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马尔谷福音是四部福音中最短而最早的一部。它存在于其他三部福音(玛窦`路加`若望)之前。马尔谷福音仅有678节(玛窦有1074节,路加有1151节,若望则有879节),成书时间约在公元65~70年间(玛窦福音约在70~100年间;路加福音约在70~90年间;若望福音约在第一世纪晚期,于路加福音之后成书)。不过有关福音书的成书年代颇难确定; 历史上在64~70年间发生了两宗令人震惊的事件:即基督徒首次在罗马因为是基督徒而被处死(公元64年),及耶路撒冷城被罗马军队毁灭(公元70年)。圣经学者多据此推断马尔谷福音的成书年代应在65~70年间。因为犹太战争似乎还没有开始,而谷13章中的依据颇为模糊不定1。 此外,学者们普遍认为《谷》是在罗马写成的。这由福音中频繁使用的希腊化的拉丁词汇可窥一斑2。 《谷》的写作对象似乎是非犹太的基督徒读者。除了上述福音中频繁使用的拉丁词汇外,圣史并未引用旧约经文,而且常常解释犹太人的习俗(如2:26;7:2-4;14:12;15:42)。此外,在引用一些阿辣美文的词汇时,圣史更一一翻译出来,以助读者明白其意(如5:41;7:11,34;14:36[Abba pathr 两字分别为阿辣美文和希腊文,意思相同,即爸爸];15:22,34)。 至于作者,来自经文的内在证据(internal evidence)不足以证明其身份。传统看法受耶辣颇里的主教巴比亚斯(Papias)的影响,认为福音的作者就是马尔谷,即那位把伯多禄的宣讲写下来的记录员(参阅伯前5:13)3。就巴氏所言,我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马尔谷对伯多禄在宗徒中的地位有比较特殊的看法吗? 若从福音里去断言这一点,十分困难。在《谷》中,“西满Simwn”出现了6次,“伯多禄Petros”出现了19次,共25次。这种情形容易使人混淆不清,因为其中只包含了17件事,且只有5件事是以伯多禄的自夸与背主为中心。在所有耶稣召唤门徒的记述中,伯多禄总是名列首位(如3:16;5:37;9~13:3;14:33);但在其他福音中也常是如此。除了这种为首的地位外,伯多禄并未特别受到马尔谷的偏爱。当他在凯撒勒雅认耶稣为默西亚时,也并未得到吾主的赞美或赏报的许诺(如玛16:17ff)。他因不信耶稣预言的受难与死亡而受到了责斥(8:33);他曾被预言将要背主(4:30),后来成为事实;他在山园中睡觉的事也被记述(14:37)。显然,马尔谷并未隐藏伯多禄的弱点。伯多禄在安提约基及罗马成为教会的领袖,后来又在罗马殉教。这些从其他来源所得知的史实使我们确信他的地位,也使圣史毫不犹豫地记载下来他早年平凡的生活。 在过往四十年中,对马尔谷福音投入了相当多的研究。不要指望所有这些研究在这部福音的每个细节上皆能达成一致。但有一件事所有这些研究却异乎寻常地都能达成共识,即《谷》8:27~30,伯多禄的宣认是马尔谷福音的转捩点或说枢轴点4。 换言之,伯多禄的宣认可视为马尔谷福音第一部分(1:1~8:26)的结束和第二部分(8:27~16:8)的开始。或更好这样说,福音的第一部分可视为伯多禄宣认的准备与引导,第二部分则详述伯多禄此宣认的含义。为此,伯多禄的宣认可被视作是连接福音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枢纽(hinge)。而本文的结构亦依此而定:第一章中,我们会尝试去看看马尔谷在8:27~39之前所列出的内容并他这样做的理由。亦即,是什么神学上或牧灵上的关心使得他要选取这样独特的安排。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部分,尝试详尽地阐述伯多禄的宣认,即福音作者在原文背景中藉此宣认所欲表达的神学思想。至论圣史所表达的耶稣对伯多禄的宣认的正确教导,是本文第三章讨论的内容。此外,有关本部福音之结尾部分(16:9~20)的原文批判,本文在此不予讨论,请读者另读有关的资料为盼。 实在,历代学者对马尔谷福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执牛耳者更多如云。本人不揣冒陋,仅在本文中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对读者若有杯水车薪之助力,于心足矣,别无所求。若能得到各家学者的不吝助正,更属幸事。恳祷待之。
1.参阅Herman Hendrickx, From One Jesus to Four Gospels,p.60.Rev.Ed.,Claretian Publications,Quezon City,Philippines: “Two shattering events took place in 64 and 70 A.D.: for the first time Christians were executed in Rome for being Christians; and Jerusalem was destroyed by Roman armies. Some scholars gave a precise dating to Mark between 65-67A.D. because the Jewish war does not appear to have begun and the references in Mk 13 are quite vague and imprecise.” 