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匝 12:10-11
咏 63:2,3-4,5-6,8-9
迦 3:26-29
路 9:18-24
我们今天阅读的路加福音的章节在他整部福音里是关键性的。在开始描写耶稣“毅然”走向耶路撒冷的路程前,路加指出耶稣正进一步了解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理由地说:“耶稣独自祈祷了”,耶稣的祈祷绝不是只为给宗徒们立榜样,他在祈祷中寻求天父的指示:究竟他将怎样完成他的默西亚使命。
其实天父不断和耶稣“沟通”。耶稣在受洗时听到天上来的声音“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他记起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已明白这“天主之子”也就是“受苦的仆人”。耶稣在开始传道前作了四十天的祈祷,在跟着而来的魔鬼诱惑中他显示他对自己的使命已很清楚:他不会依靠物资的富裕,不会依持天主之外的任何权威,也不会追求世人的盲目拥护。
但到了这个时刻,圣父让他看清楚他那温良、容忍的政策在人性的层面看来将是失败的,邪恶的势力反而会得到眼前的胜利,苦难的全景终于活生生地呈现在他眼前。过了八天后,在显圣容的山上梅瑟和厄里亚和他谈论的也正是他的“去世、即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耶稣自己明白了,他也必须及时让宗徒们接受天父的这个安排。他们必要深信他是默西亚,但不是他们心目中的默西亚;许多犹太人心目中默西亚是一位大能有力的领袖带以色列民族摆脱罗马人的控制,但天父却安排“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弃绝,并且要被杀”。几天后耶稣再预言他的苦难说:“你们应谨记这些话:人子将要被交于人手中”。路加说:“他们不明了这话,这话为他们还是蒙蔽着,不叫他们了解;他们又怕问他这话的意思”。
十字架的道理实在难明,当耶稣的苦难来到了,宗徒们、除了若望、也离弃了他。但天父也安排了他们会醒悟,正如匝加利亚先知说的(读经一):“我要(对他们) 倾注怜悯和哀祷的神,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剌透的那一位,哀悼他如哀悼独生子”。耶稣的苦难,引起宗徒们的反省,天主赐给他们痛悔的恩宠。
耶稣很坦率,这难明的道理,他不只向宗徒们说了,也对“众人”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我们不要误会这个“该”字,好像是一个先决的条件。迦拉达人书(读经二) 说:“你们众人都借着对基督的信仰,成了天主的子女”,“你们穿上了基督”。信基督的(愿意跟随他的) 自然会背上十字架,并不靠自己的力量,而靠基督苦难的功效。穿上了基督、脆弱的人变成坚强,在耶稣苦难时逃走的宗徒,后来甘心为他作证而牺牲自己的性命。世世代代的殉道者抛下头颅,洒下热血。无数无名的英雄接受贫穷、疾病、磨难、侮辱,默默地奉献一切,忍受一切。
“谁若愿意救自己的生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这人必能救得性命。”
性命是一笔资本,不投资就是浪费,投注错了就完全蚀本,只有投注在耶稣身上,就必得到生命,丰盛的生命,有意义的生命,幸福的永无止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