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五主日`(甲年主日讲道)
依 55:10-11
咏 65:10,11,12-13,14
罗 8:18-23
玛 13:1-23
耶稣讲撒种的比喻时,大概是在反省祂自己的处境,并向门徒们交代。耶稣自己和门徒们自然会问这个问题:传道已有一段时间了,效果究竟怎样?看起来不是相当失败吗?法利塞人的敌对态度、民众的迟钝反应及“五分钟热度”、亲戚时不了解……对这一切耶稣并不无动于中,玛十三:11-15 的话表达了祂的气愤。但面对祂的门徒,祂大感安慰,他们是祂忠信的一群,祂的说话在他们心中没有落空,祂已高兴地预见那丰盛的收获——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
天主不会失败!那是任何真正信仰“一神宗教”者不会怀疑的。唯一的神当然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那末一切发生的事都在祂的管制下,祂的大能一定使一切都照祂的计划而成功。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书)就是肯定了这真理:天降的雨水一定起它的作用--灌溉田地,使种子生长萌芽。同样,天主的话来到人间也一定完成它的使命,不会空空地回到祂那里。
世世代代的信徒都会有耶稣同样的遭遇。耶稣叫他们不要气馁,要抬头望得远些,望到历史的终结;望到祂在光荣中降临、审判世界的时刻。那时大家会看到祂的计划是成功的,因为那是爱的计划。那时谁也不会再误会祂,历史中看来似乎杂乱不堪的千丝万缕,都会显得井然有序。那时人人都会口服心服,承认祂是仁慈又充满智慧的主宰,祂的大能是祂爱的工具。
在天主的最后胜利中,祂的信徒的光荣也会显示出来。虽然在世人眼中他们像是可怜的失败者,他们作的却是最聪明的抉择,因为他们信从了永不失败的天主。
想想那些为了正义,为了信仰而被磨难、侮辱、杀害的无名英雄;那些在静默中奉献整个生命为服务伤残者、弱智者、痳疯病者、爱滋病者、年老的穷人、被抛弃的小生命……。到公审判那天,大家会看到,这些被世界认为浪费了一生的人,原来是作了最好的人生投资。
最后胜利当然还在希望中,是属于将来的。耶稣的使命还是受到了挫折,信徒的遭遇并不常顺利;读经二(罗马人书)用“产痛”来形容这样的处境(耶稣也用过同样的形容方法)。保禄宗徒说,宇宙和人类都在叹息,热切地(引长了颈)等待着新天地的实现。耶稣的复活是我们众人复活的开始,但我们还须遵循逾越的程序:经过现世的苦楚才达到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即肉身的救赎。
撒种比喻的解释,大概是记录了初期教会对这比喻的了解和应用,重心已从耶稣的经历转移到伦理的含意。
最后胜利固然是可望的,从天主方面这胜利已确定,可是人还是有取舍的大权。
种子是好的,但接受的土地又怎样呢?耶稣的话本是强而有效的,但我们的回应又怎样呢?把它当作耳边风,置之不理?一时兴奋接受了,然也轻易放弃?只把它当做许多价值中的一个,甚或把它放在别的价值之下?
希望我们的心是一块好的土地。谦虚地、感激地接受这种子并恒心保留它,让它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