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在上星期福音选读中,耶稣以五饼二鱼饱饫五千(只算男士,妇孺另计)后的第二天,群众发现他已离开,他们便执意要找到他,也许仍想强立他为『人民领袖』。群众找到了耶稣后,他对他们说了一段的话。第一句颇为尖锐:「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寻找我,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神迹,而是因为吃饱了饼」。耶稣此话怎解?难道以五饼二鱼饱饫五千人(妇孺另计)都不算是神迹吗?
这就回到我们上次提到过的问题。与其他福音不同,在希腊原文中,《若》并不会用「奇迹」(希腊原文:δύναμις;直译:大能〔之事〕)一词来称耶稣的奇行大能,而是用「σημεῖον」(英:sign)。这字直译过来,意思是:「符号」、「标记」、「征兆」,甚至「指示牌」。「符号」的特点是,其用意并不在于要人一直把注意力停留在它们之上,而是背后所指的人、事、物。
换言之,耶稣点出了群众在信仰路上的局限。他们确实经验了耶稣的奇行大能:以五饼二鱼饱饫五千人,但他们却没有「看到」这「符号」背后之所指。因为面对的是眼前作响的肚子,他们便只顾着肉身上的温饱。他们甚至对用来填肚的饼和鱼背后的意义根本毫无兴趣,因此也无意花心思去用「心眼」去看「符号」这表象背后的意义。
耶稣点出群众的这局限也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究竟是否只因为经验过上主为我们出乎意料地解决了当下的难题困境而追在他后面?我们有否真的「看到了神迹」(=〔尝试〕参悟出一些背后的启示)?甚至乎,如果主所行的这「符号」与我们的期望不符,甚或使我们不愉快、不满意的时候,我们会否冷淡对待,爱理不理?
回到耶稣的那段话。在第二句,他话锋一转,指向他(以及我们)经常看到的事:「你们不要为那可朽坏的食粮操心,却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努力,也就是人子将要给你们的」。人生在世,除非大富大贵,否则都需要为口奔驰。耶稣当然不是要我们翘起双手,奢望天掉食粮,或待发横财。耶稣要指出的是,人的必需,除了人性的衣食住行之外,尚有超性的需要。然而,群众显然并不明白耶稣的意思。他们追问耶稣说:「我们应做甚么,才算从事天主的事业呢?」。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要解答这问题,我们不得不稍看原文。在希腊原文中,中译本中耶稣第二句的「操心」和「努力」,以及群众提问中的「从事」和「事业」,全都来自字根「ἔργον」(=ergon),意思是「工作、劳动」(英:work,labor;葡:trabalho)。换言之,群众的逻辑是,既然世上那可朽坏的食粮需要劳碌不断方能赚到,那么不可朽坏的食粮自然就需要更辛苦地、更汗流浃背的卖力工作才可得到。这种此世的逻辑,使他们完全忽视了耶稣后面的那句话:「〔那永生的食粮〕就是人子将要给你们的」。
这也是对我们的一大提醒。「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并不是我们靠着做了甚么丰功伟绩赚来的。永生并不是论功行赏的奖品。假若如此的话,永生是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单靠自己的付出赚取的。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信靠耶稣基督就是成全人类成圣之路。
到此,犹太人仍不以为意。他们的思想框架仍然停留在表象。他们以为,当年梅瑟在旷野中使他们得到从天空飘下来的玛纳,那才是「天上食粮」。耶稣却指出背后的意义,下玛纳的不是梅瑟,而是不愿意他子民饿死旷野的天主。耶稣并直接地指出他五饼二鱼「符号」背后的意义(虽然措辞仍有点隐晦):「天主的食粮,是那由天降下,并把生命赐给世界的」。
犹太人终于作出了态度上的转变。他们对耶稣说:「主,请常赐给我们这种食粮」。然而,从这句可知,他们心中所想的,仍然是使肉身饱足的食粮。的确,尤其在物质匮乏、望天打挂的古代,人每天的饥饿,每天对食粮的需求,使人无法感到安稳。人要不断劳动方可勉强糊口,这几乎压迫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他们心想,既然比昨天的五饼二鱼,或者旷野中的玛纳,更能使人保持饱饫的食粮,他们当然更想得到。
来到这一步,耶稣决定把他的启示推进到底。他对群众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到我这里来的,不会饥饿;信从我的,总不会口渴」。耶稣藉由群众的一条条问题,逐步向他们启示出他们所经验到的事件背后的更深层意义。他尝试帮助他们明白到,他把自己交出,成为他们的食粮,就是他们(以及我们)最迫切需要的一种无可比拟的生命的来源。为此,他要他们明白两点:一)人是有另一种层次的饥饿;二)要培育信德,就要放下上主施恩乃论功行赏的想法。
至于,犹太人能否接受耶稣的启示呢?就要留待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