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本取名为《基督教之贫乏》的书。书中所说的“基督教”,指的不只是新教,也包括天主教。西方社会攻击教会信仰的书不少,对教会嬉笑怒骂的、以教会之矛攻教会之盾的都有,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尼采的《基督之死》…,这类书骂的大多是教会人士说一套、做一套,或指责教会中人的道德堕落。在中国,这类的书也不少,但大部分是冲着佛教、道教来的。不过这本书说的,是教会的“贫乏”。
在东方社会,这是“贬抑”教会信仰的一个重要方向:人家说我们“精神上”很贫乏!我在墨顿神父(Fr. Thomas Merton)书上读过,于斌总主教也曾在他们会院讲过,中国的出家人看我们修道人不会静坐、不会“修”,颇为轻视!教会本土化声中,有部分人可能出于这种相较于东方古老的心灵,而有“觉得不如”之感。以前房志荣神父谈过孔子的精神生活;最近张春申神父也提醒我们,应该宣讲基督的“智能”。不知道他们背后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
教会贫乏,或许是当今教会推展福传工作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别人的精神真的比我们富足,我们去传什么?如果我们自己活得很不清楚、很挣扎、很贫乏,那么福传使人们成为天主子民,是为了让他们分享我们的困惑?还是什么?
主教团为了“新世纪.新福传”的运动广发问卷,其中有一大题是:“新时代、新环境、新社会有哪些最不利于福传的因素?”根据汇整全教会的意见,整理出功利主义、快餐文化、道德沦丧、关系疏离、传统束缚、重视宣传、教会封闭和福传不易等八大因素。
这八大因素中,关于教会自省的是最后三项。其中第六项是,在这个重视宣传的社会,我们教会默默行善,容易被人忽略;第七项提到教会缺少向外的福传活动;第八项指出神职人员渐减,教友配合意愿不高,教会据点有限。
这些当然都有道理。不过,我想大家不妨退一步来看。
如果人家给我们宣传的机会,我们可知道要宣传什么吗?教会就算有足够的福传活动,我们的讯息真能感动人吗?我们目前拥有的杂志、报纸、出版社、视听社…有多少是只能勉强维持?有多少是订户愈来愈少、入不敷出的?参加过我们活动的教外人,被吸引了吗?还是觉得参加一次就够了?如果自己人都提不起兴趣,您想别人会很兴奋吗?谈到据点,其实我们的据点不少、人员也不少,只不过有些团体从无到有;有些团体从有到无而已!
几十年来,在教会里我听到许多检讨之声,检讨的内容包罗万项,不过谈的大多是体制、分工和合作等问题。现在让我们试想一下,只要想一下就好:是不是我们教会的精神生活出了问题?
一个精神丰富的教会,由于人员不足、设备不好、合作不力…而无法传达,这是工具性的问题;如果因为文化、语言等问题,以致于无法让人理解,那就是沟通的问题;如果根本是教会的“精神贫乏”,没有可流露的,那这就是实质内涵出了问题。
我们教会到底面对的是哪个问题:是工具性出了问题?是与外在的沟通不良或是精神内涵的贫乏?还是这三个问题扯成一块儿,根本就搞不清问题在哪里?
宗教学家指出,将一切问题归诸于外在大环境的,是“基要派”的脑袋:这个败坏的世代,你们自己承担自己的罪!说是工具性出了问题,这也很容易推诿∣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不能太怪罪我们!
如果是与外界沟通有问题,这事就奇了!怎么开教几百年都过去了,人家还是听不懂我们在讲什么?难道我们过去的宣讲都是神父给修女讲道?如果是内在精神出了问题,事态就严重了,那意味着我们其实虚有其表,内心里头空的很!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绝进不了天国。”(玛五 20)以前听一位神父说,在台湾社会这段话要改写成:“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儒家’和‘佛教的法师’的义德,你们绝进不了天国!”
现代社会的宗教场域是个“市场”。依据自由派经济学家的看法,市场的机制可以使消费者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产品。产品卖不出去,不是价格超高,便是产品不良。您、我的精神生活状态都是教会的产品,不知道有买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