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显圣容(甲年)
在教会礼仪的主日读经编排,每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选读,都以耶稣显圣容为主题。既然如此,为何恰好在今天礼仪又会庆祝耶稣容貌改变呢?
其实,这庆节来源不明。在西方教会历史中,只有到第九世纪中才有所记载。及至第十世纪,大部分教区都有庆祝这节日,只是所定的日子不尽相同,包括有每年8月6日。
在第七世纪自伊斯兰教正式出现后,势力不断借武力向外扩张,数世纪间一直与当时统治大部分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有武力冲突。阿拉伯人先后取得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约即今土耳其)大部分土地。
第十一世纪末,东罗马帝国与教皇【教皇国时期之教宗】复交,并请求救援。于是,教皇乌班诺二世于1095年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协助东罗马帝国取回一部分土地。然而,这些土地后来再度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此外,加上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的军队竟然转而攻陷君士坦丁堡,抢掠破坏。虽然东罗马帝国后来得以恢复,但国力大不如前,同时鄂图曼帝国内乱既定,逐步向外扩张。最终于1453年5月29日,阿拉伯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鄂图曼帝国欲乘胜追击,向欧洲扩展。然而,于1456年7月22日,在匈牙利王国的协助下,贝尔格莱德城(今塞尔维亚首都)最终挡住了阿拉伯军队的攻势,止住了其扩张计划。捷报于8月6日抵达罗马,教皇嘉礼三世(Callixtus III)为纪念此战的胜利,遂颁令普世教会每年8月6日庆祝「耶稣显圣容」。
这「胜利」的意像,乍看之下与今天的读经一吻合。按达尼尔先知自己在神视中所见:「那年高者便把王权、尊荣和国度赐与那像似人子的。各民族、各邦国和说各种语言的人都要侍奉他。他的王权千秋万世,永无终结;他的国度也不会消灭」。但耶稣的光荣似乎有另一层更深的意义。
在读经二中,《伯多禄后书》的作者也有描绘出类似的图象:「实在,我主耶稣基督从天主接受了尊威和光荣」。然而,他马上指出这尊威和光荣的由来:「因为当时从显赫的光荣中,有声音发出说:『这是我的爱子,他令我喜悦』」。这句话,也就是耶稣在山上改变容貌时,云中声音所说的。
那么,与这尊威和光荣有紧密关系的显圣容是甚么一件事?要了解一件事,通常不可忽略发生在之前和之后的事。按《玛》的脉络,在耶稣改变容貌之前,他首度向门徒们预言自己的死亡及复活。然后,伯多禄不接受这样的事,这不但使耶稣在当下称他为撒殚,更重申要跟随他的人就要像他一样,背起自己的十字架(16:21-28)。然后,耶稣就带同(刚刚才否定耶稣的)伯多禄以及载伯德兄弟上山显圣容。下山后,先是门徒们因缺乏信德而无法治好附魔儿童(17:14-21),然后耶稣再度预言自己的死亡及复活,门徒听后仍旧忧郁(17:22-23)。参照对观的话,继续可见门徒们争论在天国里他们之中谁最大(谷9:34),载伯德兄弟在耶稣第三次预言后要求在耶稣的光荣中出任『左右丞相』(谷10:35-45 //玛20:20-28)。
由此可见,耶稣显圣容一件是夹在他两次预言自己的死亡和复活中间,以及充斥其中的门徒们对此事的没法接受(缺乏信德?),甚或各人自身对耶稣国度的误解。某程度上,耶稣显圣容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显示自己,而是为了让心怀这误解或缺乏信德的人(以伯多禄和载伯德兄弟为代表?)明白跟随他的真正意义。
基督徒的十字架是甚么?在耶稣改变容貌时,天上声音还有一句,是《伯后》略去了的:「你们要听从他!」。我们就是要按耶稣的教导生活,在《玛》中尤以山中圣训以及当中有关天国的比喻为甚。最重要的,是在以人标准看来是彻底失败十架中看出天主真正的胜利:对人世间的爱的胜利!
在四旬期间,显圣容让我们勇敢面对圣周星期五,怀着希望迎接复活节。在常年期中,这节日也许再一次提醒我们,一个人所散发的光彩,不在于世间追逐中的胜利失败,而在于我们有否活出耶稣对所有人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