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廿八主日(丙年读经)
读经一:列下 5,14-17
答 唱:咏 98
读经二:弟后二 8-13
福 音:路十七 11-19
什么使人自绝于人而不自知?其中肯定有自满自大、自苦自怜等因素。什么使人相互关顾、携手同行?最常见的就是面对逆境或灾难时,认识到需要天主的怜悯。兵强马壮的叙利亚军长纳阿曼,忍气吞声来求处于下风以色列的先知厄里叟,只因他患了癞病。
同样,九个以色列人,肯与一个撒玛黎雅人同行,皆因他们同样患了痲疯。个中情景,似乎是他们有意求主救援,多于偶然狭路相逢;但更应是出于主怜悯的安排,多于人力盲目的寻找。现既遇上了,岂能就此擦身而过?
纳阿曼向厄里叟呈奉礼品不果,转而要求让他运回两只骡子所能负荷的以色列泥土,因为他认识到,唯独以色列的天主是真天主,所以他要回去建筑祭坛,祭献治愈他的主。《路加》的事件,奇特之处是,耶稣叫那十个痲疯病人去见司祭,而他们在去的时候,获得了洁净。按照《肋未纪》第十四章梅瑟的训导,一个患有痲疯、癞病的人,在发现自己痊愈时,先有繁琐的法律需要遵循,且要经过八天才算真的洁净,方可回归人群。耶稣岂能不知?怎会心急和奇怪那九个病人,没有立刻回来谢恩?
当中涉及的问题,显然是回应蒙恩受选的积极性。主常在我们的生活中,透过我们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呼唤我们。当我们感受到、甚至明显体验到奇迹时,我们可有什么回应?会否满足于法律条文、不愿踏出我们的思维习惯,空让与主深入契合的良机擦身而过?那九个痳疯病人,到底没有再来!他们的谢恩,可能只局限于奉献禽畜,行法律所规定的;肉体即使证实了痊愈,但心灵的麻木或许已然病入膏肓。
主耶稣要求跟随他、呼唤他为主的人,不只是遵守诫命,还要踏出人为的界限:“你还缺少一样:把你一切所有的都变卖了,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路十八22)对有信仰和感恩的人而言,不能只满足于不作奸犯科。要常抚心自问:“我应该要怎样报谢上主,谢他赐给我的一切恩佑?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爵,我要呼吁上主的名号,我要在众百姓面前,向上主还我的誓愿!”(咏一一六12—14)
救恩不是唾手可得的廉价礼物,不是遇上了主,我们的痲疯就会消失,我们的社交生活就能重振。耶稣给那撒玛黎雅人说:“起来,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路十七19)得救是因为他没有回归旧路,却立刻先来拜谢一个与他们族群有仇怨的犹太人;得救是因为他认识了生命的根源,看到了皈依的路向。救恩要求人真诚悔改,放弃酸苦和仇恨,为了所领受的主的怜爱,甚至愿意献出一生,共受劳苦,与主同死。《致弟茂德后书》中保禄的训勉,实在振聋发瞆:“这话是确实的:如果我们与他同死,也必与他同生;如果我们坚忍到底,也必与他一同为王;如果我们否认他,他也必要否认我们;如果我们不忠信,他仍然是忠信的,因为他不能否认自己。”(二11—13)
与基督同死同生,不只是指藉着圣洗圣事,受洗归于他的死亡;也更指向基督徒成长过程中,面对苦痛、窘迫、生死危机时,与主深入契合的经验。我们曾读到,主对那些跟从他、却又虚与委蛇的人,严厉的告诫:“我并不认识你们是那里的;你们这些作恶的人,都离开我去罢!”(路十三27)但愿我们积极回应,免为主所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