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分类 > 教友生活 > 主日

陈日君枢机主日讲道:宽恕之道

时间:2017-09-15  来源:朝夕相随  作者:陈日君枢机 点击:3523

bishopB.jpg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甲年读经)

德 27:33- 28:9
咏 103:1-2,3-4,9-10,11-12
罗 14:7-9
玛 18:21-35


我们惯常强调旧约和新约的区别。有人说旧约主张报复,新约主张宽恕。耶稣不是说过:“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吗?

首先要澄清的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并不鼓励报复,而是说,“即使你要报复,也该节制,不可过分”。对良心粗鲁的百姓,天主那时也只能要求这么多。

大概因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规矩出自出谷纪廿一:24,特别有权威,所以一直有人坚持,到耶稣时代还被借用。随着文化的进步,人早已了解报复是不对的;甚至外教的智慧里,也强调宽恕。德训篇是在传统的宗教智慧里,注入了外教的智慧思想。今天的读经一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说法,已距离很远了。

家族与家族间、民族与民族间的报复行动特别可怕。若人只以同家族、同民族的人当作人,而别的人就不算人,那么报复可以被认为是本分。为了复仇雪耻可以大开杀戒,这样以暴力带来暴力,不断升级,疯狂地发展下去,过了几代,恐怕也不记得这暴力的开始是为了什么。暴力是非理性的,科索沃发生的悲剧是一个例子。种族的仇恨,像一口无底的井,吞下了无数无辜的人。

宗教把所有人放在天主前,那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既然大家是罪人,那么我们彼此宽恕,就能保证天主对我们的宽恕,因为天主爱每人如子女。

福音中伯多禄的问题是关于宽恕的次数:我该宽恕我的兄弟多少次?七次够了吗?这问题听来很幼稚,其实未必。宽恕大概也应该有个限度吧,否则我的兄弟得寸进尺,我岂不放纵了他?人的忍耐也有限度,终有一天我会忍无可忍……。而且据说那时各经师的学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甚至有一些准确的“价目表”——对妻子该宽恕多少次,对子女多少,对兄弟又多少……那么,师傅耶稣的规矩要求多少呢?

耶稣认真答覆了伯多禄:“不是七次,是七十个七次”。创世纪四:24记载了拉默客的话:“杀加音的受罚是七倍,杀拉默客的是七十七倍”。现在耶稣却说宽恕兄弟该七十个七次。

耶稣不只直接答覆了伯多禄,还加上一个比喻,让听众清楚体味到,计算宽恕的次数其实没有意义。主人赦免仆人的债项,与仆人欠仆人的债项根本不能比较,就像大梁和木屑的比例,后者真是微不足道。

比喻毕竟是比喻。有人可以为那恶仆辩护说:主人既已赦了我的债,已不能再追究,那同事欠我的债是另一回事,我还是要他清还,为何不可?在今天的社会里,恐怕他还能打赢官司哩!比喻不可能把事实全盘讲出来,这福音里的主人原来也是父亲,所有仆人都是他的儿女。爸爸宽恕了,而兄弟间不肯宽恕,岂不伤爸爸的心?

本主日的读经二还是罗马人书。数主日的“半延续读法”,今天是最后一段。读经二本来不刻意配合福音,但今天的读经二正点出整套宽恕之道的关键。天主不是宽恕了我们一笔债、一些身外物,他是藉着死亡与复活救赎了我们;从此,我们或生或死全属于他。我们每个人都属于他,是他的宝贝。他又说:你们给最小的一个兄弟做的,就是给我做;最小的是指最穷的、最弱的,也指最惹人讨厌的、最不讲理的、最使你生气的、得罪过你的、欠你最多的……。

上一篇:主日弥撒讲道(甲年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下一篇:主日弥撒讲道(甲年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3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本站网友 匿名
2011-09-15 15:01:01 发表 [3 楼]
2011年 九月份 生活圣言
时间:2011-09-01  来源:真理电台  作者:卢嘉勒 点击:1151


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路15:32)

这句话是‘浪子回头’比喻中的最后一句。你肯定听过这个比喻,它给我们显示出上主的慈悲多么伟大!这句话也是路加褔音中整整一章的最后一句。在这一章中,耶稣所讲的另外两个比喻也谈及同样的话题。

