏民族归化中使天主教信仰得以广传,才是今日基督徒义不容辞的任务和使命。
2015年2月20日星期五 鉴道于邯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