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经的爱 圣经一书是一本爱的历史,记述天主对人类的爱。我们讲世界历史时,称世界历史为救恩史,把世界历史分为三个阶般:救恩的预许时期、救恩的实现时期、救恩的完成时期。救恩的完成时期,将在世界终穷以后,出现未来的新天新地,而世界历史实际上祇有救恩预许时期和救恩实现时期。救恩预许时期在基督降生以前,为圣经的旧约时期,救恩实现时期在基督降生以后,为圣经的新约时期。整个圣经记载天主的救恩,救恩即是天主对人的爱。 1.旧约记述天主对人类的爱 旧约开端的第一章,记载天主创造天地万物。天主创造天地万物,是天主爱的表现,特别在创造人类原祖时,天主更表现祂的爱,天主按照自己肖像造人(创一26)又立人为万物之主,管理宇宙间的万物(创一28)把人安置在乐园里(创二8)。 可是人却背叛了天主,妄想成为和天主一样伟大(创三5),使后代的子孙──整个人类远离了天主,陷入罪恶和丧亡的深渊。天主爱惜所造的人,乃许下给人类一位救主,使人类再归向天主的救恩(创三15),这就是救恩预许时期的开始。 罪恶由原祖背命的一刻,进入了世界,第一次最惨酷的表现,就是加音杀死他的亲兄弟。由兄弟间的互相残杀,流为男女的淫乱,以至于使天主后悔造了人,竟以洪水淹没了人类(创第六章、第七章)。但天主保留了诺厄一家,而且第一次和人类订约,不再因人类的罪而毁灭人类。 订立盟约是天主爱人类的标记,在盟约里天主爱人类的爱由降福来表现,人对天主的爱由遵守诫命来表现。从第一次订约后,天主继续和人类订约,祂和亚巴郎、梅瑟,最后由基督订立新约。天主和人类的爱形成了一部盟约史。这部盟约史便是圣经。 在旧约时代,天主所订的盟约是为预备救恩的来临,即预备救主的降生。天主选择了亚巴郎和他的子孙以色列民族、作为人类的代表,成为天主的选民。旧约明白说出天主因爱而选了以色列民族。申命记第四章第三七节说:“他由于爱你的祖先,才选择了他们的后裔。”申命记第七章第八节说:“由于上主对你们的爱,并为履行他向你们祖先所起的誓,上主才以大能解救你们。”申命记第十章第十五节说:“上主只喜欢了你们的祖先,钟爱了他们,由万民中拣选了他们的后裔。”在欧瑟亚先知书里天主自己第一次说明对以色列的爱。第十一章第一节说:“当以色列尚在童年时,我就爱了他,从在埃及时,我就召叫他为我的儿子。……是我的仁慈的绳索,爱情的带子牵着他们,我对他们有如高举婴儿到自己面颊的慈亲,俯身喂养他们”。这里天主把自己的爱比作像父母对儿子的爱。厄则克耳先知书第三十四章,天主把自己的爱比作有如牧童对羊群的爱。“因为上主这样说:看,我要亲自去寻找我的羊,我要亲自照顾我的羊”。圣咏第二十三篇歌颂上主牧人的爱:“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 天主订立盟约,以父母和牧童的爱爱人,人对盟约该怎样呢?天主在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四十八章第十四节说:“我所爱的必实行我的旨意。”人按照和天主所订的盟约,应该遵守天主的诫命。旧约出谷记第二十章记载天主颁布了十诫,但在颁布以前,天主训示以色列人说:“除我之外,你们不可有别的神。”(出二十3)申命记第五章梅瑟重申十诫,第六章第四节梅瑟说:“以色列,你要听着: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梅瑟又说:“如果你们听从这些法令,谨守遵行,上主、你的天主必照祂向你们祖先所起的誓,对你们守约施恩。祂必爱你们,祝福你们。”(出七12─13) 人对天主的爱是人民对于君王的爱,尽心遵守规诫,以避免惩罚,而能得福。但这种人民对君主之爱,在以色列用以对于天主时,则加上报恩之情;因为天主曾经显灵,把以色列民族从埃及救出,将巴勒斯坦给了他们。在圣咏里,这种知恩报爱之情很是显明。撒落满王却又以另一种爱来表现以色列人民对天主之爱,就是雅歌描写的男女之爱,以男女之爱比喻人对天主的追求。 旧约所讲的爱,就是以上所讲的天主对人类之爱,人类由以色列作代表,也是以色列人对天主的爱。 至于对于旁人的爱,旧约里祇有一句话,就是肋未记第十九章第十八节所说:“但应爱人如己,我是上主。”这是上主的一项积极的命令,消极的命令在同一章里列举很多,在十诫里也有好几条属于消极的爱:即不可伤害别人的生命、身体、名誉和财产。 因此对于旧约圣经所说的爱,最重要的是天主对人的爱。天主的爱,第一是造物主创造人类之爱,按照天主肖像造人,立人为万物之主;第二是父亲希望子女回家之爱,预许救恩,选择以色列民族作为人类的代表,以得救恩。次要的是人对天主的知恩报爱之爱,全心爱唯一的天主。最后是爱人如己之爱。 2.新约说明爱德的本质 希腊文新约,为表示爱,不用普通的爱,而用 agapä,英文译为charity 和love 意义不完全相同,我们的中文翻译则为爱德。实际上相当于儒家的仁。但新约所说的爱因着基督而予以超性化。 新约的爱,在圣若望的书信里解释得很明白。