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二主日(甲年读经)
读经一:耶二十7﹣9
答唱:咏63
读经二:罗十二1﹣2
福音:玛十六21﹣27
我们都知道,跟随耶的通识,便是「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玛十六24)来跟随他。问题是我们如何接受、演绎及体现此精神而已。
救恩史之所以跟童话故事大不相同,是因为它并非制造虚拟空间,吸引我们进入一下幻想世界。绝大部分最受欢迎的传统童话故事,结局都是圆满的;我们替主角高兴,看着他们开展幸福快乐的生活。救恩史却邀请我们更投入这个真实世界里面,除了必然地有转折的情节与辛酸的岁月外,忠良不一定能最终胜过奸恶,亦未有应允一个大团圆的现世结局。至于默想永恒的终极胜利,我们始终感觉好像淡如无味。
无论是上主的召叫,抑或承行他的旨意,我们往往觉得难为,因此也感到为难。经验告诉我们,以为满怀使命感,执行好事、善言相劝,不为搏取掌声欢呼,只是为大局着想;结果却引发了出乎意料之冲突矛盾,产生荒谬无稽的反应,甚至带来厮杀的悲剧收场。最终还得不到平反,达不到公义与仁爱。这种情况不就发生在旧约中的耶肋米亚先知身上吗?不是发生在耶稣基督身上吗?甚至后来的伯多禄、保禄等宗徒,与及教会先贤圣者身上吗?他们都作了那个时代的「反英雄」,不但当时形势没有扭转,且在沉默中牺牲,归于尘土。
门徒跟随他 不会飞黄腾达
故此,耶肋米亚这样向上主呻吟:「上主,你引诱了我⋯⋯你胜利了。」(耶廿7)又向上主投诉说:「上主的话,使我日日成为受侮辱和讥笑的原因。」(耶廿8)虽然万军的上主计划要惩罚弃信背义的人,因为他们败坏,「离弃了我」(耶十九4),把上主赐予之福地变成不洁的地方。上主便委派他的仆人,警告要把那里变成「屠杀谷」(耶十九6)。这差使本是公正无私的,但是先知却认为任务会注定失败。以单人匹马之力冒险,没有人会听从他,却只会为他个人带来羞辱、奚落与嘲弄;所以就本性而言,真的不很愿意去接受。
然而,耶肋米亚还是向上主降服。他克服了那个错误的想法,就是必须要「成功」和得到「荣誉」。他去向叛逆的选民讲出事实,反映他们的恶行和歪风,义正词严地谴责他们,要求他们改过,这就是他的召叫和任务。结果如何不是他去管的事情。上主的确比他强,助他战胜内心的软弱与挣扎,使他感到「竭力抑制,亦不可能」(耶廿9),务必要履行上主的旨意,完全把在世的命运交托于上主手里。
同样地,主耶稣亦可说是「预知」结局,因为他们心硬。他却绝不退缩,继续前行,迈向耶路撒冷去。耶稣亦知道,跟随他的门徒绝对不会飞黄腾达,享尽福禄。他跟旧约时代上主选唤先知一样,施以神圣之诱惑,召叫他的门徒。他们首先被耶稣信仰方式的突破所触动,更在他的引导下,渴慕心灵之攀升,超越身外之裨益。
受苦与死亡 不就等于失败?!
耶稣培育之攻略,绝对是不介意起跑怎样,能抵达终点更重要。他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教导门徒们,让他们逐步准备;先增大信德,挑战一点一点揭露,以免未稳定而承受不了,完全倒塌下来。不过总会到达那一刻,需要揭示作他门徒的巨大挑战。这是非常逆耳的话,为他们将会是重大考验。
伯多禄刚已承认耶稣是基督,是时机把基督的性质以及他凯旋的方式,告诉他们了吧。「(我)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受到许多痛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玛十六21)这项澄清确是必须作的,以免门徒们从此飘飘然,掉以轻心,误入歧途。可是一下子却把伯多禄吓坏了。甚么?受苦、被杀?怎么可以!连提都不能提!
除了害怕耶稣受难之余,伯多禄是否还怕甚么东西?倘若基督亦遭劫难,不能自救,那么以色列民又将如何?还有谁会来拯救他们?至于一直跟随着他的门徒、包括伯多禄自己呢?是否会同受牵连、一起遭殃?我们不清楚伯多禄当时是否因为以上的种种担心和疑虑,致使他没有听到耶稣还有在末段提及「第三日复活」,又或者他已不管甚么复活不复活,因为他还未知道那有甚么意义,所以把它忽略。总之,受苦及死亡不就已经等于失败?!
利诱私心合情理? 实则出卖人格
在那一刻,伯多禄究竟是盘石还是绊脚石?是关心师傅还是冒犯他?是耶稣的近人还是敌人?是着紧别人的得救还是诱害别人犯罪?难怪耶稣如此狠狠地响应了他。我们时常说魔鬼藏在细节中,用表面看来的好处,来引诱背弃真实恒久的真理,和触犯深层的仁爱正义。利诱及私心都很明显,安逸免难、避凶趋吉好像很合情合理呀!代价却是违反天主的旨意,出卖人格的完整。
其实耶稣并不是针对伯多禄本人,而是那只利用他与耶稣的感情和关系,狡滑地诱骗他代为作出试探的魔鬼;它本身曾正面三诱耶稣,却遭到彻底失败。耶稣还是看穿了它的诡计,转身过来这样反应:「撒殚,退到我后面去!」(玛十六23)魔鬼常被称为撒殚,「撒殚」希伯来文的字义乃敌人。耶稣的敌人只有魔鬼,他喝叱的是潜伏在伯多禄身上之恶神,因为是它正在企图阻止耶稣承行天主的旨意。伯多禄分明不知道自己在说甚么,耶稣完全明白,是人里面煽动和诱惑的恶神作祟,而非人本身邪恶。
也许我们都需要反思一下,平常自己说出口的「忠言」,是否有时亦会不慎受到魔鬼的摆布,成为对他人的引诱。我们同时需要警醒因受蒙蔽而听不见,又或者因为逆耳而任性不听;恒毅练习专心于聆听上主,使我们逐渐走向对基督圣言「耳顺」的境界。
•李达修神父为香港大屿山圣母神乐院隐修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