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神学哲学 > 牧灵

从心理学看教会内的人位往来

时间:2007-12-12  来源:神学论集  作者:魏钦一 点击:
1.为了完成基督所交给我们对内及对外的传教使命(所谓对内是说教会成员间的共融,所谓对外是说扩展基督的神国),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要达到思想及感情上的互相交流(Communication)或称之为“人位上的互相接触与会晤”。教会传教法令引用了一句圣保禄宗徒的话,要我们成为“一切人的一切”,也就是这个意思。
        抛开心理学的观点不说,打开福音来看看,我们会发现,在福音中,基督早已暗示了我们这个“互相交流”的方法,而且,祂自己也具体的实行了这个“互相交流”的条件。圣若望福音记载:当基督离世前为祂的门徒祈祷时说:“就如你派遣了我到世界上来,照样,我也派遣他们到世界上去。”(若 17 : 18)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照样”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先看看圣父怎样派遣了圣子,圣保禄宗徒在致斐理伯人书上说得很清楚:“祂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已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斐 2 : 6- 7)这就是天主与人互相交流的方法,祂为了与人类互相交流,站在人的立场上去了解人,耶稣实现了这个必要的条件:“改变了自己”,现在基督派遣我们到普世的人群中也要求我们有这条件,“改变自已”成为“一切人的一切”。
         2.但是改变自己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任何的人际关系中,“个人”是最基本的单位。而每一个个人与每一个个人又都不一样,背景不同,思想不同,所以态度也不同,每一个“个人”对于自己的内在组织都有一种自己的态度,每一个人的头脑心边都好像有一个录音带,当我们面对看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我就打开我脑子中的录音机,这个属于“我主观”的录音机于是发了声响告诉我说:“这个人是好人,我喜欢他的作风,态度………”等。或说:“这件事这样办真对”,或者:“这个人真不是好东西”,“这件事我决不能赞成”……等等。每一个人都不愿打破自我的成见与自我的态度,往往用主观的态度去看别人或其它的一切人。于是这主观的音响支配了我对人对事的整个态度。例如说:你试着问问别人看:“三点水边一个去字念什么?”一定有很多人答不出来,原因是他们想“这个字一定是不平常的,不然,何必来问我!”这是一个先天主观的成见,由于这成见:使人形成客观的判断。再例如说:这边有九个点,你能用一条连环不断的线来连成一个图案吗?很多人作不出来,开始,我也不能作出来,我想,你现在也不定一能作出来,原因是:我们总是认为这条线应该限定在这些点的范围内,其实不然,你看,在这儿把这线画出九点之外去,不是就得了吗?我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也是如此,总是想不能离开自我的范围,其实离开一点,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3.由此可见,由于这个个人的自我态度的影响,我们是很难处理一件事情的,因为由于我们这个自我的态度,我们喜欢用自己的观点来评判,来估价别人的意见,来赞成或反对别人的意见,于是这个自我的态度就是为达成人位上往来的最大阻碍。如果我在一个房间内,室内的光线比室外还强,就很难看得清楚房间外边的情形,因为室内灯光太亮了。如果我要把外边的情形看清楚,我就先得把我房间内的灯光熄灭!人的情形也是如此,在我们的内心,自己主观的态度对我往往好似一盏非常亮的灯,而别人却是晦暗不明的!于是我在“自我”的这间房间内,由于“主观态度”的光亮,我们看不见别人;如要看到别人,要先把这盏主观的灯熄了,就是说抛开主观的成见以后,才能看得到别人。根据罗吉斯的见解(Carl R. Rogers):“我们要了解别人,最好的出发点是从对方的心灵处境去看”。所以若是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我们要先把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中,然后,在这立场中去认识他,了解他。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得效法降孕奥迹中,圣子成人的谦卑,人要完全的自谦才能深入到别人的处境中,这一点,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掺有情绪的成分在内的时候,更是不容易。我现在要举个例子,我个人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件事。譬如,我说:“外国人的头脑不适合在中国传教。”你听到我这句话,你有什么反应?你们中可能有的人会说:“你这人真是胡说八道。”或者,有的人认为我说的可能很有道理,总之,你的反应是根据你自己的观念或情绪去评判的。
        4.根据以上的观点,两个有诚意的人,对同样的一件事情能够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于是为了达到互相的接受,双方都必须作进一步的努力,以得到互相的了解,要达到这个互相的了解,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应该尽量的以谦虚的态度,用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去听对方的意见,并且尽量站在他的立场去了解他现在所欲表达的一切,并体谅他。当我们在交谈着一个问题的时候,在别人讲的时候,我们往往不去仔细的听和了解对方的话,而在对方陈述他的观点时,不但没想去听他,反而在心里预备自己如何去反对他的理由。下次你与别人在意见上发生冲突的时候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你先用你自己的话讲出对方的思想及感触,就是重复对方所说的话,一直到他满意为止,然后你再发表你自己的意见,如此,你先了解了对方的立场及感触,然后你才能公正的去加以批评,这件事,听起来很容易,但实行起却非常困难,原因是每一个人都倾向于对自己观点的自卫,于是就有一种关闭的态度。
        5.现在让我们谈一谈关闭与开放的心。
        在人生的过程中,误会是免不了的,有了误会于是就有了冲突,当我们遇到一个与我们的意见相反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将会采取什么态度呢?
        一个是完全关闭的态度,不肯去了解对方的意见及立场,这种关闭的态度能够是个人性的,也能够是团体性的,说它是团体性的,因为态度相同的人喜欢组成一个阵营。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肯暂时把自我的偏见放开,对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谅解对方的这件事上作一个冒险的尝试,这样双方的心门都打开了,隔阂也就消灭,于是达到了彼此间新的了解及更进一步的接受;但是接受并不一定是完全的同意。刚刚我说过对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谅解对方的这件事上作一个“冒险”的尝试!说它是冒险的,因为我不知道我这开放的态度所得的回报是什么。现在,我愿意用下面的图表来说明这两种态度:
 
