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乙年读经)
读经一:达十二 1-3
答 唱:咏 16
读经二:希十 11﹣14,18
福 音:谷十三 24-32
人面对死亡时会有很多不同的反应,但大多数人均会有点害怕!因为,死亡为人带来一份不明确、人不能掌握死亡之后的生命!当然,我们从信理上相信人有永恒的生命,亦知道只要我们跟随主基督,我们最终会与主结合;但是,没有人能完全确定这份结合的终极出现。我们只有怀着希望,勉力修德,为求自身作好准备,进入永生的福乐!
事实上,当主耶稣为我们在十字架上作出了爱的牺牲时,祂已为我们确定了“与主结合”的途径。祂邀请人进入祂的逾越奥迹之中,藉着与祂同死,必然与祂一同复活,而得永生。但是,这份邀请并不是在主耶稣复活之后,而是在祂降生成人、在传教生活中,早已向门徒及众人讲述了!
“在那些日子里,在那灾难以后,太阳将要昏暗,月亮不再发光,星辰要从天上坠下,天上的万象也要动摇。”(谷十三25)主耶稣用以上的图像象征天主对造反城市或王国的审判;然而,这为我们又有什么意思?一方面,主耶稣是对耶路撒冷及圣殿的毁灭给予一个象征性的写照。因为,为犹太人而言,圣殿就是宇宙的缩影。因此,星辰及星座均会被绣在圣殿的会幕上,而七灯台则代表太阳、月亮和五个已知的行星。由于圣殿是宇宙的中心、天地的交融处;因此,它的毁灭会是宇宙秩序的激变!然而,主耶稣的预言在公元七十年实现了,耶路撒冷在罗马人手中被移平,旧约的盟约祭献也永久地被废弃了!但另一方面,马尔谷所指的却是主耶稣的苦难:“到了第六时辰,遍地昏黑。”(谷十五33)
其实,马尔谷已一早提议视圣殿为预示主耶稣的奥迹、是天主寓居人间的新而确定的居所。主耶稣肉体的死亡预示了世上圣殿的毁灭;当时出现的“昏暗”,好像在创造时的一切也失效了(创一14—18),这指向世界的末日:“在那一日,天要轰然过去,所有的原质都要因烈火而溶化,大地及其中所有的工程,也都要被焚毁。”(伯后三10)其实,为马尔谷,这些不同层次的意义是互相紧扣:主耶稣的苦难,旧的盟约时代已经结束、圣殿随着最后动荡而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但是,主耶稣却为我们带来新希望!
从灵修的角度而言,这正是我们跟随主耶稣所必经的阶段;当我们在信仰的光照下跟随主耶稣,最终必然要求我们作出终极的“舍弃”。这份“舍弃”就是完全“降服”于天主的旨意之中。所谓“降服”,就是一份灵性上的死亡,将自己完全交付于天父,为能承行祂的旨意。如此,我们的思、言、行为便在主的爱内,且为圣神所推动而行,为能光荣天主!如此,藉着主耶稣寓居在我们内,祂将统御一切:“人要看见人子带着大威能和光荣乘云降来。那时,他要派遣天使,由四方,从地极到天边,聚集他的被选者。”(谷十三26—27)因此,这份灵性生命的体会可为肉体生命的未来作出准备。因为,人子的来临除了展现在教会内,亦会实现于最后的时间。那时,一切恶势力将会被征服,而全能的主基督将在光荣中出现,带领一切被拣选者进入祂的光荣之中!
诚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备受试探:扭曲蒙尘的社会价值、似是而非的意识形态,均使人容易失落天主的恩宠。当人过份追求个人的满足、或过份着意个人的感受,很容易会变成“个人化”,只以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需要为最重要而忽略了其他人。故此,在属灵生命的追求上,人便因对天主爱的回应而甘愿放弃自己,在这份自我舍弃中,藉着天主恩宠的倾注,使人心得以改变而与主契合。当精神生活得到满足之后,人亦不会惧怕肉体生命的得失!
这些“被拣选者”便是在面对困难、考验、挑战,仍然全心忠信于天主的人。由于这些苦难从主耶稣在苦架上开始,世世代代在教会内仍然延续存在,直至世界的终结。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亦应如同他们一样忠信于天主;虽然,永生为我们是在现世经验之外,但凭着信德,我们仍能确信在主内爱的共融。我们更应怀着望德坚忍等待:“至于那日子和那时刻,除了父以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谷十三32) |