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丙年读经)
读经一:加下七 1-2,9-14
答 唱:咏 17
读经二:得后二 16 - 三 5
福 音:路二十 27-38
从来没有一个世代比今天更强调生活素质的重要。工资、住屋、教育等问题、人口的控制、大部份政府政策的制定,都与此有解不开的关系。可是,我们不能只看生活的素质,却不顾生命的价值。生命无价,并不因它为了谁,不论家族、社会、国家与政权,报效了什么?我们是一个人,接受了天赐的生命宏恩,我们就有不能剥削的尊严与成长的权利。当普世教会的礼仪年历即将告一段落,本主日的读经,适时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要求我们反省存在的意义、生命的终向、死亡与复活、及我们为生命到底做了些什么?
旧约典籍中,有数卷经书,因为以希腊文写成,故此未能被犹太人与基督教派接纳为正典,《玛加伯上、下卷》为其中两卷。这两卷书写于主耶稣基督降生前一百多年,上卷讲述存在的意义,犹太人如何抗衡希腊的极权统治,为了捍卫民族的信仰自由而英勇作战,甚至不惜壮烈牺牲;下卷尤其重要,谈论到一些神学观念:如死后复活、来世永生(如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为亡者献祭、已亡的圣者为仍生于尘世的信徒代祷等(见第十二及十五章),这些在主耶稣的宣讲中也曾提及,因而亦发展成为教会的当信道理。
无独有偶,新约中的《致得撒洛尼人前、后书》,也同样谈及基督徒团体所遭遇到的困难(得前二及三章)、因面对死亡而引发信仰上的疑虑(得前四及五章);在期盼主的再来所需要的信赖、坚忍和积极于善工(得后一及二章),皆可为这一世代借作前车之鉴。
本主日的福音中,考问耶稣的撒杜塞人,原来是一群虔诚而且具社会地位的犹太人。他们坚持只信梅瑟所传的经训和礼规,认为复活等信念,是犹太人流亡异国时,受到外邦人不良思想的影响所致;他们论点的基础,也出于一种实用和功利主义: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维系家族的生命线,因此弟弟需要为无子的亡兄立嗣,现在七兄弟与寡嫂,都在毫无子嗣的情况下死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如何评说?主耶稣将他们的思维带到他们所信托的梅瑟经训,教训说:“至论死者复活,梅瑟已在荆棘篇中指明了:他称上主为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及雅各伯的天主。他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所有的人为他都是生活的。”(路廿37—38)我们的生命由主赋予 ,它的终向也是主;仁爱永存的天主,不会乐见祂所爱的我们,出现后又归于泯灭,因此人虽然终要离开此世,但会进入永生,与主同在。
一个与主同在的生命,并非由死亡才开始,而是在此际此处,如何与主耶稣契合。我们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着人性软弱的纠缠,且常为争执、分裂所伤害,面对着不同程度的感情和心灵上的死亡;可是,另一方面却知道,主的爱具有更新及转化的能力。保禄教导我们,要常怀希望,面对未来,但亦要承担责任,努力行善。他说:“所以,弟兄们,你们要站立稳定,要坚持你们或由我们的言论,或由我们的书信所学得的传授。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和那爱我们,并开恩将永远的安慰和美好的希望,赐与我们的父天主鼓励你们的心,并在各种善工善言上,坚固你们。”(得后二15—17)与主的契合,使我们超越各种属世的价值观,不畏任何压力;尽管生命有遗憾、人生有多软弱和失误,我们的满全,并非在此世,而是在永恒的主的怀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