爱是从天主来的,因为天主先爱了我们。天主怎样爱了我们呢?祂实现了在旧约所预许的救恩,遣派了唯一圣子,降生成人。圣若望在第一书第四章第九节说:“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事上已显示出来,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派到世界上来,好使我们借着祂得到生命。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祂爱了我们,且派祂的儿子,为我们做赎罪祭。” 天主圣父之爱由圣子基督显露出来,基督说:“我来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命。……我为羊舍弃我的性命。”(若十10,15)基督自己承认这种为羊舍生之爱是最大之爱:“人若为自己朋友舍弃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圣保禄宗徒因此说我们人应当尽心爱基督,爱天主圣父,因为圣父圣子给我们人类一个极大的爱。他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若吗?是窘迫吗?……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大获全胜。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或其它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隔绝,即是与我们的主基督耶稣之内的爱隔绝。”(罗八35─39) 基督给予人的爱有超性的神效,使我们和天主合而为一,我们同人又在基督内合而为一。耶稣在最后晚餐向圣父祈祷说:“我在他们内,你在我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为叫世界知道是你派遣了我,并且你爱了他们。”(若十七23) 因着这种合一的爱,基督乃给我们一条新的诫命:“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十五12)基督爱人,是因受圣父的派遣来救世人,祂在人身上看到圣父,为爱圣父而爱人。祂命我们也该因爱祂、爱天主而爱人。圣若望宗徒说得很清楚:“因为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他所看不见的天主。我们从他领受了这命令,那爱天主的也该爱他的弟兄。”(若望一书四20─21) 因此,基督把爱天主和爱人的两条诫命,常结合在一齐,似乎成了一条诫命。因此圣保禄宗徒也以爱的诫命包括一切的诫命。他说“因为谁爱别人,就满全了法律。”(罗十三8) 圣若望宗徒更上层楼,而把爱的本体说出来。“因为天主是爱……天主是爱,那存留在爱内的,就存留在天主内,天主也存留在他内。”(若望一书四8─16) 圣若望用“天主是爱”这句话说明了圣经的爱的本质。爱是将自己所有的善分给被爱的,天主是爱,因为天主是善,善便愿将自己的善向外分送,因此天主便是爱,爱就是生命。 天主向外施善,第一使万物生存,从无中创造万物,给人以生命。第二,使因罪而堕落于死亡的人,再得生命,所以基督说自己来为使人得更丰富的生命。第三使生命发扬,在纵的方面,使人的生命和天主的生命相合为一,在横的方面使人们的生命相合为一。这样便达到了爱的目的,因为爱是为结合为一。 二、 儒家的仁 儒家的仁起源于孔子。最先讲仁的书是论语和易传。论语不是孔子所作,而是门生记述孔子的话,易传普通说是孔子所作,现在虽有很多人怀疑,但究竟代表孔子的思想。 易经干卦的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这个仁字表示爱人。系辞说:“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上、第四章)朱熹注释说:“盖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系辞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系辞下、第一章)。在这一段话里,易传把圣人之仁和天地好生之德相结合,仁和好生之德意义相同,而仁为爱之理,就在于好生之德。 论语一书讲仁的地方很多,意义也很复杂,每一次门生问孔子仁是什幺,他的答复都不相同,他是因人施教:或说是爱,或说是守礼,或说是端重,或说是慎言语,或说为下学而上达。因此我们以孔子所讲的仁为全德,包含一切的善德,也就是孔子所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一贯之道,孔子的仁字可以贯通他的全部思想。 论语的仁字和易传的仁字,是否相同?易传的仁为天地好生之德,论语的仁有没有这种意思?