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上周福音读到,耶稣派遣门徒二人一组外出传教后回来复命,疲惫不已仍被群众包围以致无法进食,耶稣决定让一行人退到野外稍事休息。不料群众竟然在他们之先就到达。耶稣不忍见他们有如「无牧之羊」,便主动施教——上主日福音选读到此为止—并以五饼二鱼饱饫群众。自本主日起,礼仪一连五个主日在马尔谷年(乙年)插入《若望福音》第六章——耶稣在《若》中的生命之粮讲道,来取代《谷》写得相对较为简短的五饼二鱼段落。
听到「五饼二鱼」和「生命之粮」,我们也许都会有份冲动,马上跳往我们熟知的感恩圣事概念。虽然《若》第六章最终会达致耶稣体血是生命的真正粮食和饮品的结论,但如此的「目标直达」却会让我们忽略了《若》第六章在逐步进展时所不断带出的其他深刻洞见。
让我们先留意《若》的脉络。耶稣在耶路撒冷羊池治好瘫子后,得不到犹太人的相信,便北上回到加里肋亚。在加里肋亚湖边,有大批群众跟随着他。此时,群众跟随耶稣的原因,《谷》隐而不谈,反倒《若》直白地说:「因为〔他们〕见过他为病者所行的神迹」。
接着是按《若》所载〈五饼二鱼〉的场景:「耶稣上了山」。先要留意的是,在古时巴勒斯坦地区走山路,并不如在现今港澳般容易。首先,当地的山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时,当时并没有现代的铺路习惯和技术,山路陡峭难行。再者,古时的人并没有今天的名牌攀山鞋可供穿着,他们有的只是不包五趾的草鞋。我想,走在只算成年男士就有五千的群众前面,上山后不久便可听到人们因肚饿而发出的咕噜声。无怪乎耶稣会主动问斐理伯:「我们从那里可买到食物给这些人吃呢?」
接着,经安德肋,耶稣得到一个小孩带着的五个饼和两条鱼。然后,「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分给坐着的人;又照样分了鱼,让众人随意享用」。在基督信仰已传承了二千年的今天,『祝谢了』(《拉丁通行本》:et cum gratias egisset;葡《Difusora Bíblica》:tendo dado graças;直译:感谢了)具其特定礼仪意涵。然而,耶稣二千年前的『祝谢』并不等于今天感恩祭中的『祝圣』(尤见诸另一食物乃鱼而非酒),而是犹太人在每顿饭前都必定要念的指定感谢经文。,时至今日,较传统的犹太人在每餐饭在进食不同种类的食物时,包括面包、酒或葡萄汁、水果、蔬菜、五谷,以及其他,都会分别念不同的感谢经文。换言之,耶稣在并无任何特别公然行奇迹的征兆,没有任何特定术语或姿势,在完全平常不过的情况下,而是在他平静地亲自把饼和鱼分给众人时,就能取之不竭地让所有人吃饱。
当然,在天主选民的历史里,这不是首次有神迹发生。在今天的读经一中,厄里叟先知把人们带给自己的二十个大麦饼和一袋新麦粒分给了一百个人吃。众人吃了,还有剩馀。先要点出的,是厄里叟先知无私和大方。就在数节之前(礼仪从略),《列》记述了厄里叟身处的地方,「正遭受饥荒」。其次,更重要的是,厄里叟特别提到:「因为上主说过……」。一方面,世上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温饱,是上主的意愿。另一方面,在行这件神迹时,厄里叟刻意提醒自己的弟子,神迹最终是借上主而行的,既避免抢夺上主的功荣,也避免弟子们把自己当作神祇膜拜。
《若》有一项独特之处,就是以「符号」(希腊:「σημεῖον」音:sēmeîon;或译:标记;征兆;指示牌)来称呼各中译本里耶稣的『神迹』(参《拉》:signum;葡:o sinal;英:sign)。以视觉为例,人看见「符号」,除了明白该符号本身之外,该符号更会使人想到其背后的意义(参:圣奥斯定,《论基督信仰教义》,II,1)。那么,《若》既然称『神迹』为「符号」,便意味着《若》认为耶稣的群众(和《若》的读者)必须要解读或诠释该「符号」,以求明白其背后的意义。
群众的解读,有两步。一方面,凭借他们自身的天主选民历史(如读经一中的厄里叟),他们认出了耶稣「确是那位要来到世上的先知」。但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对自己民族政治未来的向往,对于立刻马上解决眼前所有问题的欲望—简言之,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视他为王,并强行为之。结果,耶稣拒绝了他们的第二重解读,「便又独自退到山中躲避去了」。
的确,群众的做法,就等于要耶稣成为他们的『囚犯』,以他们自己的想像和期望来困住他。这样,耶稣并无不退避之理。那么,要如何避免这样做呢?保禄可是我们最好的榜样。「甘愿在主内做囚犯」的他,劝勉基督徒「凡事要谦逊、温和、忍耐,在爱德中彼此接纳,尽力和平共融,同心同德」。让我们效法保禄,从耶稣的视角出发来了解他,明白他是满足众生的生命之粮,并致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不再身心贫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