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n van Valckenborch (1535-1612). Parable of the Wicked Husbandmen (btw 1580 and 1590).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甲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在上主日的福音选读中,耶稣以〈葡萄园主两儿的比喻〉来回答司祭长们和民间长老们的「你凭什么权柄作这些事?谁给了你这种权柄?」问题。其实,耶稣的回答尚未结束,而今天的〈葡萄园仆的比喻〉,正是他回答的第二部分。然而,以葡萄园作为比喻材料的做法,却非自耶稣始。今天的读经一(依五)和答唱咏(咏十八),足为一例。
《依五》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比喻也是上主对他葡萄园的情歌。上主自比园主,亲自翻泥动土,种下精选葡萄;又建守望台,设榨酒池。这些汗水和投资,代表着园主对葡萄园的爱。付出了如此深厚的爱,自当认为可得到同样的爱,以结上好葡萄为象征。岂知,结果并不如意,园中结出的竟是『野葡萄』。园主一怒之下,决定撤篱拆墙,任由野兽践踏;又不再修剪耕作,任由荆棘生长;并不容雨水降下,任由其干枯萎谢。
假若只从这比喻直接推论的话,很容易便得出上主「由爱生恨」的结论。不过,上主既然参与人类历史,他的说话也就不可能没有历史背景。其实,(第一)依撒意亚先知执行职务的时期,是主前第八世纪末叶。此时,亚述帝国已取下北国以色列,使之臣服;亚述又准备南下,一并获得南国犹大。依撒意亚作为先知(圣经传统中的先知,并非问卜占卦风水面相,而是上主的代言人),深知上主之道方可救国。毕竟一个国家如果能恪守上主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教导的精神,人民必能安居乐业;民安,自然国泰;国力强盛,异军来犯则得胜不易。然而,从上主在读经一末句所言可见,当时犹大国的社会却是不堪入目的:「他原希望正义,但只见血渍;他本期待公平,却听到呼冤」。这样的社会,一旦被大国进攻,势必国破家亡。
值得留意的是,事实上,亚述最终并没有攻陷耶路撒冷。南国犹大,毕竟挨多了百多年,到主前六世纪初才被巴比伦覆灭。从咏文来看,《咏十八》可能是在此时写成的。圣咏作者呼应《依五》,并把该比喻推前,把上主从埃及领出来的以色列子民视为那棵移植园中的葡萄树。虽然上主已拆毁了篱笆,葡萄园也已惨遭蹂躏,圣咏作者仍然呼求上主拯救,因为:以色列家,就是上主的葡萄园。
身为犹太人,耶稣自幼受犹太传统熏陶,自然对把上主子民比作葡萄园的传统熟悉不已。有趣的是,耶稣把这传统的比喻发展得更加精致。细心留意的话,会发现耶稣的比喻,与犹太传统的比喻不尽相同。首先,耶稣比喻中的葡萄园,所结出的果实,是上好的。其次,既然葡萄丰收,园主自然会派人收取。园主先派仆人前往,岂料他们先后遭到农户毒手。最后,园主派出自己的儿子,谁知他也逃不出厄运,因农户们的贪心而丧命。
比喻中园主所派遣的仆人和儿子所代表的人物,自不待言,于此不赘。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理解耶稣就这比喻所作的结论:「天主的国将由你们中被抢走,而交与一个肯结果子的民族」。
一方面,耶稣扩阔了天主子民的定义:只要肯结果子的,就是天主子民的一份子,无分种族。另一方面,从耶稣刻意把结好果实的葡萄园和不愿把收获交出的农户区分开来可见,他的意思并不是把犹太民族从天主子民的身份中剔除出去。由于耶稣这比喻,仍是在响应司祭长们和民间长老的挑战,可见他所针对的,只是当时犹太宗教(政治)领袖。
耶稣的这点思想,也可从他所引的咏118:22-23可见:「匠人弃而不用的废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这是上主的作为,在我们眼中神妙莫测」。一间屋要建得成,靠的就是工匠。明明工匠已经丢弃了的石头,除了上主之外,又怎样可能成了房屋的基石呢!这里不单暗示了耶稣的角石身份,更指出了,说到底,建造房屋的,不是工匠,实是上主。或更好说,被弃而不用的,其实是那些匠人。
由此看来,耶稣的比喻对天主子民每个世代的园丁都有警世意味。葡萄园,本来就是上主的;因此,虽然园丁辛勤工作,园里收成丰富,园丁也不应贪天功为己有,把葡萄园当成自家的家当。凡心存此恶念者,最终只会把园主的儿子『杀死』,然后自招灭亡。我们每个基督徒,蒙召在园中担当不同岗位者,应引以为诫。
不过,我们既是园丁,也是葡萄枝。要留在园中,我们必须结出果子。但怎样才算是结出了果子呢?保禄宗徒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把挂虑之事以感恩之心祷告,交托上主,以及「凡是真实的、高尚的、公正的和纯洁的;凡是受人敬爱或赞赏的,无论道德与美誉,你们都应念念不忘」。如此,天主的平安将与我们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