2.参阅《福音》465页,思高圣经学会译释,1989年12月第四版:“……这些拉丁文的语汇,有的采自商界,如modios modius 4:21(玛`路也有); dhnarion denarius 12:15(玛也有); xesths sextarius 7:4; kodranths quadrans 12:42(玛也有)。有的取自军界及法庭,如spekoulatwr speculator 6:27; khnsos census 12:14 (玛也有); fragellow flagello 15:15 (玛也有); praitwrion praetorium 15:16 (玛`若都有); kenturiwn centurio 15:39; legiwn legio 5:9 (玛`路都有);较为重要的辞句及成语,也直接按拉丁文的语法译出:如odon poiein iter facere 2:23; sumboulion poiein consiliumfacere3:6;eicon ton Iwannhn habebantJoannem11:32;rapismasin auton elabon alapis eum caedebant 14:19; tw oclw to ikanon poiein populo satisfacere 15:15; tiqentes ta gonata ponentes genua 15:19。并且更出奇的是:两次用希腊化的拉丁语,来解释希腊文的原意(12:42; 15:16)”。 3.参同上,472页:“巴氏说,‘即那老人也这样说:伯多禄的翻译员马尔谷,就记忆所及,将主的言行,谨慎地笔之于书,不过没有按照次序。他未曾听过主训,也未曾跟随过主;但后来,如我所说的,他跟从了伯多禄;伯多禄只是为了(听众的)需要而施教,并非为了编篡主的言行。为此,马尔谷仅将所记忆的写了出来,他毫无过犯,因为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即不要把所听见的有所遗漏或搀杂些不确实的材料进去。’” 4.参同上1,p.64: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gospel of Mark. One would not expect all these studies to agree on every detail of the gospel, but there is one thing on which practically all of these studies do agree, that is, that Mk 8:27~30, the confession of Peter, is the turning-point or the pivotal point of the gospel.”
第一章:走在路上——认识耶稣的准备(1:1~8:26) 福音从一开始,就让我们知道耶稣的身份,他是“天主子”uiou qeou(1:1)。带着属于天主子的权威来到世界上,宣讲天主的福音。在圣史的笔下,耶稣自始便在忙碌奔波(euqus一词是这部福音的惯用语,一般译作“立即”`“随即”`“随后”,一共出现达40次之多)。相对而言,这部福音比任何其他福音较少复述耶稣的话语,其中只记述了一组言论(13章)及数个比喻(4章)。此外,从一开始,耶稣便显示出了他绝对的权威性。有关若翰洗者的报道也只是为了衬托耶稣的权威性:“那比我更有力量的,要在我以后来。我连俯身解他的鞋带也不配。我以水洗你们,他却要以圣神洗你们”(1:7~8)。而耶稣受洗时,更有圣父和圣神的作证(1:9~11)。所以,一出世,耶稣便招惹了众人的注目,以至于彼此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新的教训,并具有权威”(1:27)。可以说,从此刻开始,耶稣就已开始在准备自己,让人们去认识和接纳他。而称为“奇迹的福音”的《谷》中,所记载的耶稣的种种奇迹亦莫不是为此服务。 在《谷》的上半部中(1:1~8:26),记述了约20个奇迹故事。其中有简有繁,更有一笔带过的综述,如1:32~34,39;3:10~12;6:53~56。在这些奇迹故事的叙述中,圣史常常提到“信心”的重要。可见,耶稣所做的种种,皆为增加人们对自己神性权威的信心;尤其重要的,是门徒们对自己的信心,特别是那十二位宗徒。是人们的无信,致使耶稣不能显什么奇迹(6:1~6)。 在福音描述的种种境况中,我们可以看出耶稣对门徒的特别关爱。他极其渴望他们在他所行的奇迹和教导中对他的(神性)权威能有一正确无误的了解和认识,但绝不是当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所理解的政治性的“默西亚”。一旦发现门徒对他有类似的看法时,他便予以严厉的批评(8:30),更不让其他人加以张扬(1:43~44等);但往外不能如愿(如1:45等)。 