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景
在很早的时候,讨论圣母已有两种趋向,即上述的与基督相连以及与教会相联合这两种趋向在梵二之前形成了两种神学取向:即“有基督论趋向的圣母学”,以及“有教会论趋向的圣母学”,前者把圣母置于基督与教会的中间,视圣母超出教会,在教会之上,与基督紧连。
若从“基督奥体”的角度来看,圣母是连接头与肢体的居间者,若如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何“有基督论趋向的圣母学”重视圣母的“中保”地位。而后者则把圣母视作教会中最成全的肢体,是教会的典范,故此,这个“有教会论趋向的圣母学”注意玛利亚与教会和人类的关系。
这两种神学趋向都同时进入了梵蒂岗第二届大公会议之中,相持不下,但结果还是第二种趋向取胜,形成了今日教会宪章的第八章。现在且让我们一览第八章形成的过程:
教宪的第八章是在十九世纪圣母运动之后的氛围中产生的。在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年间,梵二的筹备人员开始筹划大会的工作。当时大会的神学委员会邀请各地主教、修会、公教大学……等提出建议,送来教廷。那时发出的信件一共有二千封,其中有六百份要求讨论圣母问题,四百份函件主张制订一条新的圣母信理,另外一千封覆函没有提到圣母的问题。
梵二的神学委员会编写了一个草案,取名为“童贞玛利亚及人类之母”,预备在大会的第一个会期中讨论,结果,第一个会期没有讨论,却把草案的标题改为“荣福童贞玛利亚教会之母”。这样的改变完全是因为受到第一个会期所讨论的内容所影晌。
在第一个会期里,研讨的主题是教会,当时有人提到是否应当把圣母宪章的草案独立,而不与教会宪章相连。为了此事,曾开了一次会议,最后表决有一千一百一十四票主张与教会宪章合并,有一千零七十四票反对,结果前者以四十票之多取胜,通过把圣母宪章与教会宪章合并。合并之后,更能看出圣母与教会之间的关系。
在圣母宪章的草案中,最初主张基于圣母在救世工程上的地位,应当冠以“诸宠中保”及“人类之母”的荣衔。但是,大会中有人不赞同,结果,第一个草案未能通过,而再写第二个草案。
然而,在第二会期时,新的草案未能立刻赶出来,经过了五次起稿,才完成了第二草案,题名为:“基督及教会奥迹中的天主之母荣福童贞玛利亚”。第二草案在大会的第三个会期中讨论,有些主教们提出修改,结果是第二草案又不通过。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士张剔除某些加给玛利亚的名衔,另一些人则坚持保存这些名衔,二者相持不下,最后提议修改第二草案。修改之后,投票通过,其中有二千零九十六票通过,不赞成的只有二十三票。
结果,“基督及教会奥迹中的天主之母荣福量贞玛利亚”草案经过了多番波折后,终于在第三个会期中通过,成为了教会宪章中的第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