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明年的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在北京逝世400周年纪念日。据阿根廷《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报道,欧洲人玛提欧·利奇(中文名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8年,是东西方交流的使者。为纪念他逝世40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业已展开。该刊11月9日就此播发一篇题为《利玛窦,欧洲文明与中华文明融汇的典范》的署名文章,要点如下:
玛提欧·利奇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他曾经在罗马学院从师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拉乌。他学会了中文,并最终成为这个东方帝国的一分子。他翻译了《几何原本》,他的世界地图最终到达皇帝本人手中。天文学和数学等科学的钥匙为他开启了中国这扇不可开启之门。今年,在他辞世400周年来临之际,人们开展各项纪念活动,拉开“利奇之年”的帷幕。他的中文名字叫利玛窦。
今年5月17日,耶稣会会士启动的“玛提欧·利奇年”的系列文化庆祝活动在利玛窦的家乡马切拉塔拉开帷幕。其他国家也将开展系列纪念活动。5月6日,教皇本笃十六致马切拉塔教区主教克劳迪奥·朱廖多里的一封信被公开。教皇在信中称赞,“深刻的信念和卓越的文化科学才华”是多年来支撑利玛窦在中西方之间开展交流并使福音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的力量之源。一些中国城市的街道以利玛窦的名字命名,向这位西方传教士表达敬意。
利玛窦至今仍是欧洲和中国文化交流的模范。他逝世时,来到中国的使团一共有8名使者与8名中国耶稣会传教士在4个教区和一个传教所供职。此外,还发展了25000名基督教徒。中国人尊称他为“泰西儒士”,傅吾康等世界知名的历史学家认为,他是“有史以来中国和西方之间最杰出的文化桥梁”。
利玛窦的一生充满传奇,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从16世纪发生在他身上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冒险经历中获取灵感。他被奉为努力传播科学知识的耶稣会传教徒典范。
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出生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岸城市马切拉塔。1561年开始,在家乡的一所耶稣会开办的中学学习,直至1568年前往罗马学习法律。1571年,19岁的利玛窦加入天主教耶稣会。次年来到佛罗伦萨学习人文科学。1573年到1577年,他在享誉盛名的罗马学院学习,在那里从师著名的耶稣会士克拉乌学习多门科学。
利玛窦时常感受到前往亚洲传教的召唤,于是他向这块大陆进发。1577年他到达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市,在那里学会了葡萄牙语并开始学习神学。1578年他和另外13名耶稣会士从里斯本起航,同年9月到达印度果阿(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地之一),在那里他继续学习神学同时教授拉丁语和希腊语。
研习中国文化
1580年,28岁的利玛窦晋升为印度科钦(现在印度喀拉拉邦的戈奇市)司铎。1582年他离开果阿,同年8月7日抵达中国澳门。在那里,利玛窦几乎立即投入学习汉语的艰巨任务之中。1583年,当时的两广总督批准利玛窦和另一名耶稣会士在广东省东部的肇庆市定居。从此,31岁的利玛窦开始了漫长的北上之旅,他的最终目的地是北京。
利玛窦在肇庆的耶稣会士住所展示过一幅世界地图,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在大家的提议下,利玛窦复制了地图,将上面的地名译成中文,并在1584年付诸印刷。这就是著名的世界地图的初始版本,当时的中国人称之为《坤舆万国全图》。此外,他带来的欧洲钟表、威尼斯三棱镜、西方绘画和书籍引得人们赞叹不已,当时的中国人还不认识这些东西。通过这种接触,利玛窦成功使大约70名中国人皈依天主教。那时,他很可能已经开始使用自己的中国名字利玛窦。
1589年,利玛窦得到新任两广总督的许可,和其他耶稣会士一起迁往广东省北部的韶州定居。在那里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便利,得到一处住所并修建了一座教堂。为了融入当地文化,利玛窦等人模仿佛教僧侣的穿衣打扮。许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被这些睿智的西方人吸引,纷纷来到利玛窦的住所了解他们的知识。
1590年左右,这些耶稣会士发现僧侣的社会地位不及儒士及其他受过教育的人,于是开始蓄发留须,穿起儒士的衣服。在此期间,利玛窦逐渐掌握了汉语,并将儒学的《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这份手稿现在保存在罗马耶稣会的档案中。此外,利玛窦还总结出首套将汉字译成拉丁文的标准。这两项成就足以让他成为名符其实的西方汉学之父。