看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耶稣自己从开始便极力显示他的权威性,而后来却又不让人们照样去做呢? 从《谷》上半部的叙述中,圣史没有给出答复。但从福音后半部的描述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经上关于人子应受许多痛苦,被人轻慢,是怎样记载的呢?”(9:12) “看,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于司祭长和经师;他们要定他的死罪,要把他交给外邦人;这些人要戏弄他,唾污他,鞭打他,杀害他;但第三天以后,他必要复活”(10:33~34)。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回答上面那个问题:耶稣显示他的权威有绝对正确性的把握,因为他是天主子;然而当时的人们却不能把握这种正确性——今天的人们亦然,不能正确地认识他的权威;除本身的有限外,还因他们不能在他身上,尤其是在他的所言所行上,放弃对一位政治味道很浓的默西亚的理想或渴望。耶稣自己当然很清楚他们的看法和想法,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对此要予以彻底的纠正和改善。 可见,圣史藉着独特的写作架构,是在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笔法,带出这种对耶稣的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在路上”(8:27)。 第二章:耶稣的提问与伯多禄的宣认(8:27~31) 在《谷》中,耶稣总忙个不停,总是在路上(参1:29;2:1,13,23;3:1,7,13,20;4:1,36;5:2,21;6:1,6,45,54;7:24,31,8:22,27;9:2,14,30,33;10:1,17,32,46;11:1,12,15,27;13:1;14:32等)。他对伯多禄的提问也是在路上开始的(8:27)。或许圣史的这种笔法,正表示出耶稣自我启示的循序渐进,直至走到十字架上的完满启示的高峰。因此,他的提问即代表着让门徒们完全认识他是谁的深切的渴望。 我们现在就步入经文,从上下文的背景中更深入地来分析一下: 27耶稣和他的门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凯撒勒雅附近的村庄去;在路上问自己的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28他们回答说:“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说是厄里亚;还有些人说是先知中的一位。”29耶稣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呢?”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30耶稣就严禁他们,不要向任何人谈及他。 27 和耶稣在一起那么久,门徒们应该对他有所了解;也应该了解周围人们对他的感受和看法。因为,他们负有传扬福音的重任,而这福音便是耶稣基督(耶稣在《谷》中,三次把自己和福音视为一体:“为我和福音的缘故”[8:35];“人为了我,为了福音”[10:29];“为我的缘故……但福音……”[13:9~10])。若对周围的看法和感受不敏感,如何能切实际地进行福传呢?所以,可以说耶稣乃有意借提问来唤起门徒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 28 门徒们回答耶稣的三个答复,若翰——厄里亚——先知中的一位,皆是对耶稣的模糊的认识。这三种看法,圣史在上文中曾提及,见6:14~16。对耶稣的这三种描写,我们或可以这样来看:说耶稣是洗者若翰,因为他的影响力与他颇为相似;“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群众都出来”(1:5对若翰的描述)——“他的声誉遂即传遍了加里肋亚附近各处[1:28];大批群众都喜欢听他[12:37]对耶稣的描述”。说他是厄里亚,因为按拉3:23~24,厄里亚应在默西亚来临前先来;对此,耶稣的看法是:“我告诉你们:厄里亚已经来了,人们任意对待了他,正如经上关于他所记载的”(9:13)。耶稣在此所提的“厄里亚”,指的可能是若翰洗者。至于说耶稣是先知中的一位,这也许是依据伪经厄四2:18的记载,希望默西亚来临时,有古时的一位大先知要来协助默西亚,复兴以色列国1。 从以上这三种看法的分析中,我们找不到最贴近耶稣本质身份的称呼,他不是这三位人物中的任何一个。耶稣当然也不满意此种答复,所以便更进一步,直接问门徒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29 耶稣的提问现在到了高峰。在他脸上覆盖的面纱,已一层一层被揭开,我们越来越能看清楚他的真面。虽然“默西亚”仍不是对耶稣的本质的描述,但却是最贴近的一个称呼。 形容词Cristos在“七十贤士译本”中,译自希伯来文 “受敷油者”。这个称呼曾用来指称国王`司祭`民长`人民`居鲁士,及那位理想的君王。