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报告为普罗大众及精神健康专业人员而写,旨在引起关注,并从科学角度探讨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人士(LGBT,下简称同双跨群体)面对之精神健康问题。
报 告缘起,源自约翰.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前首席精神病学家Paul R. McHugh(医学)博士之邀请,他是世界精神病学界翘楚;McHugh博士与同事就性倾向与性别认同之若干议题撰写专着,请我过目,以确保有关统计学之 内容准确无误,并审阅更多的数据源。接下来几个月,我细读相关论题共500多篇科学专文,后来再追看另数百份,惊觉同双跨群体有精神问题之情况,与一般 人口比较,是不合比例的高。
对此情况,我渐生兴趣,继而翻阅各科学范畴专文,包括传染病学、遗传学、内分泌学、精神病学、神经科学、胚胎学,及儿科;并社会科学界其他范畴文章,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科学、经济学,及性别研究。
承蒙McHugh博士错爱,我决定应邀担任专着之首席作者,负责重新编写、重组、扩充内容。本报告所言,我深表同意,毫无保留,也不带任何政治或哲学偏见。本报告关乎科学与医学,内容纯粹之至。
本 报告综览研究范畴甚为广泛,读者大概想多了解其首席作者-即鄙人-之履历。我是全时间学术研究员,涉及教书、研究,与专业服务等范畴;是生物统计学人、流 行病学人,专注于公共卫生与医学实验及观察数据之设计、分析及阐释,特别是处理科学议题之复杂数据;是医学研究员,在英国接受医学与精神病学训练,医科资 历等于美国的医学硕士。我从未在美国或海外行医(包括精神病学);曾在联邦及州法院及恒常听证会作专家证人数十次,大多数案件是审理科学文献,检视及厘清 议题。我极支持平等,反对歧视同双跨群体,曾以统计专家身份为他们作证。
我担任全职终身教授已40多年,曾在八所大学任专职,包括普林斯顿 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史丹福大学、亚里桑那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尔堡公共卫生及医学院(Bloomberg School)、俄亥俄州立大学、维珍尼亚科技学院,并密歇根大学;亦曾于其他机构主持研究项目,包括梅奥医院(Mayo Clinic)。
我 全时间及部份时间工作涉及23种学理,包括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社会方法学、精神病学、数学、社会学、政治科学、经济学,及生物医学 信息学;而我感兴趣的研究,远不及工作所涉范畴广泛-专注探讨统计学与各种模式如何应用在多个学理上,旨在改善模式应用及数据分析,以方便探讨政治、规管 及法律范畴议题。
我曾在几本甚具份量的同业评审期刊发表文章(包括《统计学年鉴》[Annals of Statistics]、《生物统计学期刊》[Biometrics]、《美国政治科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亦曾为几本主要医学、统计学及流行病学期刊担任评审,阅览数百投稿(包括《新英伦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统计学联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及《美国公共卫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我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任驻院学人,在亚里桑那州立大学任统计学及生物统计学教授。至2016年7月1日止,我曾于约翰.霍普金斯布尔堡公共卫生及医学院,及梅奥医院任部份时间讲师。
本 报告涉及范畴广泛,首席作者一职可谓任重道远,若非众极具才华之学者及编者襄助,则恐难成事。在此感谢诸位不吝赐教,包括:Laura E. Harrington(医学)博士,在内科及神经免疫学范畴曾受广泛训练之精神病学家,以女性生命转化-包括为同双跨群体提供肯定治疗-为临床专业,感谢 她为整份报告提意见,特别关于内分泌学及大脑研究部份。感谢Bentley J. Hanish(科学士),是年轻的遗传学者,将于2021年从医学院医学硕士及哲学博士课程毕业,专研流行精神病学;他亦为整份报告提意见,尤其关于遗传 学部份。
在此亦感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尔堡公共卫生及医学院,亚里桑那州立大学,及梅奥医院。