有一次孔子对门生说自己不想再教学,不再多讲话了。门生问道:若是夫子不讲话了,我们将来用什幺话去教导别人?孔子乃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主张法天,天不说话而行动,天的行动在于四时运行,使万物化生。孔子的这一段话不就是易传所说的天地有好生之德吗? 易经讲天地的变化,变化的目的在于使万物化生,易传说:“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第五章)。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农人眼中所看见的和所希望的,是春夏秋冬、季节的更替,五谷发荣滋长。他们对于整个宇宙,祇看见五谷的生长和收成。因此,易经以为天地的变化,在使万物化生。 宋朝理学家便以天地变易,化生万物,称为天地好生之德,也称为天地之心。又以生命称为仁,如桃仁、杏仁。天地之心爱护生命。人得天地之心为心,天地爱护万物的生存,人也爱护万物的生存,这种爱称为仁。 儒家的仁来自天地,天地在易经虽由干坤作代表,然而在干坤以上,天地代表上天。儒家说天地好生之德,天地之心为仁,心和爱不是天地所有,而掌管天地的上天,或称皇天上帝所有。上天爱天地万物,所以使他们生存,使人有生命。仁,来自上天之爱,上天之爱在于给万物和人以生命。 理学家再进一步,乃说因着仁,人和天相合为一,即人心和天心一样有仁,这是天人合一论。又因着仁,人和万物合而为一。张载在西铭里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在大学问里说人心爱护一切物,因着这种仁乃和万物同为一体,因为人在生命上,和天相合为一,因人的生命由天而来、和万物也相合为一,因为在生命上彼此相通。 这样儒家的仁使人和上天相合为一,使人和万物相合为一。既然相合为一,乃有爱。孔子说:“是故仁人之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礼记、大昏解)。儒家也常说“仁民而爱物。”仁,乃是爱之理,爱为仁之用。 中庸第二十二章,以至诚的人发扬了自己的人性,乃能发扬别人的人性;发扬了别人的人性,乃能发扬万物的物性;发扬了万物的物性,便能赞天地的化育,然后乃能与天合一。中庸的这种思想就是理学家一体之仁的根据。中庸以人性和物性相连,发扬人性就能发扬物性;发扬人性和物性,都是发扬生命,赞助天地化育万物的大业,这就是理学家所讲的仁。 中庸说明先该发扬自己的人性,以发育自己的生命,仁爱便由自己开始。发育了自己的生命,便发育别人的生命,仁爱由自己而推到别人,这是儒家的推己及人,也是孔子所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由仁民而达到爱物,仁者乃以万物为一体。儒家的爱因着仁之理,由自己推到整个宇宙的万物,因为万物为天地所生,天地之心爱护万物,人得天地之心为心,而且在生命上和物相合为一,人便爱了万物。 三、 结 论 由上面所说,我们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圣经的爱以天主为根基,天主之爱使万物有生存,且使人有相似天主的生命。不幸,人因罪恶丧失了这种生命,天主的爱许给人救恩,派遣圣子成人,圣子爱人,以自己的生命赐给人,人因着基督的生命,上与天主合而为一,下与世人合而为一。因此爱天主爱人成了最大的诫命,且成了同一的诫命。圣经的爱乃是生命,而是天主的生命。因此,爱也该是人的生命。 儒家的仁以天地之心有好生之德为仁,天地之心为皇天上帝的代表,仁便以上天为根基。天地之心在天地的变化中显现出来,因天地的变化为化生万物,化生万物即是上天之仁。人之心由天地之心而来,人心便有天地之仁,人也就爱护自己的生命,又爱护别人的生命和万物的生命,努力使生命发扬,便是人心之仁。儒家的仁也就是生命。生命以精神为主,发育精神生活的一切善德都包含在仁之内。 两者互相比较,圣经的爱和儒家的仁,有相同之点,也有异点,相同的是:二者都来自天主,因为儒家的上天即是天主。圣经的爱和儒家的仁都表示生命,又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为一切善德之首。所不同的是:圣经的爱直接由天主自己表现出来,圣经的爱给与人以天主的生命,即是超于人性的生命;儒家的仁由天主因着天地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天地的变化给人的生命,是人本性的生命。两者在伦理道德方面,圣经和儒家都以仁爱为最大的诫命和最大的善德。有圣经之爱的人,称为圣人;有儒家之仁的人,称为仁人,两者都是完人。 因此我们可以说:由孔子到基督的路是一条直路,是从下向上的路,也可以说是孔子所说:“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