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复活守夜及主日
「她们一出来,就从坟墓那里逃跑了,因为战栗和恐惧攫住了她们,她们什么也没有给人说,因为她们害怕」(谷16:8)。细看之下,今年复活守夜晚上福音选读的结尾,令人疑惑。最直接的问题是:假若首批到达耶稣墓穴,亲眼目睹、亲耳听见使者复活宣报的妇女们,因为恐惧而『什么也没有给人说』,那么,耶稣复活的信息是从何以来呢?当然,从现实看来,这并不是一切的结束。其他的数部福音,以及《谷》接续的补遗,也处理了这问题。不过,这一节中的『战栗和恐惧』,仍然值得深究。
如果大家还记得,在《谷》耶稣叙述的后半部分(第十五章)中,再没有提及任何在耶稣身旁(甚至附近),伴他走这段最后也充满痛苦的路。唯一的例外,就是在耶稣断气后,旁述提到:「还有些妇女从远处观望,其中有玛利亚玛达肋纳,次雅各伯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及撒罗默」(40节)。当阿黎玛特雅人若瑟取得耶稣遗体因节期关系而不得不草草安葬时,她们也「留心观看安放耶稣的地方」(47节)。守夜(复活主日)的福音选读一开始时,甚至提到,她们在第三天,赶在日落与入黑之间(「安息日一过」),匆忙地买好香料,准备翌日天刚亮的时候,就赶往耶稣墓穴为他的遗体好好傅油。照道理,如此关爱耶稣的妇女们,从加里肋亚时候就跟随他的妇女们(见15:41),在听到上主使者所宣报的基督复活喜讯时,兴高采烈都来不及了,却又怎会充满「战栗和恐惧」的呢?
二千年来,当「耶稣复活」的消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都被宣之于口之后,基督徒会渐渐习以为常。因此,我们也许会对她们这份惊恐大惑不解。然而,回头来看,如果连宗徒们都在理解「耶稣必须从死者中复活的那段圣经」的问题上踌躇,又何况这群妇人呢?她们按一般的理解,到墓穴里找遗体。遗体找不着,眼前忽视出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对她们说着不可理喻(难以言喻)的事。她们惊恐、逃跑、沉默,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当然,对她们来说,基督的复活之所以不能理解,是因为她们仍然停留在人世的视野:「来到墓穴,找到的就自然是遗体」。她们无法跳脱人生的经验,无法从耶稣的言行中萃取出天主的眼光。这一点,在《若》的基督复活叙述中也清楚展现出来。
《若》中也提到玛利亚玛达肋纳先到墓穴,但她其实有向伯多禄和若望作简短汇报(没有提及上主使者)。两宗徒赶往墓穴。一方面,旁述暗示若望看见了然后相信了;另一方面,旁述又马上补充道:「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耶稣必须从死者中复活的那段圣经」。再加上他们马上回家(10节),门窗紧闭(19节),他们的惊恐,跃然纸上。
《若》明白指出,妇女们和宗徒们的惊恐,沿自「不明白圣经(指旧约)」。后来,自宗徒时代起,教会一直透过旧约传统来思索基督死而复活的意义。成果之一,就是复活守夜中烛光礼最后部分,执事(共祭神父;或教友)所诵唱的〈复活宣报词〉(Præconium paschale;通称:Exsultet)。基督的逾越为旧约的逾越节映照出新一层的意义。基督,作为真正的逾越羔羊。他的血就像《出》中涂在门楣上的羊血一样,保护天主子民免受死亡的攻击。在「这一夜」,正如上主解放了埃及的奴役,也解放了罪恶的奴役。在「这『充满祝福』的一夜」,亚当的罪过被一笔勾销,天人之间和好如初。换言之,基督信仰以基督的死而复活为基点,回顾从创世以来的救恩史部分,终于能够认出天主个中的救恩计划。礼仪借七篇旧约读经(可简约至四篇),希望信友思索到这一点。
然而,基督的复活所蕴含的,并不只是历史意义。除了作为基督徒回望救恩史的制高点外,基督的复活也成为基督徒以后生活的基础。复活守夜和主日弥撒中所选的保禄书信节段,都以这一点为中心。在这一夜,基督已透过对人类的无私大爱,克胜罪恶。所有追随基督的人应该做的,就是竭力活于恩宠之下(罗六);弃绝奸诈和邪恶,实践纯洁和真诚(格前五);从天上的视野来看世界,而不是依从此世的习俗和取向(哥三)。
不过,也许也值得我们尝试的,是回想基督死而复活事件的惊与喜。让我们在全心投入复活守夜及主日弥撒礼仪中,感受这上主标明来揭示他右手大能的日子,并尝试投入分享妇女们以及宗徒们的经验,与他们一起赶往空坟之中,与他们一起感受这空前绝后的一幕所带来震撼。然后,在内化了这份经验后,以言语,更要以行动向世界宣布,愿意基督那一份为了他人(所有人)而完全放开自己,已胜过了人因为自私和自大之恶而愆生的后果——死亡。『主已复活了,亚肋路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