撰写报告过程中,我访问过许多人士,但不想我公开提名道谢;有害怕同双跨群体较激进人士愤而反对,亦有害怕宗教极端保守派反对;但最令人不安的是,有害怕遭任职大学不论报告内容而作报复惩处,指他们竟敢干涉敏感议题-在学术自由之前提下,此景况实在令人难过。
首先,谨将本报告献予同双跨群体;与一般人口比较,他们出现精神健康问题之比率是不合比例地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其解忧。
此外亦献予不偏不倚研究诸多公众敏感议题的众学者,愿他们不至在政治旋涡里迷失。
最 重要的是,谨将本书献予正在为自身性别与性而挣扎的孩子。讲到性别议题,孩子往往是特例。不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探索「当异性」这个想法,部份孩子认同跨性 别认同时若是得到鼓励支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可能有改善,尤其那种认同感极其强烈与持久的案例;但几乎所有孩子最终会认同其天生之性别。今天有认为两岁小儿 偶尔流露认同异性之言行,即终生可指他是跨性别人士,此说绝无科学根据。若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某时刻-尤其青春期之前-对自身性别认同有异常想法或行为, 即应鼓励他作跨性别人士,这种说法极恶而不负责任。
我们身为巿民、学人及医师,既然关心同双跨人士面临的问题,论到性或性别认同的时候,不应执着于任何既定立场,应关切病人的挣扎,以他们的需要为先,并以开明态度谋办法,助他们建立有意义、有尊严之人生。
Lawrence S. Mayer
医学硕士、科学硕士,哲学博士
行政摘要
本报告综览论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最新报告及解释,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等各范畴,冀引起医师、科学家及大众关注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群体(下称同双跨)所面对之健康问题。
以下罗列报告重点:
第一部份:性倾向
•有说性倾向是人天生的,永久的生理特征-此说并无科学根据。
•虽然有证据显示,性行为及吸引与遗传基因及荷尔蒙等生理因素有关连,但目前并未发现直接引致某种性倾向之生理学成因。此外有研究员发现,同性恋与异性恋者大脑结构与活动有轻微分别,但相关之神经生物学发现无法证明,这些差异是天生的,或是环境及心理因素导致的。
•对青少年的长期研究显示,对部份人而言,其性倾向在人生不同阶段会改变,一项研究推断,自称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年男子中,近八成于成年后改变说法(但有研究员质疑此数据受调查过程左右,不完全反映受访者改变性倾向之实际比例)。
•与异性恋者相比,非异性恋者童年曾遭性侵比率多两至三倍。
第二部份:性、心理健康影响,与社会压力
•与一般人相比,非异性恋者群体有各种健康及心理问题风险比率较高。
•与异性恋者相比,非异性恋者群体有焦虑问题风险高1.5倍,患抑郁风险高一倍,滥药风险高1.5倍,自杀风险高近2.5倍。
•与非跨性别人士相比,跨性别人士有各种心理问题风险比率亦较高;值得留意的是,各种年龄跨性别人士平生曾企图自杀比率高达41%,而美国普遍人口此比率低于5%。
•有相当有限的证据显示,歧视、卷标等社会压力的确令非异性恋者及跨性别人士承受较高心理健康风险;惟此种证据需有更高素质的长期研究观察「社会压力模式」,才能了解此情况。
第三部份:性别认同
•有个假设说性别认同是天生而无法改变之特征,有别于天生性别-即是说,人可能「女体男心」或是「男体女心」;此说并无科学根据。
•一项近期研究估计,美国成年人中有0.6%所认同性别有别于其天生性别。
•对跨性别及非跨性别人士大脑结构之各项研究显示,大脑结构与跨性恋身份之关系非常薄弱,从神经生物学上言,这算不上成因。
•与一般人口比较,曾接受变性手术者,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依然偏高。一项研究发现,与控制组比较,变性人曾企图自杀比率高五倍,自杀丧生比率高19倍。
•论跨性别议题,孩子往往是特例。曾经验跨性别认同的孩子中,仅少部份于青春期或成年后继续认同异性。
•有以延迟青春期或修正第二性征的方法,帮助出现跨性别认同的孩子;虽然少数孩童认同异性若是得鼓励支持,可能有益其心理健康,但支持上述方法确具治疗成效之科学证据其实非常薄弱。并无实际证据显示,对自身性别认同有异常想法或行为之孩童,应鼓助他们作跨性别人士。
(全文九万字可于http://www.txlyd.net/contents/bk2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