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洪洞教区德高望重的百岁老神父李明汉快将度过主保圣弥额尔的瞻礼(九月廿九日),借此良机,笔者身为晚辈,希望与读者分享他一生的点点滴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那是连年混战的峥嵘岁月。教会的发展与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有一位年轻人与别的同道却矢志选择了献身教会,宣讲福音,见证主爱,他就是李明汉神父[图]。
李神父是山西潞城县南天贡人,一九一一年出生,二五年弃俗修道,入潞安教区小修院,三二年随着教区的划分而转入洪洞教区,三五年入察哈尔省(现河北省)宣化总修院攻读神哲学,三七年“七七事变”后返回洪洞。
四一年他在宣化教区张润波主教手中接受了铎品,晋铎后在北京天主教辅仁大学司铎书院读书,由于健康问题读了三年返回教区,在教区小修院执教,六六年初到七九年秋被流放于洪洞苏堡公社所属的后山头村劳动改造。八零年起他担任庄园堂区主任司铎,至九三年底。如今安享晚年之际,仍不忘为教区祈祷。
峥嵘岁月,七十年的铎职生活,也造就了平凡中的不平凡。笔者认为,老神父有三点值得学习:
第一,爱写日记。很多教区司铎可能平常忙于牧灵,没有时间静下来执笔写作,但老神父一直勤于笔耕。
记得二千禧年,为了纪念可敬的韩廷弼主教,李神父写了一本小册子《天主忠仆》。说小,是因为该书的文字量不多,却让教友对教区的历史和第一任主教有所了解,增加了自己责任感。同时,它也帮助人对教区前辈们所作的贡献加深了认识。
另外,在其侄子的努力下,李神父日记中的一小部分《十年牧灵集(一)》得以与众教友见面,从中可窥见老前辈牧灵工作的一斑。日记中的每一页都写出了牧者的心声,写出了牧灵中的酸甜苦辣,也为教友了解神父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当然,有的事情可能由于诸多原因,写得比较含蓄。
第二,善于观察社会。老神父的生活很有规律,除了勤于神业,总会抽出一定时间阅读社会报刊杂志。他善于将国内外的情况加以对比,为自己的牧灵工作丰富了资讯。
他也常常收听广播,了解普世教会的动态,亦不难发现他对教友的关心细致入微,形成了“一手拿圣经,一手拿报纸”的福传模式。
第三,懂得隐退。提到这里,自然会有人发问:老神父不懂么?其实教会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需要给人空间,特别是位居要职的人。李神父虽然没有在教区担任要职,可是作为主教府的本堂神父,仍然成为当时其他本堂羡慕的对象。由于牧灵的原因,主教几次都没有批准他的退休申请。这也让笔者想起某些教会人事方面的事件,因为当事人没有及时懂得退休,导致教区的混乱。
我们都是为了光荣天主而工作,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所以要学会让天主进入我们的牧灵工作中。有些人以为自己的离开将导致堂区,甚至于教区的瘫痪,所以紧紧抱着职位不放,孰不知新人有新方法。当我们像若翰一样懂得衰微,堂区和教区才真正地会成长。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福音的精神和教会的训示去做的话,中国教会势必会有新的局面。
__________
撰文:波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