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九主日(甲年读经)
读经一: 列上十九 9,11﹣13
答 唱:咏 85
读经二: 罗九 1﹣5
福 音:玛十四 22﹣33
多月前,曾到波兰华沙朝圣,在那里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中央竖立了一个巨型的十字架。当年,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当选教宗后首次回国,便是在这个十字架前与十多万的市民一同献祭。最终,人民全心信靠上主,得到了天主赐与的恩宠,国家亦得到适当的发展。波兰亦成为欧洲其中一个天主教信仰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国家。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面对困难和挑战,但由于对天主的依赖及坚定的信德,他们才能历劫重生!
这个主日的福音描述了“步行水面”的记载,主耶稣为能独自祈祷,于是遣发祂的门徒先乘船往对岸。但是,当他们在船上,由于吹着逆风,于是受着波浪的颠簸(玛十四24)。在这么恶劣的境况下,“耶稣步行海上”(玛十四25)。可惜,门徒见到主耶稣在海面上步行时,却相当惊吓:“是个妖怪”(玛十四26)。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上、家庭中、人际关系里,亦会有颠簸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助、恐惧、颤抖,但天主却以不同的形式、透过不同的人物,向我们显示祂的扶助。但是,我们时常只会选择我们愿意接受的方法或意见,对一些可行但不是自己喜欢的可能性却视为洪水勐兽!因为人喜欢生活在“舒适区”内,对未能适应,或不明朗的可能性多不加以接受。但是,当形势确定后,情况便会转变!
面对门徒的恐惧,主耶稣对他们确定自己的身份,以稳定他们的内心:“放心!是我,不必害怕!”(玛十四27)主耶稣一声“是我”,一方面向门徒确定自己就是他们的师傅;另一方面,这句说话却包含着一份启示的真理:“我就是!”如同在出谷纪中,天主向梅瑟所作的启示:“我是自有者”(出三14)、亦好像依撒意亚先知所言:“我,上主,是元始,与最末者同在的也是我”(依四一4)。正因为主耶稣以圣经的话宣认祂的神圣性,门徒便能听懂祂的话:“有耳的,听罢!”(玛十三43)主耶稣在这神圣的宣认中包含着一份爱与关怀:“放心⋯⋯不必害怕”(玛十四27),这便是我们能走出“舒适区”,甘于冒险的动力。每个人均需要别人的支持、鼓励及关怀,若我们能体会到家人及朋友以爱同行,我们便能克服不少的困难及挑战!试想想:一位初生婴孩学习爬行时,父母常在前面引路,作他的吸引;一位病人在他接受治疗的苦痛时,若有家人或朋友在旁边鼓励,必定能更坚强。
伯多禄为能使自己走出恐惧,并明认主耶稣,他要求主耶稣让他能步行水面:“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里罢!”(玛十四28)其实,伯多禄的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天主,如果你能答允我某种渴求时,我便信你!如此,我们的信仰基础并不稳固。当我们仍然依靠上主时,我们仍能稳步向前;但当我们开始着意个人的得失时,信仰或许便会失落了。正如伯多禄在注视着主耶稣时,他便能在水面上行走,但当他有所怀疑时,便下沉了:“但他一见风势很强,就害怕起来,并开始下沉”(玛十四30)。这正是我们生活的反映:在面对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亦同样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天主会容许这些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究竟有什么意思?“耶稣立刻伸手拉住他,对他说:‘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玛十四31)
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谦逊地接受自己的有限,且要接受天主的救援。我们在天主的创造中是如此渺小,当然不可能参透创造主的一切玄机。但我们确知祂的慈爱常与我们同在:“祂的名字是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正如主耶稣伸手将伯多禄由水中救出,主耶稣亦在苦架上张开双手,将我们拥入祂的怀抱中,以祂的纯爱治疗我们一切的伤痕,好使我们能以爱还爱。因此,我们应怀着虔敬,全然信靠的心,明认主耶稣为主:“你真是天主子”(玛十四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