 
        由以上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得出,当人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所能产生的两种态度,这态度,以前我曾经说过,可能是个人性的,或是团体性的。由于这两种不同的解决态度,于是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如同右边的,完全关闭的态度,在生活中发生了误会,不愿开放自己,退一步想想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而拼命的只是想找理由来自卫,于是他所看见的只是不合的一面,偏见于是愈来愈深,终于发生排斥别人的心理(这并非物理学上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排斥的结果是使人更加孤立,如果把偏见及孤立的心理又带入生活中去,于是又因自我对人对事的主观态度不同,而发生新冲突,排斥及孤立的漩涡,这漩涡愈转愈深,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误会愈来愈深。孤立的态度愈来愈厉害,于是反而使人格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现在,我们看看另外一种态度,那就是左边的态度,在生活上发生了冲突,意见不合;于是退一步,看看对方的理由及事实,对人对事作进一步的了解,接受了对方的态度,产生了新的观念。彼此接受并吸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于是把这种态度带到日常生活中,当又发生误会时,又是同一解决的方法,因而增加人格的成长,这又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愈来人格愈发展,只有那些肯勇敢尝试的,肯面对事实的,肯冒险向对方打开自己的心门的,肯对这件事作一个冒险的投资的,肯改变自己的,才能有所收获,他的人格必定逐渐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只是一味的采取自卫封闭的态度,不想改变自己,只想改变别人,排斥别人,在这种排斥别人的心理状态下去生活,去工作,于是成见愈来愈深,关闭自卫的态度也愈来愈紧,最后变成了退缩及孤立的情形。
        6.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很清楚的看出来,在人际关系及彼此的互相交流中,改变自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
        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说:(其实我们自己也如此感觉到)“人和人之间的来往真难呀!”为什么呢?因为与人来往要得到一个完全交流的程度就须要改变自己,但是改变自己却是最难的,也是最痛苦的事,这等于是在向自己开刀,特别是当我们溶有情绪在内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小世界。在我们之中就有河北人、上海人、广东人、福建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等等不同国籍,不同省籍的区别,每个人都带来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习惯,我们如何能打破这些原有的形态?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之中有谁能完全改变饮食的习惯呢?四川人非有辣椒不能吃饭,如果换别一省的人呢?可能碰到辣椒就吃不下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虽然改变自己是如此的难,但有许多人也实在改变了自己,如教会史上的圣五伤方济各,从一个富家子弟完全改变自己成为一个极神贫的人;圣依纳爵从一个极端寻求世俗虚荣的人到一个只寻天主愈大光荣的人。在这些人身上可以使我们注意到两点:第一、改变自己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以上这些人都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第二、改变自己并非把原来的我完全消灭,而是打破偏见的我,而使我更积极的适应环境中的一切。这样便使原来的“我”的人格更完整,尤其现在我们都在传教的工程中与基督合作着,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才能打入人群中,如果用接枝的比喻来说明传教工作的话,一个枝条必须由母枝切断接在另一棵树上,生命相通了,方能成为一株新树。基督也告诉了我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 12 : 24)。
        亲爱的神父修女们,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能言过其实的说;“我百分之百的正确,你是百分之百的错误”。让我们大家一齐向前走一步,放开自己,接受别人!携着手一齐建立基督的神国,如圣保禄宗徒说的:“没有希腊人,没有雅典人,没有犹太人,没有罗马人的分别,我们都是基督的人。”
上一篇:位格主义神学与基督福音的宣讲下一篇:教理新编--向国人传报福音的一个尝试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