在咏2:2,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把它解释为来自达味家室的默西亚,在撒罗满圣咏中(17:32)亦然。而在厄上49:10;52:4中,这个称呼则用于超人性的人子2。 “受敷者”往往是因为有特殊的理由和需要被敷油,而他本身亦常负有特殊的使命。放在耶稣身上来看,耶稣即是为圣神所敷,为圣父所派遣,来在此世拯救人灵脱离罪恶的默西亚。然而,他完成使命的途径和方法绝不是通过政治手段,而是藉着十字架!这一点,不仅当时的人们不能透悟,就连他的门徒也不能接受。所以,当伯多禄代表其他门徒宣认耶稣是默西亚时,不仅没得到他的赞许或认可,反而受到严厉的斥责(30节)。 这篇叙述是有关耶稣的一个故事。不能把它只认为是一个“马尔谷的结构”;它颇为个人化,以致极其强烈地推荐把它当作一个传承中的故事来运用。弟伯利(Dibelius)和步特曼(Bultmann)二人皆把它划为一篇传说,但此种特性的描述不能公正地对待这篇叙述并其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它停留于离开原始事件不远的见证之上这个概念,带领许多学者把它描述成是有关伯多禄的一个故事3。 步特曼的解释根本上是从这个观点分开的。他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基督徒的结构,而答案代表了常见的基督徒的宣认。这篇叙述是一种信仰传说glaubenslegende:对耶稣默西亚身份的信仰追究到伯多禄对默西亚宣认的故事上。他的复活节经验便是团体信仰诞生的时刻。进一步而言,此篇叙述破碎不全;耶稣对此宣认的一种反应原来应该是被详细叙述的4。 依此观点,要使它可信有太多的臆断和不可能。况且,解释“人子必须受苦”这个观念,比起接受他有创造性地考虑为先知们的命运,若翰之死,以及拒绝和解的犹太统治集团的敌视态度所预示的他的职务的争议来更为困难5。 基于这些理由,伯多禄的宣认与紧随其后的教导间的决定性需要认可。总之,这个故事不应这样来解释,好像不怀疑耶稣可能是默西亚这点,先前曾被门徒们的头脑所领悟一样。倘无某种对他之伟大性的认识和一种在他内古时的预言可被实现的希望,他们绝不可能摒弃一切来跟随他;而首次的印象必为他随后的言行所加深。此宣认的真正含义是:先前尚未成熟的和暂时性的,如今成为明确的和不可挽回的。在马尔谷的计划中,涉及默西亚苦难的这个新教导远比此宣认重要6。 耶稣究竟是如何教导门徒有关“人子必须受苦”这个观念的呢?我们现在就加以讨论分析。 1.参《福音》,235页,思高圣经学会,一九八九年十一月第四版。 2.参Taylor,V.,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p.376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1966, “The verbal adjective Cristos is used in the LXX to render the Heb. ‘anointed’ with reference to kings, priests, the patriarchs, the people, Cyrus, and the ideal king. In Psa.ii. 2 it was interpreted by Jews and Christians alike of the Davidic Messiah, as also in the Psalms of Solomon (xvii.32), while in I Enoch xlviii.10,lii.4 the term is used of the superhuman Son of Man.” 3.Ibid.,p.374, “This narrative is a Story about Jesus. It cannot justly be regarded as a ‘Marcan construction’; it is too personal and suggests too strongly the use of a story given in the tradition. Both Dibelius, 115, and Bultmann, 275-8, classify it as a Legend, but this characterization fails to do justice to the narrative and the impression it makes upon us. The perception that it rests upon testimony not far removed from the original facts has led many scholars to describe it as a Petrine story.” 