1592年,耶稣会士的住所遭强盗袭击,利玛窦的一只脚受伤,从此留下瘸腿的毛病。1595年,他离开韶州迁往南京,并从那里继续北上至首都,后因日本人侵略朝鲜被迫迁往南昌。
1595年,利玛窦在南昌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录》。1596年他翻译、编撰了短作《西国记法》,将他的西式记忆法介绍给兴趣浓厚的中国人。
1598年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得知这个来自西方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能够帮助官方修改纪年法,提出带他和耶稣会友拉扎罗·卡塔内奥(即郭居静神父)一同前往北京。在此次旅途中,熟知音乐知识的郭居静神父领悟出汉语语调,在他的帮助下,利玛窦着手编撰第一部中文字典,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没能保存下来。
两次进京
1598年9月7日,利玛窦一行人到达北京。然而,当时的中国人对外国人缺乏信任,因此拒绝接收这些传教士。在王忠铭的建议下,利玛窦等人于1599年返回南京。在他与会友暂居南京期间,很多博学的官员纷纷前来拜访,其中包括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贽。李贽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对利玛窦评价道:“现在,他能够流利使用我们的语言、用我们的文字写作,行为举止也符合我们的标准。他修养极高、待人接物坦诚直率,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我认识的所有人当中找不到能跟他相媲美的。”
第二次进京的时机来临时,利玛窦毫不迟疑地把握了机会。途经山东临清时,当地税吏下令将利玛窦和同行的会友扣留了半年,还没收了他们打算呈献给皇帝的一些礼物。经历艰难险阻的利玛窦一行终于在1601年1月24日抵达北京。
他们将两座自鸣钟、三幅油画、一架大西洋琴、几只威尼斯三棱镜和奥特利乌斯的《世界概观》等礼物呈献给万历皇帝。万历收到礼物很高兴,于是下旨允许他们留宿宫中,向太监传授修表和弹琴的技艺。
随后,利玛窦等人迁入外国使者住所居住,在那里接受了很多来访者,其中包括来自中东的旅客。其时,利玛窦得出结论,马可波罗所说的契丹(Cathay)就是指中国,并将这一结论告知了印度和欧洲的耶稣会会友,后来,葡萄牙修士鄂本笃经考察确认了利玛窦的结论。
1603年首次出现由利玛窦编撰的天主教教理著作《天主实义》,供第一批皈依的教徒阅读。1604年,中国脱离耶稣会日本教区时,利玛窦是该教会中国教区的最高负责人。然而,他的文化融合方式在耶稣会内外都遭到反对,为此,他于1609年出版了《辩学遗牍》来维护自己的观点。然而,对其文化交流方式的争议在他去世后有增无减,并最终促成了康熙年间的中国礼仪之争。
利玛窦在中国生活的28年里,编撰了约20本书籍,有的介绍科学知识,有的属于其他范畴。他的5本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的科学著作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起名为《乾坤体义》。
1607年,利玛窦和学生徐光启共同完成的6册《几何原本》翻译本出版。此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评价了他的另外5本非科学性质的书籍。
不同文化和科学交融之路
常年的紧张和疲劳损害了他的身体。1610年5月11日,57岁的利玛窦在北京去世。明朝皇帝同意了耶稣会士的请求,允许将他葬在北京西郊名为“滕公栅栏”的墓地。19世纪,“滕公栅栏”交由马利亚会友看管。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时,墓地遭毁坏后又历经重修。文化大革命时期再次遭到破坏,之后得到局部修葺。1963年,参加梵蒂冈理事会的中国教区主教联名请求教皇为利玛窦主持宣福仪式(教会宣告逝世的利玛窦因功德升天列入“真福品位”)。
16世纪的欧洲人踏上发现新大陆之旅时,在商人、士兵和冒险家以外,还有一类离开故土前往遥远国度的人群,那就是传教士。他们怀着将福音散播到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信念,历经那个时代难以置信的英勇壮举,到达很多人无法到达的地方。利玛窦是耶稣会士中通过学习汉语、中国文化和使用欧洲科学的新方式来传播福音的代表人物。在他之后,掌握科学知识的耶稣会士纷纷来华出使。利玛窦的各项成就,特别是他对纪年法进行的改革,让他享誉明朝朝廷。在克服各种困难后,他终于在17世纪末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得到皇帝的谕旨,在全中国传播天主教并接受任何愿意皈依的人入教。与此同时,传教士在中国宣扬天主教的问题日益尖锐,最终导致几十年后清朝皇帝下令禁止传教活动。
最终,利玛窦成为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和宗教方面交流的典范。
从文化角度剥光西方神学的衣物,再给它穿上容易被人理解的新外套的做法是否可行?这个问题或许至今仍困扰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在这些致力于寻找科学和宗教对话的共同平台的众人之中,利玛窦走在了前列。他凭借超越时代的文化和神学才华为世人指明了一条文化和科学相互交融的不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