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今天福音选读中讲的,是麦子与莠子的比喻。故名思义,麦子,是好的植物;莠子,是坏的植物。根据《玛》中耶稣的讲解,麦子所代表的义人最后可在天国中发热发亮,莠子所代表的恶徒则只有在火窑中哀号切齿。乍看之下,这比喻并不难懂,世上只有好人坏人、黑白分明,而且善恶到头终有报;甚至推而广之,我们应该找出我们中间的『莠子』,及早斩草除根,将之拒诸门外,免除后患。问题是,假若耶稣的信息真的如此简单,他又何必要用比喻来说教?抑或,以上的说法忽略了耶稣比喻中的一些东西?
首要处理的问题是,既然比喻中要把麦子(wheat)和莠子(darnel)区分出来,那么究竟它们是长怎样的呢?大家能够在附图中的左右两种植物中,认出它们来吗?让我先开估,是左麦右莠。但大家有否发现,其实它们看起来甚为相似。如果它们是混生在同一片土地里,我相信,即使是专业农夫,也没有绝对把握可以完全清除所有莠子之余,而没有误除一株麦子。因此,在比喻中,家主才会这样对仆人说:「你们拔莠子时会连麦子也拔起来」。可以说,能够有这把握的,除了洞悉人心的天主之外,又还有谁呢?
其次,尽管耶稣明言,莠子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东西,而且一旦农夫最后决定一株植物是莠子以后,它必须被毁灭;不过,比喻更清楚的是,这麦莠分辨之日,就是在世末之日,由人子及他的天使在收割时决定。换言之,麦莠之分,孰去谁留,决定之日不在当下,任何人亦不应自行判断。
到此,大家也许会问:那么,这比喻到底是否指出,人的得救与否,在出生之日早已命定?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问题本身,忽视了比喻这种文体本身的隐喻(metaphor)本质。说到底,植物是植物,人是人。耶稣比喻想说的,并不是有些人生而为恶,坏在骨子里;而是教会──以至世界──就是由罪人和善人所同时组成的所谓「corpus mixtum」(混合体)。无论谁都无法绝对而确切地知道谁代表麦子又谁代表莠子。在天主的审判之前,人去尝试就自行──甚至有意无意间僭越了天主的审判之位──去判断谁是莠子的话,注定会出差错,因为我们人类的识见和判断,本身就是有限的。
再推论多一步的话,这比喻可能不只是在要求我们,对于那些我们直觉上认为要指责批判的人,有多点的耐心和包容。这比喻甚至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corpus mixtum」(混合体),虽然生而为善,但仍然每人有着各自的弱点而犯过过失,伤过别人也伤过自己。假若没有天主帮助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麦子,因此我们也不应过份仓促草率地去追求一个所谓纯洁的团体,排斥那些会犯我们所不会犯的过错的人,或思想与我们不同的人。相反,我们必须有耐心地让天主在我们内工作,让我们为世末的那一天慢慢作好准备。
这正正呼应着《智慧篇》中所说的:天主「虽管治万物,却以宽仁对待万物」……祢「虽大权在握,但施行审判,却很温和,治理我们,极其宽大」。更重要的是结束前的一句:「这是为教训祢的子民,公义之人亦要以慈爱待人;也是为使祢的子女满怀希望,因为在人犯罪之后,祢仍常赐予他忏悔的机会」。正因如此,圣咏作者能够这样称呼天主说:「上主,祢实在良善宽仁!」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审判。《玛》中耶稣清楚说了,有些人最后要「哀号和切齿」,以及「义人在他们天父的国里,光辉四射似太阳」。不过,说到底,我们并无所有的、绝对的认知来定夺谁是麦子谁是莠子。此外,要指出的是,《玛》中耶稣并没有指出莠子具体代表那些人或者社群。人类本质上确实有划下界线去分异己、定正邪的倾向。但今天的读经却挑战我们这些既有恶习。耶稣说:让他们一同生长吧!。
而事实上,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比喻毕竟只是比喻。我们并不是植物,我们是人。人与植物的不同之处是,我们能够成长,逐渐成为天主心目中的我们,并为天主国服务,结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