你可记得那亡羊的比喻吗?亡羊的主人为了寻觅那遗失的一只,便把其它九十九只丢在荒野里。(参阅路15:4-7)

你还记得那个妇人遗失了一个银钱(达玛)的故事吗?她一找到后,便把朋友及邻人都请来,与她一起欢庆。(参阅路15:8-10)



“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天主以这句话邀请你和所有的基督徒与祂同乐,一起庆祝失而复得的罪人回头改过。在比喻中的这句话是父亲向大儿子说的。长子一生和父亲在一起,如今经过了一整天辛劳的工作,见到家中开始了盛大的庆祝,原来是为了弟弟无恙归来,就生了气,不肯进入家门。

于是父亲便出来,走到这个忠心的儿子面前,就像他走到浪子面前那样,并设法劝解他。不过父子两人的心情显然不同:父亲的内心只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爱及莫大的喜悦,并切望所有人都能与他同乐;但长子却充满对他弟弟的轻视和妒忌,不再认他为弟弟。事实上,当提及弟弟时,他说:“你这个儿子耗尽了你的财产。”(路15:30)

那父亲对回头的浪子的爱心和欢乐,更与长子的态度成了强烈的对比。长子的愤恨显示出他与父亲的关系原来是冷淡,甚至是虚伪的。这个长子辛勤工作,努力尽好他的本份,可是不晓得以儿子的情怀去爱父亲。说实话,他只不过像服从主人那样去服从父亲罢了!



“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耶稣说这句话,是为揭示一种你也可能陷入的危险:就是想过一种中规中矩、着重体面的生活,其动机只是为独善其身,且能批评那些比不上自己的弟兄。其实,如果你‘执着’于完美主义,致力于建立自我,那么你心中便会充满自我,及仰慕自我之情。这样,你便像那留在家中的长子向父亲列举自己的功绩:“这些年来我服事你,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路15:29)



“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耶稣说这句话,也是要推翻一种态度,就是相信一个人能否与天主建立关系,完全视乎他是否遵守诚命。不过,连犹太人的传统也深深意识到,仅仅遵守诫命是不够的。

耶稣在这个比喻中强调天主的爱。祂叫人明白那本身就是爱的上主率先向人走去,不管他或她是否值得被自己所爱。耶稣但求我们向祂开放自己,好能建立真正的共融生活。当然,你很容易便了解到,要接近‘爱的天主’,最大的障碍就是当人只着重行动和功绩,而天主所要求的却是人的心。



“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当欢宴喜乐。”

耶稣以这句话邀请你抱着一份如天父般浩瀚的爱去对待罪人。耶稣要求你不要用自己的尺度去量度天父对任何人所怀的爱。

正如父亲邀请长子去分享浪子回头的喜乐,同样,天父也要求你改变自己的态度。即是说,你平素只会倾向轻视和低看的一些人,如今对他们就应该像接待兄弟姊妹一样。这会引发你内心的真正皈依,因为这使你不再相信自己胜人一筹,并令你避免一种排斥其它宗教信徒或其它宗教的态度,这样你便能领会到,耶稣带给你的救恩,纯粹是一份天主所赐的爱的礼物。



卢嘉勒

本月的生活圣言曾在2001年3月份发表过

 
回复  支持[ 16 反对[ 8 ]
本站网友 匿名
2011-09-14 00:03:39 发表 [2 楼]
宽恕别人有时也不太容易 毕竟我们的肉身太软弱 但我会努力去做
 
回复  支持[ 28 反对[ 9 ]
本站网友 阿来路亚
2011-09-13 22:57:57 发表 [1 楼]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回复  支持[ 20 反对[ 10 ]
推荐资讯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父回忆录:一生的追随
百岁圣言会士郭福德神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则》,帮助司铎准备弥撒讲道
圣座颁布《弥撒讲道规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
有关成义/称义教义的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蒂玛圣母第三个秘密!
请不要以讹传讹,澄清法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记者向教宗做的访谈纪录“世上的光,教宗,教会,时代的征兆”
圣座新闻室向各界介绍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新途径
天津西开总堂开拓福传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是基督徒
据报道:前苏联总统戈尔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可贤主教
忆我可敬的老师——高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