4.Ibid., “Bultmann’s interpretation departs from this view…… he holds……The question is a Christian formation and the answer represents the familiar Christian confession. The narrative is a Glaubenslegende: faith in the Messiahship of Jesus is traced back to a story of the Messianic confession of Peter. His Easter experience was the hour in which the faith of the community is born. Further, the narrative is fragmentary; a reaction of Jesus to the confession must originally have been recounted.” 5.Ibid.,374-5, “There are too many assumptions and improbabilities in this view to make it convincing……Moreover, to explain the idea that ‘the Son of Man must suffer’ as without warrant in His teaching, is more difficult than to accept the view that He thought creatively about the issues of His ministry foreshadowed in the fate of the prophets, the death of John, and the implacable hostility of the Jewish hierarchy.” 6.Ibid.p.375, “For these reasons the decisiveness of the confession of Peter and the teaching which followed claim recognition……The story ought not to be interpreted as if no suspicion that Jesus might be the Messiah had ever dawned on the minds of the disciples before. Without some sense of His greatness and a hope that in Him ancient prophecies might be fulfilled, they are not likely to have forsaken all and followed Him, and first impressions must have been deepened by His subsequent words and deeds. The tru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fession is that what had been inchoate and provisional now became definite and irreversible. In the Markan plan the new teaching concerning Messianic suffer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confession. ” 第三章:耶稣针对“默西亚”的宣认的教导(8:31~16:8) 伯多禄代表其他门徒弟子对耶稣是“默西亚”的宣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此后,他可以在门徒们面前毫不隐瞒地讲论“天主之默西亚”的真意;即“受苦的人子”方是他们真正的主,才能领他们得到永远的救援。在《谷》的后半部中,耶稣曾三次预言自己将来的苦难,且一次比一次更加清楚(8:31;9:31;10:33~34)。最后一次苦难预言已经极其详尽(10:33~34)。然而,我们知道,这些预言完全是为了让门徒,尤其是那十二位宗徒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受苦的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主,才是他们真正的救援。所以,在每次苦难预言之后,耶稣都有一个教导: 8:34~38 跟随耶稣的真门徒,在他们的肩上都有一负十字架。那是彻底舍弃自己,福传人灵的标记。耶稣自己就是天主赐给我们的福音,虽然为传扬这部“福音”,我们可能会付出自己的性命;然而我们知道那是值得的。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和福音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8:35)。 由于在苦难预言中,耶稣并未提到十字架,人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在此的原文是“十字架”cross一词。