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六主日(甲年读经)
读经一:智十二13,16﹣19∣答唱:咏86∣读经二:罗八26﹣27∣福音:玛十三24﹣43
「管治」这个名词,现在听起来总有一种压迫感,会起鸡皮疙瘩,可能受到经验影响。本来任何组织体系,在人事上的安排,作业上之处理,都需要适当的管治,才得以维持及发展。按《说文解字》记载,「管」本是古时官吏的毛笔或印章,因此引申至行使职权、负责任、施德政;而「治」则从「开水道、修堤俱,引水防洪」,引申至疏通机体,安排妥善的意思。
此外,有所谓「管理」与「治理」。「理」者,顺按「璞石之纹路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故此「管」与「治」皆要合乎正当规律,彰显其有序得体。按真理而行善者,乃实质之美。运用正确良心下的原则,执行在位之本分,公平、正直、承责,乃管治之正道;必然深得民心,不用假造或以威吓赢得民望。
旧约中的《智慧篇》勾划出一套天主管治之道,给我们更了解他的美善宽仁。当我们想到天主的权力时,必然意识到他是一切的主宰、公义的本源,在审判上理所当然地拥有绝对的权威。除此之外,他还是照顾万物的神,谅解之神,温和之神。(智十二13,16,18)天主有权公允地惩罚那些胆大妄为的人,但是他更愿意行使他的权能于赐人忏悔的机会,让人得到教训以后,在满怀希望中加以改进。(智十二19)
天主以仁爱管治 为使仁爱流传世上
天主以仁爱管治,为使仁爱流传世上。这是最务实的管治方针。因此,倘若我们诚心信主向善,便不会对天主的权威和管治反感,或对遵守诫命抗拒。因为处于发自爱的根源之权威、管治和诫命下的状态,并不是贬低人格的附属,违背良心的顺从。爱的管治顺真理迎道义而行,聆听大众的声音,体恤照顾各人的需要,同情怜悯弱者的困惑,使人放心交托而非担心受怕。
在常年期这阶段之天国教室里,主耶稣继续就地取材,采用农夫的智慧,放在其讲述的天国比喻中。大自然及种植环境里面,真是充满着各种既简单又直接的生活道理,可以启发我们心智。我们首先可跟耶稣学习这份触觉敏锐的精神,借着锻炼「意识生活」(conscious living),就是从最普通日常的事情上,取得丰富的灵感,引用到信仰人生中;盖因日常大小事情,都蕴藏着天国智慧的种子,值得我们留意珍惜。正如「撒种者的比喻」所指,能够让多少种子生根发芽,成长结果,便靠我们自己盛载的能力而已。
在栽种的时候,经常令人诧异的是有那么多的莠子混在其中。莠子究竟从哪里来?明明只播下好种子,泥土里甚么别的东西都看不到,肯定那些莠子不是自己播种的!实情真的是这样吗?曝露在野外的土壤,就如我们活于地堂的人,绝不可能是无玷,完全没有杂质的。不论我们怎样再三处理那片培植土地,仍然防止不了微风或昆虫在传播着杂草的种子。
莠子看似无甚杀伤力? 可逐渐侵蚀灵魂
我们的首要任务,本是把好种子悉心栽培;适当日照水分,按时修剪施肥,再以除草灭菌防虫辅助。否则,倘若从开始便放错重点,只顾为莠子杂草而烦恼,那么缺乏正向的推动,如何能够坚持辛勤耕耘下去?不妨回到基本的问题:其实我们知道自己想要栽培的是甚么?收成又预期是甚么?一个农夫连种植的专业知识都缺乏,甚至连在种甚么都弄不清楚,难怪在胡乱打理下,莠子更受益,长得更茁壮繁茂了。或许还闹出天大笑话来,误把大捆莠子当作丰收呢!
不是我们完全不懂天国的种子。要列举出来,大概都难不倒我们:信望爱三德是主要作物,还有真福八端、圣神七恩、四枢德、十诫,与及圣人们的各样神恩等等。我们都向往能收获满盈,但又自觉微小,如芥子和酵母。不过耶稣鼓励我们不要轻看自己,与及在天主的恩宠下,天国种子的潜藏生长能力。(玛十三31—33)既然如此,哪些天国种子自己何时曾经专心培养过?结果又怎样?享受到多少成果?如何滋养自己的信仰和生命?
不过莠子的种类委实太多,更是不胜枚举。同样我们可以立时讲出七罪宗来:骄傲、愤怒、吝啬、迷色、嫉妒、贪饕、懒惰。只是在对付它们的侵害方面,有很多徒劳无功的经验,因为由罪宗衍生的各种诱惑与愆尤,实在太变化多端了。日常生活的莠子,不知不觉间已经在繁殖,比如散播谣言,背后肆意批评及中伤他人,养成说谎与瞒骗的习惯,或利用朋友亲人的好意,以满足自己的私心。我们必须特别小心这类看似无甚杀伤力的莠子,逐渐侵蚀整个灵魂的健康。
聆听圣言之后 单独与基督相处
当耶稣说:「好种子,即是天国的子民,莠子即是邪恶的子民」(玛十三38)时,他所指的邪恶子民,可以是别人,也不一定只是别人。当我们受到莠子影响而犯罪,我们便可能成为别人庄田里的莠子,成为邪恶的子民了。或许这就是耶稣在这个比喻里的意思。在现世我们都不可能于任何一刻大胆宣称自己从此是义人,不会再犯罪。我们切愿不再犯罪,但是难保仍有软弱的时候。家主等待收割时才处理莠子,实是给予我们毕生的磨练机会,使进入永生之际,已能靠恩宠的扶助,成为了麦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耶稣私底下向门徒讲解比喻,这行动背后的灵修意义。(玛十三36)当然那并非显示出耶稣是个偏颇及吝啬的师傅。我们可以想像,诚如我们在圣堂里或在团体内,聆听过天主圣言之后,回到家里来,就是心里的内室,单独与基督相处时,在宁静的空间中,他亦会把圣言的含义,娓娓道来。他要来为圣言作进一步讲解的家,是所有愿意作更深度聆听他的家,喜欢与他谈心的家。
天主的管治,是无微不至之照顾。他不但没有排斥任何人,反而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人发出邀请,并给予充分时间和机会回应。
李达修神父为香港大屿山圣母神乐院隐修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