也许耶稣在此说的是,“舍弃自己,背着他的担子burden,来跟随我”(参玛11:30;路11:46;迦6:5)。但由于初期基督徒的经验——伯多禄和其他人确实被钉于十字架上!——马尔谷把“担子”burden一词换成了“十字架”cross 1。 9:33ff 在基督的团体中,本质上没有职位大小,身份高低之分。若有领袖,也只是为服务而设。作为领袖者,唯有谦虚的服务,才能使整个团体中有和平存在的可能性。团体中的每位成员,唯有实在的谦虚精神,才能彼此和睦相处。因为,我们的家乡原是在天上。此地只是暂居之所,此世的名色财权无非是过眼烟云,眨眼间便烟消云散。长存的唯有我们的功过得失。 10:35~44 我们的祈祷应切实际,亦即为我们的身灵真有实在的益处。否则,这样的祈祷只会成为我们的负累,不是把我们压垮,就是令我们精神感到空虚。祈祷所培养的精神是一种奉献的精神,使我们能为了福传舍弃自己的一切。实在,作为耶稣的门徒,我们必要饮他所饮的爵,受他所受的洗,步他的后尘。此外,则别无所能。因为,我们能做的,只有付出;至于回报,那不属于我们要求的权限范围之内。我们相信,惟有天主能给每一个人最公道的赏或罚,那是他早给每个人预备下了的(10:40)。此外,耶稣更提出自己的榜样:“人子来,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10:35)。可见,为主的,尚且谦卑自下象奴仆一样来服事人,作为他的门徒弟子,更有何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耶稣为给门徒们解释“人子必须受苦”这个观念,除了言论之外,更以身作则,以自己整个的行为作出了诠释。实在,这为他所选的门徒来说,在接受上有很大的困难。在福音的上下文中,可以看到,在耶稣给他们教导有关“人子必须受苦”此一概念时,他们却在争论在他的王国中,谁为最大(9:34;10:37,41)!然而,耶稣对他们有很大的耐心。他们既是他所召选的,他就对他们负责到底。因为,他知道他在世的时间已不太多,他的门徒即将继续此同一的使命。他们肩上的任务实在很重!所以,耶稣也格外地关注他们,给他们预许了圣神的助佑;但也预见到他们将来的苦难(13:9~13)。 因此,虽然门徒们依然不甚明了耶稣对“受苦之人子”的教导,他对他们仍有特殊的关怀。可见,作为耶稣的门徒,有如何特殊的恩遇;但这是与他们的使命相连在一起的。然而不是人人都能有的福气,如那个革辣撒的附魔人,在痊愈之后,想要跟随耶稣,却没有得尝心愿(5:18~19)。感谢天主!我们今天的教会能有如此的发展,完全托赖于他的门徒弟子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相信,在磐石(基督)上建立的教会,虽然有过辛酸的血泪,且今后依然还会有;但我们这些小的活石(伯前2:5)是有福的,因为靠着这块磐石——基督,我们永不会蒙羞(伯前2:6~7)!所以,我们在《信经》中庄严宣誓:我信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结 论 按上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再读《谷》时,会看到这样一个架构:这人是谁?(1:1~8:26)——“你是默西亚!”(8:27~30)——这宣认意味着什么?(8:31~16:8) 从这样的分析中,我们明显看到了伯多禄之宣认的重要作用。与其说它在文法上是承上启下的连接句,不如把它看成是圣史表达其神学思想的转折之笔更为恰当。因为写《谷》的圣史,在福音的前半部分(1:1~8:26)与后半部分(8:31~16:8)所展开的神学视野是截然不同的: 在《谷》的上半部分,圣史极力描写耶稣的所行,突出的是耶稣的权威性。仅奇迹故事的记述就达20次之多。但在《谷》的下半部分,圣史则大量叙述耶稣的教导,突出的则是“受苦的人子”。并且,耶稣曾三次预言受难,三次对门徒加以教导。“三”是一个圣的数字,表示天主圣三。可见,在福音的后半部分(8:31~16:8),耶稣的种种言行,皆有天主圣三参与其中。其实,从开始,天主圣三就与教会同在,就与人类同行(若1:1~3;14)。 从圣史藉文学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神学思想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历久弥新的挑战:“你们说我是谁?” 实在,我们今天有很多对耶稣的看法,是应该受到他严厉的批评的;例如,偏激的解放神学基督论`功利主义基督论等诸如此类的看法。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唯一能贴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能有效地达成我们身灵之得救的基督论,就是耶稣终其身所诠释的基督论;即惟有“受苦的人子”才合乎天主的救恩模式;惟有屈尊就卑的“受苦的人子”才能和人类同甘苦,共命运,从而实现人类最终的渴望:回归天乡,和天主圣三永远共融!而在此世期间,我们唯有怀着对耶稣基督坚定的信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